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6年M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与商业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并成为农耕文明的补充。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难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概况表现原因先秦秦汉隋唐宋元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兴起艰难发展进一步发展空前繁荣明清依然繁荣商人、商业等出现周:商:春秋战国: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朝:•“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概况表现原因先秦秦汉隋唐宋元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人、商业等出现兴起艰难发展进一步发展空前繁荣明清依然繁荣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周:商:春秋战国:子贡吕不韦•6春秋末期范蠡概况表现原因先秦秦汉隋唐宋元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兴起艰难发展进一步发展空前繁荣明清依然繁荣经商受时间、空间受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重农抑商”政策都市商业发达(“扬一益二”);唐代金融业雏形(柜坊、飞钱)出现;国家重新统一,农、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等邸店---柜坊---飞钱---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类似于后世的汇票。他们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概况表现原因先秦秦汉隋唐宋元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兴起艰难发展进一步发展空前繁荣明清依然繁荣宋: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成为宋朝重要税源;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会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交通发达(元)①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大量工商业市镇产生)。②农副产品大量入市。③长途贩运发展快,商帮形成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票号(乾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严格限制阶段放松限制阶段(宋朝以前)(宋朝及宋以后)1、“市”的变迁•唐朝长安城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卷二十东市西市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放松限制阶段(宋朝及宋以后)(2)有时间限制(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3)商业活动受官府严格控制(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1)商业活动打破市和坊的界限(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草市更普遍;出现瓦肆(瓦子)、榷场(4)出现商业市镇1、“市”的变迁北宋汴京城“杭城(南宋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引自《中国商业简史》反映夜市的唐诗《送人游吴》——唐: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夜看扬州市》——唐: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严格限制阶段(宋朝以前)放松限制阶段(宋朝及宋以后)(2)有时间限制(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3)商业活动受官府严格控制(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1)商业活动打破市和坊的界限(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草市更普遍;出现瓦肆(瓦子)、榷场(4)出现商业名镇1、“市”的变迁2、古代城市功能的发展:宋以前,经济中心依附于政治中心宋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时期概况西汉唐朝两宋元朝明清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中国对外贸易萎缩1、概况汉代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朝贡贸易目的: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18探究: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城市布局规模功能国内贸易海外贸易货币观念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控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商品交换的品种和总量增加,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人地位提高,社会观念的转变……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全球通史》斯塔夫理阿诺斯延伸拓展:中西“商业革命”的比较西欧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宋: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西欧: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原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政治: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文化: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直接原因: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分)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2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2)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了汉、宋时期的两位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甲(汉朝商人):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到长安后,我发现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东市和西市,甚为不便。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乙(宋朝商人):我在汴河沿岸经营一家酒楼,生意红火,每天晚上打烊很迟,因而影响了隔壁住户的休息。他们几次将我告上衙门,但我都赢得了官司,因为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商人的地位也远远高于农民。找出上述甲、乙两位同学的阐述中四处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并说明你的理由。(12分)【答案】甲(汉朝商人):①错误:“长安城中‘夜市’比较繁华”。理由:汉朝时“夜市”还没有出现。②错误:“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理由:汉朝对市场的管理非常严格,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③错误:“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理由:在汉代时候,商品交易的市和居民区是被严格分开的,不可能混杂在一起。乙(宋朝商人):④错误:“官府对商业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农业”。理由: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统治者实行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本文标题:2016年M一轮复习:古代商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4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