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优秀教育案例推荐1优秀教育案例推荐案例:中班数学教学活动就要开始了,教室里是布置得整整齐齐的货架,货架上是各种各样的玩具,有新型的小汽车、可爱的娃娃、有音乐的手机、会唱歌的史努比等等,在每件玩具上都贴有相应的标价,孩子们都高兴地等待着。当我们讨论好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后,购物游戏开始了。孩子们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地参加到购物的行列中,这时在高高举起的小手背后,一双期盼、渴望的目光跃入了我的眼帘:是吴欣,她只是静静的坐着,只见她明明是希望参与,却又迟迟不举起自己的小手,于是我请她也来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先是一怔,接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喜悦,然后有点紧张的在桌上取了钱(替代品花片)急急忙忙到货架前来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根据玩具上的标价付款,在付款时她发现了自己带的钱少了,她低声呢喃着:“不够。”又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微笑着用启发的口吻说:“钱不够,怎么办呢?”只见她转身又取了两个花片补上,她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娃娃,此时的吴欣目光中流露的是满足,脸上呈现出了一丝微笑。评析:吴欣是本学期入园的插班生,平时的表现是少言寡语,挺守规则,在大家的面前绝对不是那种表现出挑的孩子,属于有可能会被忽略的一种。在案例中从孩子的目光、行为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这样的孩子远不止吴欣一个,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该做怎样的思考?该采取怎样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呢?1、做善于观察的教师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个体有差异的孩子,教师细微的观察、适时的点拨、热情的鼓励是孩子成长历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我们都十分清楚这样的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教师,我们同样也清楚孩子的目光是纯真的,目光中折射出的是孩子的心声。因而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师除了要及时接过孩子抛出的语言信息之“球”外,更要适时的接收孩子发射的无声的心灵之“光”,正确解读孩子目光中的瞬间所折射出的“心声”。在案例中我及时接收到了吴欣期盼、渴望参加活动的目光,在事件发展同时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耐心的等待孩子自己的发现并修正差错。2、解读行为背后的故事案例中的吴欣当她买到喜欢的娃娃时,脸上呈现出了一丝微笑,从这一丝微笑中,我看到了背后隐藏着的压抑。我想每一个行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产生的缘由,为此,我们邀请案例中孩子的母亲来园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寻找行为背后的故事。原来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外公外婆的身边,外公的文化层次较低,脾气暴躁,大小事务都是外公说了算。孩子从小就是在看外公脸色行事的环境中长大的。在与母亲的交流中,我们也隐隐的感觉到,家庭教育不利环境对母亲性格、言语所产生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缺乏民主的家庭中,孩子的言行、性格必然会有所变化,与我们《纲要》中培养活泼开朗性格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建议孩子的母亲多看些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同时也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育方法来配合幼儿园教育,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例如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按照陈鹤琴先生说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使孩子敢想、敢做,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就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减少家庭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同时希望父母多与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去实践。以此改变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3、由案例引发的思考在我们长期的教师生涯中,类似吴欣这样缺乏自信的孩子还有很多,但是产生这样行为的缘由会各不相同,由此案例的发生引伸出的问题值得深思。首先我们要读懂孩子,丰子凯说“由儿童变成成人,好比由青虫变成蝴蝶。青虫的生活和蝴蝶大不相同……成人是在青虫身上装上翅膀,教他像蝴蝶一样飞翔,而我是收起翅膀,像青虫一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儿童的心情和生活。”做教师就是要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其次我们要“把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这一观念自觉地落实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提供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再次,教师在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更要争取来自于家长的配合,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因为家庭是幼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家庭成员的举动、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成长,教师有责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针对不同的情况帮助家长设立家教预案,共同担负教育责任。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的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最后注重教育的实效性,转变孩子的过程是漫长的,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经常与家长联系,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标题:优秀教育案例推荐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4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