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浅谈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浅谈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摘要:本文从探讨轨道交通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轨道交通的含义和其在城市交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所在并就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研究经验,笔者做了关于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展望分析。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作用、优势、现状、问题、展望分析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一、轨道交通概念性分析首先,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也就是城市中固定导轨上运行的车辆,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公共交通名词中,把城市的轨道交通定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运用轮轨运输方式的公共交通的总称。城市的轨道交通具有固定的线路,有固定的轨道辅设,并且配备了运输的车辆以及服务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具有较大范围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进行统一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是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的,是公共客运的重要交通系统,主要就是服务地公共客运的,是城市中的骨干交通系统,也是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系统。其次,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城市轨道交通发挥的地位与作用。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城市的轨道交通是主要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也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建成投入运营以后,就与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以及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是得到世界公认的低能耗且少污染的交通,被称之为绿色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城市轨道交通也具有公益性,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全局与发展模式。为了建设生态的城市,就要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对城市繁荣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城市中心人口密集的现象也起到缓解的作用。最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市场出行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节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省了时间,还使生活的质量得到改善。人们出行主要靠地铁轻轨,所以,城市的交通变成更加有序,人们出行也非常方便。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优势所在第一,城市轨道具有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大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转密度较高,列车行车时间间隔太短,行车的速度又太高,列国编组辆数较多,所以,具有很大的直通车能力。单向的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以达到六万至八万人次,地铁达以三万至六万人次,有的还能达到八万人次,轻轨一万至三万人次,有轨电车达到一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远大地公共汽车。据统计,地下铁道每公里线路年客运量在一百万人次以上,最高的达到一千二百万人次,高峰期的地铁一小时能通过全日客流的百分之十七至百分之二十,三小时能通过全日客流的百分之三十一。第二,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准时性非常高。因为城市轨道交通是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会受到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扰,也不会有线路堵塞的现象发生,更不受气候的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按照运行图进行运行,准时性是非常强的。第三,城市轨道交通的速达性非常高。与其它公共交通相比较,城市轨道交通因为是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会受到其他交通工具的影响,车辆行驶的速度非常快,停站的时间不长,上下车非常迅速也非常方便,所以,速达性非常高。第四,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性非常高。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特性非常好,车辆、车站都装有空调,所以,乘车的条件非常好,也具有较高的舒适度。第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较高。因为城市轨道交通是在专用轨道上运行,不会有平交道口,也不受其它交通工具的影响,而且,通讯信号设备也比较先进,所以,很多有交通事故发生。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客运量急剧增加。这期间虽然交通能力有所加强,但在一些城市,特别是某些主要干道,高峰期客运量远远超过大型公共汽车所能担负的运量,道路阻塞已司空见惯。交通拥挤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以北京为例,机动车平均车速逐年下降,每小时客车车速已由25.4公里下降到21.5公里。同时,交通阻塞造成车辆怠速行驶,也加大了能耗和废气排放量。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我国有近70座大城市。这些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外出活动,加上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单个城市每1天的客运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高峰期一条公交线承担1~3万人次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车上乘客密度最高时达到10~12人m2,公交车辆行驶速度已经降到每小时10~13公里,个别城市甚至每小时只有5公里交通系统已处于瘫痪的边缘。从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客运结构来看,轨道交通所占比例很低,城市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自行车、公共汽车、中巴和小汽车。以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混行,大大降低了机动车的行车效率和对道路的使用率,最近几年中巴、出租小汽车、私人小汽车的大量涌现更加重了这种现象。要真正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满足大多数人日常出行的需要,就必须大力发展面向公众的集约型运输方式。由以上分析可知:轨道运输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最佳选择,它不但能解决人们大批量流动的需求问题,而且还改善了地面环境,为其他机动车的运行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据统计,北京市1998年有地铁线路42公里,只占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的1.5%,却承担了全市客运量的15%。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兴起―衰落―重新发展”的过程。早在3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鞍山等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有轨电车,但随后便被陆续淘汰。1965年7月1日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动工兴建。30年以来,我国相继建成的地铁线路仅100公里多。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展望分析现在世界大城市无不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头等大事,特别是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工具。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势在必行,但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现结合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谈点浅见。首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适合国情市情。虽然轨道交通的很多优点是其他运输工具无法比拟的,但是,是不是适合一个城市,还需要与城市的具体实际进行结合,并进行科学的论证。例如北京、天津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以及上海等这些拥有二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国灰乘车比较困难,并且很多突出的矛盾,所以,要想使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加快建设地铁,慢慢形成以地铁为主,轻轨、公共汽车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为了使造价得到降低,就要与城市的规划结合在一起,有规划的建设轻轨。在一百万至二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要以轻轨交通为主,以地铁以及其它交通工具为辅助的方法。在有四十万至一百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就要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以轻轨及其它私人交通工具为辅助。这样不但能使运输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还能有效利用建设资金。其次,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就要积极的推广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对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经验要认真学习与吸取,例如:我们国家香港地铁的全商业化的经营策略,政府给予了财务方面的大力支持,把投入的资金作为股本,体制上为公司创造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在机制上让其进行自主的经营,自我的发展。德的法制化经营方针:国家对运输市场进行宏观的调控,制定出很多关于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规章制度。这些管理的方法与完善的法制制度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所以,我们需要用心的学习,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五、结束语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依然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还没有健全的发展机构,但是,全国各地的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是日益增高。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中心城市也在快速的向周边辐射,所以,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越来越强。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产业外转快速的转移,无论是外资,还是民营资本进入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都会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任何一个城市的总体要得到发展,一定要从城市的交通做起。信息需要网络,物品需要通道,因此,要想打通国内与国际间的物品的流通,就必须要有既方便又快捷的直通车通道,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经济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得以快速的提高,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才能加快步伐。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参考文献:1、陈晓玲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市交通2012年第2期2、孙资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城市交通2012年第5期3、周明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初探城市交通2012年第6期4、陈一鸣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试分析城市交通2012年第11期------------最新【精品】范文
本文标题:浅谈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6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