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专项用电安全施工方案
专项用电安全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XXXXXXX第二部分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以及豫交建管【2009】86号文件;第三部分安全目标工程完全按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的要求和其它相关安全施工规定进行。1、杜绝因工死亡,现场施工人员的重伤率不大于0.05‰、负伤频率不大于0.5‰;2、不发生路口交通事故。3、不发生小型机具使用伤害和触电事故。4、杜绝因施工造成的道路交通中断,管道、通信、电力管线损坏等施工责任事故。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相关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员工未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第四部分施工用电方案一、现场勘察1、先了解当地供电网能否满足施工用电的要求,如不能满足需要设变电站及配电室。2、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中包括配电室、发电房,架设施工用电总、分干线,照明用电分干线,安装配电箱、电器设备及线路调试等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二、准备工作1、收集整理有关临时用电技术资料,做好计划方案;2、向供电部门咨询供电情况,并办理用电手续,向现场管理人员及电工做好用电安全技术交底。3、购置新的电器设备,维修、保养、测试原有电设备。4、变压器、自备发电机组额定容量选定变压器额定容量公式:Se≥P其中:Se———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P_____用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根据以上公式选用变压器型号。5、总、分干线导线截面选择(1)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必须保证不致因一般机械损伤折断,在各种不同敷设方式下,导线按机械强度所允许的最小截面选择。(2)按允许电流选择导线必须能承受负载电流长时间通过所引起的升温。公式:I=K×P/(3U)I——总、分干线电流(A)U——电压(V)K、P——见施工总、分电量计算K、P——功率因数取0.7—0.75(3)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线上引起的电压降必须在一定限度之内。导线截面可有下式计算:S=(∑P×L)/(C)%S——导线截面(mm2)M——负荷距(kW—m)P——负载的电功率或线路输送的电功率(kW)P——允许的相对是电压降。照明为2.5—5%,.电动机为±5%L——送电线路距离(m)C——系数,查《建筑施工手册》实际采用时应选择以上三种情况中导线截面最大者。6、总、分配电箱及电器装置选置需要选择的装置包括:总、分配电箱,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总、分隔离开关,总、分自动开关,总分熔断器,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中枢环节,而开关箱配电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置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7、三级配电两级保护(1)配电箱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配电层次清楚,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查找故障。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2)“两级保护”主要采用漏电保护措施,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末级漏电保护器装设在开关箱内。8、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作保护接零外,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现场把TN-C改为TN-S后,提高了供电安全,但由于仍然存在着保护灵敏度有限问题,对于大容量设备的碰壳故障不能迅速切断保险,对于较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切断保险,这种漏电电流对作业人员仍然有触电的危险,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在加装漏电保护器时,不拆除原有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400A漏电开关1台,动作时间≤0.2S100A漏电开关6台,动作时间≤0.1S(1)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当漏电电流达到此值时,保护器动作。(2)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从达到漏电动作电流时起,到电路切断为止的时间。(3)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电流在此值和此值以下时,保护器不动作,其值为漏电动作电流的1/2。(4)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与被保护线路和负载相适应。9、两级漏电保护器匹配(1)总配电箱和开关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合理配合,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两级保护”指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线路末端作为第二级。第一级漏电保护区域较大,停电后影响也大,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会太高,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大于后面的第二级保护,这一级保护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和防止漏电火灾,选用参数过小就会导致误动作影响正常生产。(2)漏电保护器的漏电不动作电流大于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总泄漏电流值2倍以上,在电路末端安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高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形成分级段保护,每台用电设备均有两级保护措施(3)分级保护时,各级保护范围之间相互配合,在末端发生事故时,保护器不会越级动作和当下级漏电保护发生故障时,上级漏电保护动作以补救下级失灵的意外情况。总分配电箱采用漏电掉闸型,总电箱电源一经切断将影响整个低压电网用电,使生产和生活遭受影响,漏电保护器灵敏度要求不高,选用中灵敏度漏电报警和延时型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按干线实测泄漏电流2倍选用,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300~1000mA。(5)分配电箱(第二级保护)分配电箱装设漏电保护器对线路和用电设备有监视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开关箱起补充保护作用。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作用,参数选择不能过于接近开关箱,形成分级分段保护作用,选择参数太大会影响保护效要,选择参数太小会形成越级跳闸,分配电箱先于开关箱跳闸。(6)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有关。根据这一理论,国际上把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限值定为30mA·s,即使电流达到引起致命的危险。这个值也是提供间接接触保护的依据。(7)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其参数按支线上实测泄漏电流值的2.5倍选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为100~200mA(不超过30mA·s限制)(8)开关箱(第三级保护)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9)开关箱是分级配电的末级,使用频繁危险性大,提供间接接触防护和直接接触防护,主要用来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防护。(10)漏电保护器的测试内容分两项,第一项测试联锁机构的灵敏度,其测试方法为按动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合开关三次,均没有误动作;第二项测试特性参数,测试内容为: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测试方法应用专用的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进行。以上测试在安装后和使用前进行,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定期(每月)进行,雷雨季节增加次数。(11)隔离开关A、隔离开关用于高压变配电装置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配电箱内安装电源隔离开关,隔离开关主要用途是在检修中保证电气设备与其他正在运行的电气设备隔离。给作业人员有可以看见的在空气中有一定间隔的断中点,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隔离开关没有灭孤能力,不可以带负荷拉闸或合闸,否则触头间所形成的电孤,会烧毁隔离开关和其他领近的电气设备,也可能引起相间或对地孤光造成事故,因此必须在负荷开关切断以后,才能拉开隔离开关,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再关负荷开关。B、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中,都应装设隔离开关,满足“任何情况下都会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的规定。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是一种自动切断线路故障用的保护电器,用在电动机主电路上作为短路、过载和欠压保护作用,不能用作电源隔离开关。10、“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1)“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是针对开关箱而言的。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不允许将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合置在一个开关箱内,避免发生误操作等事故。(2)开关箱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因为规范规定每台用电设备都要加装漏电保护器,所以没有一个漏电保护器保护二台或多台用电设备的情况,否则容易发生误动作和影响保护效果。另外还避免发生直接用漏电保护器兼作电器控制开关的现象,由于将漏电保护器频繁动作,将导致损坏或影响灵敏度失去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器与空气开关组装在一起的电器装置除外)。(3)电箱安装位置A、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没有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主要考虑当发生电气及机械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断电源,减少事故持续时间,另外也便于管理。B、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距地面大于0.6m,小于1.5m。C、没有使用木质电箱和金属外壳木质底板。配电箱内的电器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箱内的连接线采用绝缘导线,接头没有外露部分。进、出线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均采用橡皮绝缘电缆。D、所有配电箱门都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由专人负责。E、所有配电箱门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由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三、现场照明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采用做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由于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也同力设备一样有触电危险。2.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V。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3)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4)警示灯电压低于36伏。3、安全电压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其电器及线路应采取绝缘措施。目前,现场施工的安全电压都是采用36V电压。四、配电线路1、架空线路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由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故严禁使用裸线。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性能良好,是直接接触防护的必要措施,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符合规定。2.电缆干线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避免机械伤害和介质腐蚀。施工现场不但对电缆干线应该按规定敷设,同时也应注意对一些移动式电气设备所采用的橡皮绝缘电缆的正确使用,采用钢索架线,不允许长期浸泡在水中和穿越道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的现象。目前施工现场和办公生活区的电缆干线都是采用埋地方式。第五部分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向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
本文标题:专项用电安全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65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