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国际关系史(上、下)最全笔记
国际关系史K.J.Holsti指出的决定体系性质的五个元素:1、体系的范围(boundaries)2、体系的结构(structure)——内部实力分配3、政治单元的性质(characteristics)4、成员的互动方式(formsofinteraction)5、明示及暗示的规范(explicitorimplicitrulesofcustoms)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之下,形成了五强格局。体系vs格局:体系是一个关系概念、格局是一个权力概念。沃尔茨定义的结构三特征:1、排列原则;2、单元能力;3、能力分配——能力分配就是格局。五强格局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大约100年,五强是: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1922,首都伊斯坦布尔,是15至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最终抵挡不了近代化欧洲的冲击,于19世纪初区趋于没落,并于一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帝国因此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帝国灭亡。欧洲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皇的准许下,西欧的封建领主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200多年的宗教战争,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针对伊斯兰国家。一般被认为是教皇的暴行,但东征使得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反对教会颁发赎罪券;“九十五条抗辩书”(”九十五论纲“),“信仰即可得救”、1517年影响迅速波及全德及欧洲约翰·加尔文:法国神学家,“先定论”。一: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头衔,要看其身上的特质。只看头衔的话,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小小埃及远征军的长官拿破仑等,都无出头之日。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什么?1、学习历史首先不是为了鉴古至今。“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历史为了指导今天的实践、并预测未来。——不是这样的,因为人性基本是稳定的,一定性格的人放到一定的环境里,相同的错误还是会犯:岳飞、袁崇焕、彭德怀犯得是同一个人物。至于预测未来更是无稽之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的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复杂系统,而非简单系统,A可能导致BCD,原因和结果呈现非线性对称,所以未来不可能预测。肯尼迪预测21世纪时会有15-20个核国家,多个国际组织预测中国的贫富差距一旦超过某个红线,中国就会崩溃——但是这些都没发生。现实并不是“因为—所以”那么简单。2、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洞察人性。很多历史学家说“学习历史是打开人性复杂性的一把钥匙”。我不认同:人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善、恶、善且恶,人性复杂在人性中不同面出现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刺激出人性的哪个方面。学习历史不能认识人性的复杂。3、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说话的时候一定“虚无一字不用典”,没必要。为什么要学历史?1、情感需要。这是人安全感、归属感的根本来源,历史可以给予人这种归属感。企业招人也要了解你的历史、背景;谈恋爱也想知道对方的恋爱史。2、串联知识。恐怕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如此海纳百川地把知识串联起来,哪个学科都必须有这个学科的历史:哲学史、思想史等。3、历史让人变得自信。历史不能洞察人性,但是可以帮我们洞察人生,看过那么多人的喜怒哀乐、国家的繁荣兴衰,生命的厚度广度就增加了,阅历就增加了。二:中西史观差异国际关系史不是什么?1、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别史。有涉及,但是终究要落到“关系”上。2、不是人物传记。3、不是战争史。战争可以是一条脉络。国际关系史是什么?1、横向上,国际关系史是国家间互动的历史,所以不是国别史。2、纵向上,是国际、国家、个人三个层次互动的过程,所以不是人物传记。3、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外交等元素的复合体,所以不是战争史。中西史观的差异。1、史学成熟的程度不同。中国有一整套记录、保存、流传历史的制度,世袭的史官职位。但西方则基本上找不到系统的编年史。人文国家vs宗教国家:一个把虔诚献给历史,一个把虔诚献给宗教。至少晋朝以前,史官记录的历史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太史伯兄弟四个宁死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2、中西具体国情也有差别。大一统vs小国寡民。我们很难理解小国寡民下人们的想法。《孙子兵法》在欧洲被译为《theartofwar》(战争艺术),因为之前马基雅维利写过一本书叫《战争艺术》,他最著名的书是《君主论》,相当于中国的《韩非子》,纯粹的现实主义逻辑,君主应猛如狮、狡如狐,被人害怕比被人爱戴更安全。《战争艺术》在当时的意大利引起轩然大波,读完大失所望,基本记录两个事:一是国家要有常备军,二是没有常备军会很惨。这不是常识吗……为什么能成为当时军事理论的瑰宝?因为当时的意大利半岛有十几个国家,处于东西方海上商路中心,很富有,且人口少,招兵很困难,所以干脆就不招兵了。有外敌入侵,那就雇佣黑社会。所以战场会出现三种情况:1、只听见枪响不见人;2、双方喝茶聊天,走的时候放两枪;3、双方社团派退休老干部出来作战,如有死伤,既可为社团节省退休金,又可向国家领取丧葬费。——所以,马基雅维利在这时提出建立常备军,就成了军事理论的巅峰之作。3、双方权力结构不同。西方:王权与教权的平衡,中国:朝廷和江湖的平衡。教权与王权大致相当,所以西方重视法,才可限制双方行动。而朝廷权力远远大于江湖,想要拉拢江湖,感化他,所以中国重视德,以德服人。三:十七世纪前后的世界从国际、国家、个人三个层面的互动构建国际关系史的内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17世纪中叶形成。我们先讲17世纪的国际背景,再回归到14、15世纪探索这些背景的原因。先讲东亚、中东,之后讲欧洲。先讲东亚。中国是东亚的核心国家,无争议。17世纪中期是中国的明朝,国力在下降,但依然是东亚朝贡体系的核心国家。(中国的封建——封邦建国vs马克思主义的封建制度。封土建国,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为郑)。政治上称臣换安全,经济上进贡换贸易。藩属国对中央国家称臣,接受册封,奉中央国家为正朔,用中国皇帝的年号记录自己的历史,这是义务。权利时一旦遭到入侵,中央国家要保护。16世纪末,1592-1597年,壬辰海战,明朝帮助朝鲜反对日本丰臣秀吉的入侵。政治+经济就形成了儒家文化圈。甲午战争后,东亚朝贡体系基本就崩溃了。此时的日本如何?进入17世纪,日本刚刚经历战国时代、壬辰海战,百业待兴、民生凋敝,熬死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德川家康作为一代枭雄崛起河内,建立德川幕府,统治长达200年。德川幕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朝鲜、荷兰、西班牙4个国家贸易。所以17世纪先把日本封存起来,19世纪后期再拿出来(1868年明治维新)。再说中东地区,也叫伊斯兰世界、穆斯林国家集合。伊斯兰教兴起于7世纪的阿拉伯按到,穆罕默德,信徒称为穆斯林,以此宗教建立过很多强大的帝国,最厉害的是阿拉伯帝国,甚至打败过唐朝的高仙芝。区域性的帝国也有很多。强调一个概念,什么叫帝国?领土广袤、民族众多、中央政府的权力非常巨大的集权制国家。所以苏联也是一个帝国,这是广义上的帝国。美帝国主义的叫法也是有道理的。阿拉伯世界在世界文化中地位举足轻重。如,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百年翻译运动,把很多经典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非常了不起。没有百年翻译运动,就没有后来的欧洲文明。类似玄奘取经以后,印度佛教经典丧失以后来中国再取回去。再如,1453年灭亡了拜占庭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人的先祖是中亚人,被唐朝打败的突厥人,被迫西迁到小亚细亚定居,发现西边的拜占庭帝国很腐朽,就灭了它,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马上封锁土耳其海峡,并征收重税,迫使欧洲的商人要开辟新航路。客观上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阿拉伯国家各方面对人类有巨大影响,但也有问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以后,伊斯兰文明没有核心国家,其他文明都有核心国家。所以伊斯兰世界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甚至自相残杀,如,1980-1988年两伊战争,伊拉克vs伊朗,争夺中东地区的领导权。奥斯曼帝国民族众多+穷兵黩武,16世纪下半叶已经开始衰落,到了17世纪基本上衰落得差不多了。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安理会的授权下,多国出兵伊拉克。那么帝国为什么会崩溃?有几个原因:1、帝国一定好战。国内民族众多、利益集团也多,寻求利益实现的方式就更多。一方面对外掠夺更多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发动战争缓和国内矛盾。但是军事技术的传播是一个历史趋势,导致征服成本一定会上升。此外,财富越来越多,享受财富的过程会腐蚀尚武精神和战斗意识。——所以,被征服国家的军事实力在上升,征服国家的战斗意识在下降,这都使得征服的成本上升。2、越富足的国家,私人和公共消费的速度要快于GDP的增速,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消费,越来越少的人去劳动,就越需要战争的手段直接掠夺,而不是生产。3、维持统治的成本在上升。第一,竞争对手的数量、质量都在上升。如,最早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后要面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第二,被统治地区会学习。如日本,甚至提出人种改良。当被统治的地区越来越接近你的时候,你就越难统治他。——军事成本上升、私人和公共消费快于GDP的增长、维持统治的成本也在上升,所以帝国最后一定会走向崩溃,也很难长时间维持对一个地方的统治,尤其是在技术革命以后。如,英国战后不能再统治印度,美国被迫从伊拉克撤军。四: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民族君主国:以某个单一民族为主体,以专制王权为标志形成的君主制国家。17世纪在欧洲逐渐建立。建立的原因要追溯到14、15世纪。欧洲是教权和王权的统一,相互制衡。大部分时候是教权高于王权。例: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想控制德意志北部国家的教皇叙任权,这个权力是属于教皇的。这个矛盾就越来越公开化,但平民、其他国家都支持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因为宗教根植于人心,高于世俗权力对人的控制。最后亨利四世对格列高利七世进行辱骂,格列高利七世准备流放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在雪夜来到卡诺莎站了三天三夜请求教皇的原谅(“卡诺莎之辱”)。教权vs王权的区别:王权类似于总经理,是管理者;教权类似于董事长,是拥有者,所以教权一般高于王权。一旦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必然会明目张胆地奢侈腐败。15、16世纪时欧洲各大教会利用宗教的名义剥削平民、宫廷,最典型的就是“赎罪券”。这就违背了基督教的原教旨。基督教的教义是:人类的祖先犯了原罪,吃了知识树上的苹果,违背了上帝的意思,人类和上帝的关系就此断绝。但是上帝派自己的独生子耶和华到人间替人类赎罪,谁信仰耶和华,谁就可以和神重新建立关系。——所以,你能不能得救、能不能上天堂,跟你信不信耶和华有关,而与向教会交钱无关。赎罪券就成了教会的污点。(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也是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号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可见不懂原教旨)宗教改革应运而生。产生三个教派:1、路德教。创始人是马丁路德,恢复对原始基督教经典的信奉,提倡建立廉洁教会、信仰即可得救、教会必须服从世俗法——这一定是王权的要求。2、加尔文教。更加激进,宣扬“先定论”,人得不得救上帝早就决定,跟你做什么没有关系,那就可以和教会争夺财富了,不算冒犯上帝。——这一定是商人的要求。3、英国国教。16世纪上半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宣布英国不再听从于罗马教会,英国国王就是英国教会的领袖。——这是王权+资产阶级共同的要求。欧洲的宗教氛围为之一开。同时,欧洲还进行着文艺复兴。复兴哪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的文艺以人为核心、而非以神为核心。倡导人文主义,突破神权对人的精神控制。比如有这么几个人: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认为应该以国家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君主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权谋保持地位,同时,君主不应当有道德,不能有底线,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种言论是对基督教的叛逆。2、让博丹。提出“主权”概念。定义:主权是在一定范围内,最高的、永恒的、不可侵犯的、不可分割的力量,最高的权力。但是最高的权力本来属于神,属于罗马教会,现在把最高的权力归于国家、君主,这对神学又是一个冲击。让·布丹(法国),文艺复
本文标题:国际关系史(上、下)最全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8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