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制法。2.掌握NH3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重点)3.知道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4.了解NH+4的检验方法。学习目标5.了解酸的通性和浓H2SO4与稀H2SO4的区别。6.掌握浓H2SO4、浓硝酸的特性,特别是强氧化性。(重、难点)7.能进行有关HNO3、H2SO4的计算。(难点)学习目标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学习课时作业随堂基础巩固第1课时氨课前自主学习01自主学习·打基础一、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1)氨是一种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毒气体,密度________空气的密度。________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常用________法收集氨气。(2)氨气易________化,液态氨汽化时要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用做________。2.化学性质(1)氨与水的反应①常用________实验来验证NH3易溶于水。②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________,溶解在水中的大部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化学式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水合氨是一种_______,在水中可发生电离:_______,所以氨水显________性,能使酚酞溶液________或红色的石蕊试纸变________。④一水合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酸的反应①把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________。这是氨水中挥发出的________与盐酸挥发出的________化合生成的NH4Cl小颗粒。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②氨也和其他酸反应生成相对应的铵盐,写出下列方程式:a.NH3与HNO3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把足量CO2通入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途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及制造________、铵盐、________的原料。二、铵盐铵盐都______________于水,受热易____________,与碱反应放出________。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4NO3+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2NH4Cl+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图见教材。为了防止NH3与空气发生对流而难以收集,以及防止外逸的NH3污染空气,经常在收集NH3的试管口塞上一团浸有稀硫酸的________。3.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检验NH3时,常使用________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________的玻璃棒。答案一、1.(1)无刺激性有小于易700向下排空气(2)液吸收制冷剂2.(1)喷泉氨水NH3·H2ONH3+H2ONH3·H2O弱碱NH3·H2ONH+4+OH-碱变红蓝NH3·H2O△,NH3↑+H2O(2)白烟NH3HClNH3+HCl===NH4ClNH3+HNO3===NH4NO3NH3+CO2+H2O===NH4HCO33.氮肥有机合成硝酸纯碱二、易溶分解氨气NH3↑+HCl↑NH3↑+H2O↑+CO2↑KNO3+H2O+NH3↑三、1.NH4ClCa(OH)2CaCl2+2H2O+2NH3↑2.棉花3.向下排空气法4.湿润浓盐酸课堂互动探究02课堂探究·提能力一、氨水1.氨极易溶于水,但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可以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氨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着下列可逆过程:NH3+H2ONH3·H2ONH+4+OH-。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NH3和H2O,NH3·H2O△,NH3↑+H2O。氨与氨水2.在氨水中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NH3·H2O、NH3、H2O、NH+4、OH-、H+。除水分子外,含量最多的为NH3·H2O。但在求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时,视溶质为NH3,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它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3.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易溶于水、易分解、易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碱的通性,是很好的沉淀剂。可使多种阳离子:Mg2+、Fe3+、Al3+、Ag+、Zn2+、Cu2+等生成沉淀。例如:Al3++3NH3·H2O===Al(OH)3↓+3NH+44.涉及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书写(1)氨水作反应物,用分子式NH3·H2O表示,例如:Fe3++3NH3·H2O===Fe(OH)3↓+3NH+4(2)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浓溶液或在加热条件下,用下式表示:NH+4+OH-△NH3↑+H2O(3)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稀溶液,用下式表示:NH+4+OH-NH3·H2O二、氨气、液氨、氨水和铵盐的区别与相互转化氨气、液氨、氨水和铵盐的区别与相互转化如下表所示:1.NH3转化为NH3·H2O是氮的固定吗?答: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称为氮的固定,只能是N2转化为NO、NH3等氮的化合物才是氮的固定。如NH3→NH3·H2O、NH3→NH4NO3不能称为氮的固定。【例1】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NH3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可溶性碱【思路分析】浓氨水――→NaOH固体NH3――→NH3的性质反应现象对比选项,得出答案【标准答案】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向NaOH固体上滴加浓氨水,由于NaOH与H2O作用放热从而使NH3挥发。NH3能与HCl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白色固体,NH3也能与H2SO4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2SO4,A正确;B错误;NH3与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该氯化物可以是AlCl3或MgCl2等,C错误;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可溶性碱,NH3是氢化物,D错误。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气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范措施D.用水吸收NH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防止倒吸解析:氨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固体)干燥,也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因为无水CaCl2与氨气反应生成CaCl2·8NH3,故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干燥;湿润的酚酞试纸遇NH3会变红,虽然氨气并不能称之为有毒气体,但由于氨气的溶解度极高,且极易挥发,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根据氨的密度小的特征,可以向地势低、逆风的方向远离事故区,故A、B、C三项都错误。四氯化碳是一种油状液体,氨气不溶解于其中,这样就防止了倒吸,D项正确。答案:D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从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喷泉实验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类情况(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从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下表中列出的气体与吸收剂作用,就能形成喷泉。特别提醒:能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要瓶内气体与挤入的液体能发生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就可以形成喷泉。(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3.形成喷泉的关键(1)气体要充满烧瓶,(2)气体和烧瓶要干燥,(3)装置气密性要好。4.常见喷泉实验装置图①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于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图②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瓶内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图③装置下部锥形瓶内物质相互反应或挥发产生大量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压入到烧瓶而形成喷泉。1.分别用NH3与盐酸、NO2与H2O来做喷泉实验,液体能否充满烧瓶?答:NH3易与盐酸反应,无气体剩余,故用NH3与盐酸来做喷泉实验时,液体能充满烧瓶;NO2易溶于水并与H2O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有NO气体产生,故用NO2与H2O做喷泉实验时,液体只能充满烧瓶容积的23。2.喷泉实验完成后,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答:(1)若实验完成后,溶液充满烧瓶,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假设烧瓶体积为VL,则溶液的体积也等于VL,标准状况下n(B)=VL22.4L·mol-1,c(B)=nBVL=122.4mol·L-1。(2)若溶质由部分气体转化而成,则依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标准状况下,总体积为VL的NO2与O2的混合气体,其中V(NO2):V(O2)=4:1,做喷泉实验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则有n(HNO3)=45×VL22.4L·mol-1,c(HNO3)=nHNO3VL=128mol·L-1。【例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的气体a,将滴管内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并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BCO24mol·L-1NaOH溶液CCl2饱和食盐水DNH31mol·L-1盐酸【思路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气体易溶于液体,能使烧瓶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强差。能产生喷泉的气体与液体组合有:(1)易溶于水的气体与水的组合:NH3、HCl、SO2、NO2;(2)酸性气体与碱液的组合:HCl、SO2、NO2、CO2、H2S与NaOH溶液;(3)碱性气体与酸液的组合:NH3与盐酸。【标准答案】BDA选项中NO2与水反应可以形成喷泉,但由于NO2与水反应产生NO,故最终有1/3的体积不会充满液体,A选项错误;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不会形成喷泉,C选项错误;B、D两选项中的气体都会与相对应的液体快速反应而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快速减小而形成喷泉,最终几乎充满烧瓶。故正确答案为BD。A是一种酸式盐,它与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可得到蓝色喷泉。若向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3)写出反应A―→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71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