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
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2010-10-2117:43:27)转载▼标签:杂谈分类:转载类我们鼓励教师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课堂中真实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交流讨论,提炼出我们的课题:1、课堂观察,发现问题在上课和听课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上有这样几种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定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气起来,失去倾听的兴趣;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做着自己地事;也有些同学当他们回答了某一问题,得到老师的奖励以后,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了;有时课堂上讨论的“热闹非凡”的学生多,认真倾听的学生少,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2、交流反思,提炼问题。在研讨交流自己最关注的现象中,结合听课随机拍到的照片,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注意力集中的多是优等生,好说小话、好做小动作、好望呆的多是学困生。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同样的师资,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超出其它学科,注意力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于是,我们将问题提炼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注意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3、寻找依据,界定问题注意力重要吗?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管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上,都比较关注表达,忽视了对学生注意能力和应对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言说多于倾听,对相互间的发言,学生彼此很少倾听。可是现行教材未专门设立使注意力集中的练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注意力技能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它的后果甚重。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注意力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我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是:注意:就是用心地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和主要意义。注意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数学课堂上学生注意能力的现状和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达到“三通过,一培养两提高”的目标:1、通过家校协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中注意力习惯2、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提高注意能力3、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构建教研模式,提高数学教师的研究水平。至此,问题转化为课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第二阶段:(2007年5月——2007年8月)学习阶段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基于以上三个目的,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课标和课堂“注意力”有关的文章,每星期周四下午课题例会,要求老师认真听,详细记。并定期写出心得体会。对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要求老师们能够熟读背诵,并进行卷面测试,以夯实我们的理论研究基础,厚积薄发,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打下理论基石。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实施阶段一、寻根求源,研究问题学生注意力的现状究竟怎样?我们策划的第一个活动是运用行动研究和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在师生和家长中调研。教师座谈梳理分析如下:原因归类学生不爱倾听的原因学生因素现在班级人数众多,有些同学发言声音比较小,其余同学想听都听不到。自控力差:有些学生也知道要集中注意力,可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反复性比较大。心理因素:现在的孩子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比较敬佩,对于他们发言比较注意倾听,而对于成绩差的同学的发言就不重视,注意力不能集中。数学这一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因而,学习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畏惧、惰性等一系列心理作用。学科因素数学课程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枯燥、抽象的内容较多。家教因素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一自我为中心,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又大包大揽,每天将课本上的新的内容提前教给孩子,因此造成学生上课时不能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都是父母惹的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经常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时不时的给孩子喝口水、吃口东西,肆意打扰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跟你说话时,你是不是经常不耐烦的打断孩子的讲话,而不是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孩子在认真观察、探索好玩的事情时,你是不是经常嫌弃孩子弄脏了衣服、搞坏了玩具、太调皮,而愤怒的制止孩子?………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恰恰是扼杀孩子注意力的“根源”!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一部分家长是愤而训之,揍之,一部分家长是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注意力不集中等到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这些都是极大的误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随着责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非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注意力不集中,危害究竟有多大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考试成绩差,表面看似是小问题,事实上,却往往隐藏着“大祸害”!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注意作为心理活动在近代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已受到重视,许多心理学家都把注意作为知觉的一个基本方面进行过研究。在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和理论探讨中,对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提出了很多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等,对学习的原理、过程及学习者的角色等角度对学习行为做出了不同的阐释,研究涉及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等许多领域,其中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是热点。确立了注意力的五大品质: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集中性、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把注意的类型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2、研究价值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其实99.4%以上的孩子智力都差不多,造成孩子学习成绩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孩子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剑桥、北大、清华等优秀的学生、成功的家教调查显示,他们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拥有高品质注意力!注意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从小娇生惯养;还有一部分同学父母是做生意的,忙于生意;还有一些单亲家庭,作为家长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良好的习惯教育,没有养成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经常表现为上课东张西望,小动作多,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有时课堂上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注意力分散,不能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上课虽发言积极,但不愿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或意见。在课堂上不会用心思考问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回家后,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不能及时上交。造成了学习的下降,家长和老师焦急万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迫在眉睫。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课题,希望通过有系统,有计划的注意力训练与培养,能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无穷。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1、研究目标通过实践研究,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终大的意义。在课题的研究的过程中,也使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有所创新,进而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研究内容通过实践研究,确定适合我校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3、研究重点(1)小学生注意力测试。了解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2)研究注意力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情感,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3)关注小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寻找适合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方法: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在课题被确立的初期,课题组成员开展以课题内容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对学生做了课题前的测试和向任课教师的了解,全面合理地研究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心理品质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掌握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为做好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研究在实验班进行,课题组成员以自己的班级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并定时学习与交流。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组织老师听评课,同时研究怎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不同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品质。①采用系列、有序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关注和培养学生学习注意力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游戏训练法。学习和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两大主题。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一方面,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习离不开游戏,教师将教学内容带上一些游戏的色彩,,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老师们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尝试并摸索了适合我校学生的游戏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将注意力训练的内容以游戏为载体,力求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造“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达到集中注意力的培养。我们常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法有:A、数字训练法:每个孩子都会从1数到100,即使脑子在开小差,也会熟练的数出来。但是如果从100倒数到1,就不这么简单了。如果思想不集中的话,就很难数正确。再者从100,98,96……2呢。这个数数字游戏既简单又有趣,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不仅可以作为游戏课里的一项游戏训练,还可以穿插到其他课中作为休息的手段。就连孩子回家后也可以自我训练。学生们很喜欢。B、舒尔特方格训练: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1CM×1CM的25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1—25的共25个数字。刘建义(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1有关心理学角度注意力的研究注意是什么?这是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不愿回答却又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虽然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注意的界定问题上心理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但这并未影响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注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早在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注意是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它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认知心理学目前主要强调注意的选择性维量,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机制,借以实现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并调节行为(Kahneman,1973),也即舍弃了一部分信息,以便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知心理学主要着重研究注意的作用过程,提出了一些注意的模型,企图从理论上来研究注意机制。最初,注意的选择性通常被概念化为一个促进的过程,即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对于专注信息的加工被选择性地加强了。【1】伴随1950s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专业研究人员对注意的研究兴趣迅速提升,此时刚刚起步的运动心理学亦开始关注运动员的注意特征,并持续至今:“关注适宜刺激被认为是区分运动专家与新手最重要的认知特点之一”(Landers,Salazar,Petruzzello,Kubitz,Gannon,&Han,1994);“对运动情境中适宜刺激的选择性注意能力至关重要……选择性注意也许是成功运动员最重要的一项心理特点了”(Cox,1996);“……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执行而言,人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专心致志于当前的任务更为重要的了”(Abernethy,1998)。虽然这些陈述尚无法概括注意在运动领域作用的全部,但足可见运动注意研究价值之一斑。检索国外相关资料不难发现,迄今运动心理学领域针对注意已开展过一定数量的研究工作,涉及的选题相对广泛,采用的研究范式亦很多样。如目前运动心理学主要从认知(“心理努力”,mentaleffort)、行为(动作控制,actioncontrol)和生理(警觉,altertnes
本文标题:小学生注意力现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48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