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作者:谢丽霜,XIELi-shuang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刊名:商业研究英文刊名:COMMERCIALRESEARCH年,卷(期):2009,(1)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15条)1.曾凡银.郭羽诞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财经研究2004(4)2.谢姚刚理性看待污染密集产业转移[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4(11)3.许水平.赵兴污染密集产业转移原因的经济学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期刊论文]-经济论坛2004(21)4.熊国平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发展2005(11)5.陈晓涛产业转移的演进分析[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6(7)6.黎金凤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面临的环境风险[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2007(11)7.杨和荣四个转变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质量2007(18)8.查看详情20079.中国统计年鉴10.中国统计年鉴200711.中国统计年鉴200712.中国统计年鉴200713.段联中国西部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114.查看详情20071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2005相似文献(6条)1.期刊论文高婧.杨乃定.祝志明.GAOJing.YANGNai-ding.ZHUZhi-ming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西部地区项目投资环境风险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2)大力吸引项目投资是解决西部地区缺少资金支持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而投资者往往因为投资环境风险踌躇不前.为优化投资环境,降低投资者风险戒备心理,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这一新视角对西部地区项目投资环境风险从信任、连节点以及网络结构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区域集体社会资本能力强弱是西部项目投资环境风险的关键所在,进而从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两个方面提出四项应对相应风险的策略建议.这对降低西部地区项目投资环境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2.学位论文徐润莉完善甘肃土地退化防治法律制度的思考2008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类对土地的依赖日渐加深。但同时,在这些进程中,也对土地造成了破坏,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退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由此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更是在不断扩大。甘肃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问题更加突出,与土地退化防治相关的法律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也将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法学研究方法,努力探究当前甘肃省土地退化防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本文从土地退化和土地退化防治法的概念人手,探讨了当前土地退化防治立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甘肃省土地退化防治立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了现行立法的欠缺与漏洞。最后在借鉴国外土地退化防治立法经验之基础上,结合前文所分析的甘肃省现行土地退化防治法规政策的症结所在,从树立以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核心的土地退化防治法律制度、建立土地利用公示制度、修改并完善土地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修改并完善水土保持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水领域的立法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就甘肃省土地退化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3.学位论文王晓宁地方环境保护机构能力研究2006在我国现阶段,环境形势严峻、污染事故高发、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等各种社会因素都对我国的环境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呼唤着我国环境管理综合能力的迅速提高,以应对积重难返,呈一触即发危险态势的中国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减少区域环境风险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为此,本文在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地方环境保护机构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1993年~2002年10年间全国地方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和河南省13个县的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分别进行评价,为改进地方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论文主要结论:一、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有如下特征:1)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指数随时间的增长呈增大趋势。2)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提高缓慢。3)全国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总体水平较弱。4)西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在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其环境保护机构能力薄弱。5)全国各省(市)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在10年内不同时期的提高幅度不一样,总体上1993年到1998年比1998年到2002年提高的幅度大。6)环境保护机构能力的地区发展不平衡。7)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提高幅度也较大。二、从空间角度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环境保护机构能力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强趋势,而且东部地区环境保护机构能力的发展速率比中西部的发展速率慢。三、关于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得以下结论: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经济发展呈对数曲线关系,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呈增强趋势,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将达到极大值。四、关于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得到以下结论:1)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1998年到2002年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幅度均小于1993年到1998年的提高幅度。五、对河南省13个县的环境保护机构能力的研究,可得如下结论:1)河南省县级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总体水平较低。2)河南省县级环境保护机构能力没有显著的地区分布规律。3)河南省县级环境保护机构能力与经济增长无显著关系。4.期刊论文谢丽霜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潜在风险源分析-改革与战略2004(1)西部开发需要强化金融支持,但西部地区不良的金融运行环境使这种支持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从风险发生源来看,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风险、金融扶持风险、地方政府干预风险、借款企业履约风险、地下金融风险、金融从业人员素质风险、道德风险等.关注这些致险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强化西部开发金融支持的过程中,保持一份应有的理性.5.会议论文王利文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002本文在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总体状况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本底特征,探讨了进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和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应高度重视的有关方面.6.学位论文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2008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渭河流域关中段是陕西省的核心区,在西部地区陕西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可是在关中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大,渭河流域存在防洪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污染日趋加剧、水土流失治理进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渭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风险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基础,它是研究一种或多种压力形成或可能形成的不利生态效应可能性的过程,其研究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和生态毒理学、地理学、灾害学等多个学科。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大尺度上研究复杂环境背景下包含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的综合风险过程。本文以陕西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利用3S技术,在对1990和2002年LandsatTM/ETM+遥感信息源的处理和分析后,通过引入动态分析模型,计算LUCC差异检测、LUCC单一和综合动态度、LUCC单一和综合变化趋势与状态,首先分析了这13年间7种主要土地类型的演变情况。根据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和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种数学建模及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在美国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步骤下,在1990和2002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分类图的基础上,以7类景观类型为风险受体,人类干扰为风险源,通过构建生态风险指数模型,划分风险小区,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将两个时期的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图进行分类符号设置后,主要获得了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5个级别的区域风险区划图。针对渭河下游洪水灾害频发的现状,将研究区划分为咸阳市城区、西安市城区、高陵县、临潼区、渭南市城区、华县、华阴市、大荔县、潼关县9个区,以各区的行政边界为单位,通过综合分析对洪水灾害有影响的降水、地形、水系、过境洪水和防洪工程等自然致灾力的影响度,以及承灾体遭受不同强度洪水可能损失程度的易损性影响度,运用AHP法和因子叠加法,将反映危险性影响度评价的自然属性和反映易损性影响度评价的社会属性进行叠加从而获得了洪灾综合风险评价等级图。在研究区历史资料考证和2002年ETM+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干旱、洪水、污染和水土流失4种风险源,并对这4种主要风险源进行描述、度量、暴露和危害分析、确定终点、划分风险小区后,在本文构造的综合生态风险值的计算模型公式下,通过计算综合风险概率、综合生态损失度和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获得了每个风险小区内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和区域主要生态风险源5个级别的综合评价空间分布图。由于生态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区域生态风险和环境管理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维持区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本文对由主要生态风险源综合评价而得到的5个级别风险区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同时,为了要减少灾害风险和损失,认为不仅要加强本区域的防灾减灾措施,也要加强对渭河上中游的灾害预防和治理,从而才能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自然控制到人为控制,使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因此研究对4种主要风险源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灾减灾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能为风险管理者提供对不同风险小区、不同风险源、不同风险受体进行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依据,而且能为渭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引证文献(1条)1.谢丽霜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09(5)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3月23日
本文标题: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