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义务教育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县五中-----杨卫华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二、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9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27课时左右。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所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这些科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对于运动,学生有许多正确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无法准确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习惯用感觉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等。本单元希望学生经过对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有初步的科学认识,由此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此外,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从而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体会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本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第7课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第8课回归到本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跨领域的综合学习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本单元是研究动物生命周期的主题单元。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台同期现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两条线索:一条是研究重的生命周期现象:另一条则是由重拓展到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本单元的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等能力。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本单元是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主题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万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若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是如此,本单元将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本单元也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物体的运动有不同形式。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可以用“当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告等。(2)科学探究目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描述某个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自己小组的“过山车”。基于探索活动中获待的信息,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活动,(3)科学态度目标亲历对物体运动的探究活动,表现出相应的探究兴趣。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体会到重复测试在提高证据有效性中的意义。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2.“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不同动物从生到死经历的时间不同,具体过程也不相同。动物有卵心和胎生等不同的繁殖方式。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适宜的条件。动物可以分为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的类群,每类动物都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制订研究蚕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长期观察,研究蚕的一生。能运用摄像、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能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行分类。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趋势进行预测。能对自己饲养和观察蚕的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3)科学态度目标对饲养蚕以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浓厚兴趣。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长期观祭。能在养蚕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自己的观架记录结果。(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了解人为告诉可能对生物环境造成破坏,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日答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2)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能使用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署。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能利用维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特征。(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规律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能用科学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亩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自规律的发现和掌握能对人类生活、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五、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2、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长期观察,研究蚕的一生。能运用摄像、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亲历人类认识和探索宇亩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知深度的推动作用。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自规律的发现和掌握能对人类生活、技术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提优补差措施:(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3、其它措施:(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七、教学专题研究计划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八、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1、学困生的转化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学困生有:黄倩倩、张萧、程铭静,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习,使他们不被落下。2、尖子生的培养(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的兴趣。(3)对尖子生的平常学习,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九、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13月24日-4月2日1、运动和位置2、各种各样的运动24月6日-4月10日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34月13日-4月17日5、物体在斜面上运动6、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44月20日-4月24日7、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8、我们的“过山车.54月27日-5月8日9、测试“过山车10、迎接蚕宝宝的到来65月11日-5月15日11、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2、蚕变了新模祥75月18日-5月22日13、茧中钻出了蚕蛾14、蚕的一生85月25日-5月29日15、动物的繁殖16、动物的一生96月1日-6月5日17、仰望天空18、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06月8日-6月12日19、影子的秘密20、月相变化的规律116月15日-6月19日21、月球一地球的卫星22、地球的形状126月22日-6月26日23、地球一-水的星球24、太阳,月球和地球136月29日-7月3日期末测试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4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