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纲要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纲要李之亮目录目录第一节目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古典目录的类别和作用职官第一节先秦职官略述第二节秦汉官职略述第三节魏晋南北朝官制略述第四节隋唐官制略述第五节宋代官制略述第六节元代官制略述第七节明代官制略述第八节清代官制略述科举第一节隋代以前的选举概况第二节隋唐科举简述第三节宋元明代科举简说第四节八股文第五节清代科举考试略述地理第一节历代地理划置略述第二节历代地名的变化和分合第三节古代文献中的地名称呼天文第一节古代对天体的基本认识第二节北斗、五行、七曜和其他星空现象第三节天人对应历法第一节古代年、季、月、日的记法第二节三正与闰月避讳第一节避讳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避讳的弊端及其利用舆服第一节车的基本构造第二节车的种类第三节古人的服饰宗教第一节宗教概说第二节道教第三节佛教第四节古诗文中出现的宗教名词美术第一节历代画家第二节历代画论目录第一节目录的产生和发展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所谓目,指的是书名或篇名。目录的产生直接导源于书籍的大量出现。比较成型的目录学专著,当推西汉刘向所著的《别录》。它的义例是:1、著录书名与篇名2、著述校书的经过情况3、介绍作者的生平与思想4、说明本书的性质5、辨别书的真伪6、评论作品的思想或史实的正误7、叙述学术源流8、判定书的价值继刘向之后从事目录工作的是他的儿子刘歆。他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要分类,编成《七略》一书。这部书的特点是:一、较刘向之书简略;二、把图书按照学术性质分为六类,这六类是: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之前有一总要,名之“辑略”,总称《七略》。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区别门类的目录学专著。三国时期,曹魏的郑默撰写《中经》。中经即国家藏书目录的意思。西晋荀勗依此书编写了一部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名曰《中经新簿》。这部书是西晋目录事业的集中表现,在目录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四部分类,对目录的分类来说是一个变革。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也以四部分类,但对荀日助的顺序有所调整。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序》云:“晋荀勗撰《中经簿》,始以甲、乙、丙、丁四部,而子犹先于史。至李充为著作郎,重分四部,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而经、史、子、集制次始定。”李充这个顺序的排定,一直影响到清代。南朝宋秘书丞王俭做《七志》,共三十卷。体例仿刘歆《七略》,但不辨章学术源流,不评论功过短长,只在书名之下立作者小传,开创了书目解题中的传录体。再则,本书也是私家藏书目录的首创者,开了私人编写目录的现河。梁阮孝绪撰写《七录》,是目录史上私人撰写目录著作最有影响的一部,他的贡献是:1、摆脱了单纯登记目录的局限,开研究前人目录之端。2、在大的部类下划分细类,推动力图书分类学的发展。隋代的图书事业发展较快,炀帝时,著名学者柳(上巧下言)对国家三十七万卷藏书进行整理,得正御本三万七千多卷,并据此编写了《隋大业正御书目》九卷,不仅反映了此前藏书的概貌,也为唐初编写《隋书▪经藉志》提供了重要依据。《隋书▪经藉志》是初唐便携带一部重要的目录著作,它上承班固《汉书▪艺文志》,在各部类之末写序,简述学术源流及其演变,又采用阮孝绪的分类方法,删并为四部四十类,成为一部体例相当完备的目录学巨著,四部的名称定为经、史、子、集,其中经十类,史十三类,子十四类,集三类。此外又附佛、道二录。此书的编撰,直接影响到唐代目录事业的兴盛,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二百卷之多的目录巨著《群书四录》。宋代的印刷业兴盛,造成了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业的发达。私人藏书之风也随之兴盛。这些藏书家本人一般都是著名学者,他们编写的私人书目,往往偏重于考订。宋代著名的三部私家书目是:《群斋读书志》晁公武撰。此书分为四部四十五类,除对作者、学术源流进行介绍外,多有考订,是目录著作开考订之风的第一部。《直斋书目解题》陈振孙撰。此书对每部书加以评论。创立了目录学中的解题体。《遂初堂书目》尤袤撰此书不撰解题,仅记书名,但对于版本情况颇多记述,是版本目录综合著作的开创者。宋代目录学的研究已建成就,最有影响力的是郑樵和马端临。郑樵作《通志》二百卷,其中二十略为后人所重,其中的《校雠略》是他研究目录学的成果,他对于目录的类例、著录和提要等问题都提出来自己的见解。(《校雠略》,是他一生访书、求书、著录书的经验总结,是把文献学引向理论探索的开山之作。)马端临,宋末元初人,做《文献通考》七十六卷,其中《经籍考》是目录学巨著,此书的特点是在各书下分列前人的解题,有人说他“无所发明”,但他却避免了主观性,开了辑录体目录著作的仙河。明代藏书甚富。英宗时,大学士杨士奇等人编成大型国家藏书目录——《文渊阁目录》。此外尚有十几种国家书目。私家书目的编著在明代也十分兴盛,并较为明确地把目录分为综合书目和专科书目。较为重要的有:综合书目:《百川书志》二十卷高儒撰《晁湿宝文堂书目》三卷晁瑮撰专科目录:《古今书刻》二卷周弘祖撰《曲品》二卷吕天成撰《医藏书目》殷仲春撰清代是书目编写和研究的鼎盛时期,其中官修目录学最有影响的是《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此书按四部分类,各部有总序,每类各有小序,每部书有提要,体例十分完备。其中提要从各方面介绍本书,并辨章学术,斟酌今古,是对以前的学术进行一次总结。青带队私家目录不仅数量多,体例也有所创新。较重要的有:《也是园藏书目》、《述古堂书目》、《读书敏求记》,钱曾撰。其中《读书敏求记》收书六三四种,专记宋元刻本,对书的质量、缺损、版本等都进行说明,是一个善本书目录。《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黄丕烈撰。此书以跋的形式对于书籍学术、版本源流进行详细剖析,校(佳谁右)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百百宋楼藏书志》陆心源撰。二百,百百宋楼的意思是藏有二百部宋版书的书楼。这也是一本山本书目。第二节古典目录的类别和作用一、目录的类别图书目录的类别可以从编篡体质和世纪功用两个方面来划分。清代汤纪尚《郑周堂别传》说:“目录之书……流派有三:曰朝廷官簿,曰私家解题,曰史家著录。”这样分出的三种目录是:1、官修目录指又国家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登录所成的书目。2、私人书目指由私人编写,著录自己的藏书或自己謄录的书籍编成的目录。3、史志目录指正史中的《艺文传》、《经籍志》、某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及专史中的目录部分。从目录的实际功用来看又可分为综合目录和专科目录。综合目录的特点是著录各类古籍文献或解题。具体还分为:1、藏书目录工藏书者(国家或个人)备忘或查验用的目录。2、丛书目录这是一种出现较晚的特殊目录,他的收录很杂,有的专录诗文,有的专收小说,有的兼收并蓄。虽然每种丛书经常带有专门性,但汇集丛书的总目仍是一部综合目录,3、知道初学目录为了指示入学门径、便于初学而编制的较为精简的目录。专门目录,指专著录某学科或某一方面文献的目录。主要有以下几种:1、方志目录汇集地方志种类名称或专载一地的艺文、金石的目录。2、佛道目录著录佛家、道家典籍文献的目录。3、史籍目录专录历史方面的目录。4、其他目录其他各专门目录。如医学、金石、小说、地理、医药等。二、目录的作用1、作为学习的门径。清代江藩曾说:“目录者,本以定其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其书可读,则为易学而功且速矣。吾故尝语人曰:读书入门之学也。”2、了解图书概况。对于古代文献有一定了解,才谈得上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考察。职官第一节先秦职官略述职官的设置可以追述到阶级、国家产生之初原始社会里没有官,从这个角度说,职官就是特权和私利的规定形式。奴隶制的夏代,阶级、国家产生了,适应统治者需要的职官也随之产生了。《周礼▪天官▪冢宰》说:“惟王建国;辨证方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夏商时期的职官设置比较简单,国君称“后”,“王”,巫史有“史”(卿史、太史)、“尹”;“乍(作)册”等,武官有“卫”、“亚箙”“多射”等,文官有“臣”。“臣正”。“宰”等。到了周代,职官设置明显地趋于布局的合理化和设置的严密化。这个时期到春秋之末,统治天下的人称“王”,王身边掌握大权的不再是巫史,而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巫史之类的官虽然还存在,权力却大大削弱,逐步形成一个以卿士为中心的政务集团。这些卿士一般是具有较高才干、得到君主信任的异姓贵族,《周礼》一书较为详尽地记载了这些部门的长官名称、人数及主要职权范围,大致如下:1、天官宰冢习称“治官”,掌邦治,以佐王均帮国。2、地官司徒习称“职方官”,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3、春官宗伯习称“礼官”,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4、夏官司马习称“政官”,掌邦政,以掌王平邦国。5、秋官司寇习称“刑官”,掌邦禁。6、冬官司空习称“工官”,掌建筑制作百工之事。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比较活跃的是各个诸侯国。这些国家的职官设置虽大都沿袭旧制,但各类官的性质又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宰相一职上。上面谈到的夏商时期的巫史、周代的三公,实际上都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但他们或借助于神权,或借助于亲族,都未必真有治理邦国的实际才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正当用人之际,君主主要谋臣的贤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因此,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便落到了个别具有杰出才干的人身上。第二节秦汉官制略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适应这种大一统统治的需要,制订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官制,包括中央、地方两套官制,汉代基本沿袭秦制。秦汉官制反映出统一的封建王朝初期统治机构的组织状况。中央官秦汉两代的中枢机构分为两府一寺,都相当于宰相之职,他们的最高长官合成“三公”。两府是:丞相府置丞相一人或二人,主管全国政事。太尉府置太尉一人,主管全国军事。一寺是:御史大夫寺最高长官称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百官,并参与决策国家大事。三公之中,丞相最尊,同时也有互相制约的关系。三公之外,还有九寺。是政府中负责一方事务的专门机构,寺的最高长官叫卿,寺名即卿名。秦汉九卿情况大致如下:1、奉常(汉景帝时改为太常)掌宗庙礼仪2、郎中令(汉武帝时改为光禄勋)掌宫掖门户3、卫尉(汉景帝时改为中大夫令,后复旧)掌宫门卫屯兵4、太仆掌车马服装5、廷尉(汉景帝时改为大理)掌刑辟6、典客(汉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武帝时改为大鸿胪)掌边地民族事务7、宗政(汉平帝时为宗伯)掌皇族亲属事务8、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为大农令,平帝时改为大司农)掌谷货9、少府掌山海池泽税务九卿之外,还有一些较重要的行政机构,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宫室营建)、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典属国(掌受降外族)、主爵中尉(掌列侯事务)等等。汉代还有一类无定员、无官署、无明确职务的特殊管,共可分为三种:1、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具体名称,属于殿廷侍从、护卫,并随时应对天子的提问。2、大夫有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属于议论官。3、博士属天子的学术顾问,也可参与政事讨论。这三种官由于经常与天子接触,所以实际上有实权。加官侍中、左曹、右曹、中常侍、散骑常侍。尚书原是秦代设置的专管朝廷文书起草、传达的纯业务官,没有什么权力。汉武帝时,尚书令任用宦官。到汉成帝时改用士子充任。东汉初,由于事务繁剧,光武帝把尚书台扩大,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权力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夺取了三公的实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地方官秦代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的最高长官称太守,县分为两级,一级大县设县令,二级小县设县长。汉代武帝前,郡国并行。到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每州设部刺史,负责监察郡县官吏,这类官级别不高,但权力很大。县令(长)下:县尉(治安)、县丞(文政)。国:设相(相当于郡太守)。武官汉代武官分两类,一类是常设的,多称“**校尉”。另一类是临时的这种军职一经委派,便冠上一些特殊名称,如“度辽将军”、“伏波将军”等。汉代的官依禄米多少而定,最高的三公无定数,九卿为中二千石,郡守为二千石,再次有比二千石、千石、八百石、六百石等等。第三届魏晋南北朝官制略述魏晋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有承前启后的特点。由于这几个王朝都是由于握军权的人物建立起来,又因为这个时期战乱频仍,因此这个时期官制带有军政交合的特点。下面为避免重复,谈几个与前代不同的问题。(一)中书监、令的设立中书令,汉武帝时已有此名,但那时中书令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7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