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听颖师弹琴(比较阅读)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sì),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jiān)关莺语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bèng),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bō)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主要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其中直接描写为主。直接描摹音乐又运用的是以声写声,运用比喻的修辞。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从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3)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这一典故。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4)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⑴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侧⑵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3)俞伯牙和钟子期侧面重点描写听者的惑受(4)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5)“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6)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阅读训练】1.此诗和白居易的《_____》、李贺的《_____》并称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三大名作。2.前十句摹写声音。声音由_____突然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忽然又_____。3.后八句写自己_____,从侧面烘托_________。4.此时的句式,既有____句,又有_____句,交错运用,以与诗歌所表现的声音相匹配。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轻柔高昂起伏回荡喧闹不已高到极点低到极点听琴的感受和反应琴声优美动听五言七言描摹音乐主要运用以形写声,运用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整诗分为两部分:前十句的正面描写与后八句的侧面描写……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2)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3)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答案】(1)“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2)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乐曲的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写音乐效果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用静物以形写声,作进一步烘托1.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B.空山凝云颓不流颓:崩塌C.十二门前融冷光融:沉浸在D.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B(“颓”,释为“颓然”)2.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里的“吴丝”是指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器的优质木材。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的“十二门”是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蛟”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竞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人意料的形象描写,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里的“露脚”指像雨点一样连续下落的露珠,这两句形容音乐的感人至深。A(“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3.对本诗的艺术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写出了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C.第七、八句起到篇终,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扩大了诗的意境,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结尾两句用吴刚、玉兔静止的动作,进一步烘托了乐声的效果D.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想像奇特,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借助诗人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构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D(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课文《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内容相同点不同点表达技巧相同点不同点1、写音乐及感受;2、总体先写音乐再引出乐师;3、都写到了凤凰叫声;1、开门见山先写音乐,再引出作者,无时间、地点、乐器材质。2、直接描摹音乐的文字占一半多。3、音乐节奏曲折多变,折射出作者起伏多变的人生。4、无论写音乐还是写感受,处处寄托诗人情感。5、押韵。1、乐器材质--时间--乐声--乐师--地点。2、直接描摹音乐的文字仅两句。3、音乐节奏平缓低沉,暗示出作者波澜不惊、怀才不遇的人生。4、全诗没有直抒胸臆,情感表达较为含蓄。5、不押韵。1、表达方式:描写、抒情。2、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现实感受和神仙鬼怪)。3、修辞:比喻、通感、夸张、衬托。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平分秋色来描摹音乐。2、既有间接抒情,又有直抒胸臆。3、对比“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4、欲扬先抑“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1、以侧面烘托为主要描摹音乐。2、无直接抒情,仅通过描摹音乐间接抒情。3、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摹音乐。“长安城—长安城门—天宫—女娲—神山—广寒宫”
本文标题:听颖师弹琴(比较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980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