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嘉祐年中进士。苏轼政治上属旧党,但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等,为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谪惠州、儋州等地。北还时病死于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整体把握听诗词朗读,回答下列问题:这首词写了哪几个内容?这几个内容是靠哪些语句连缀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艺术整体的?大江赤壁,起兴点题状写江山,思慕古人缅怀周郎,建功立业感伤身世,祭奠江月诗词鉴赏1.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大江,故垒,乱石,惊涛2.你是否能抓住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赤壁之景?诗词鉴赏乱穿惊拍卷诗词鉴赏3.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周瑜:年龄:34婚姻:美女相伴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诗词鉴赏3.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苏轼:年龄:47婚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自圆其说。课后讨论雨偶然客观……淋OR躲选择主观……定风波——苏轼整体把握上片: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吟诗长啸,踏平风雨。下片: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忧乐皆忘,超乎物外。听诗词朗读,概括诗词内容:诗词鉴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置之不理无所畏惧气定神闲雨大挑战轻松欢快神态自若1.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雨,苏轼是如何做的呢?诗词鉴赏2.序言“雨具先去”又何来“蓑”?从“任”字里我们能读出什么?“蓑”是虚写,烟雨既是眼前的,也是人生的、政治的。“任”是任凭,任随,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是自由……带有几分抗争,几分倔强,更多的是几分潇洒。诗词鉴赏3.“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诗词鉴赏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视频欣赏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公瑾纶(ɡuān)巾雄资英发B.神游华发樯橹酹(lèi)江月C.狼狈何妨吟(yín)啸竹仗D.料峭斜照回首潇瑟(sè)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仗”应为“竹杖”。D.“潇瑟”应为“萧瑟”。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C.“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D.“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小乔初嫁”是侧面描写。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赤壁赋》《石钟山记》等。B.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C.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历经坎坷,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D.《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成名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自觉功成名就”错。这时,作者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件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293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