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内科学汇编肺系病症概要:此系统疾病主要与外感之邪有关一、感冒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卫表不和——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多发轻----伤风(感受当令之气);重----重伤风(感受非时之气)2.历史沿革《仁斋直指方》—首次提出“感冒”病名—“参苏饮”治疗虚人外感。朱丹溪——明确本病病位在肺,并提出辛温、辛凉两大治法林佩琴《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3.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和温病初起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他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普通感冒与温病初起——发热甚至高热,服用解表药后汗出而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证候。而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服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4.病位——肺;治则——解表达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5,○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风寒轻证)或荆防败毒散(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风热表征热毒重者)或葱豉桔梗汤(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注:银翘散——煎煮3分钟效果最好《刘亚娴医话医案》○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阳虚外感——助阳解表——再造散(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脉沉细无力)○6阴虚外感——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口干咽干,干咳少痰)歌诀: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表达邪原则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歧,若有气虚参苏用,加减葳蕤滋阴虚。注:本病易考——风热外感——虚人外感二、咳嗽1.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2.历史沿革《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张景岳——首先提出咳分外感和内伤《景岳全书·咳嗽篇》:“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医学心悟》论咳嗽病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扣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3.病因: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脏;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脏自病和他脏(肝脾)病变涉及肺)病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位——肺4.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他脏形证,多属邪实正虚。5.辩证特点:咳嗽——时间、节律、性质、声音、加重因素痰——色、质、量、味6.治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7.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声重气急,痰稀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初起风寒闭肺)、止嗽散(外感迁延不愈,表邪未净,愈而复发,咽痒咯痰不畅)○2风热犯肺(咳频剧,气粗,痰粘稠黄)——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犯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桑杏汤(燥+风热)凉燥——杏苏散(燥+风寒)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痰黏稠厚成块,色白带灰)——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重点在胃,痰多脘痞)、三子养亲汤(重点在肺,痰涌气急)症平后可用六君子丸○2痰热郁肺(气息粗促,痰稠慌)——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费(上气咳逆,随情志波动)——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前方清肝化痰,后方顺气降火,清肺化痰)○4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血,声嘶哑)——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此型日久可累及于心发展成——肺胀(肺心病)8.预后转归与禁忌“燥咳每成痨”内伤咳嗽——日久阳衰——喘——寒饮伏肺——痰饮禁忌:外感咳嗽——忌敛肺收涩;内伤咳嗽——忌宣肺散邪歌诀咳分外感与内伤,景岳全书首先倡;风寒三拗止嗽散,风燥主用桑杏汤,另有凉燥苔薄白,杏苏散方有专长。若感风热桑菊饮,肝脾及肺为内伤,肝火犯肺加白黛,脾病生痰湿热分,痰湿蕴肺二三用,痰热清金化痰汤,肺阴亏虚沙麦冬,咳嗽辨证至此详。临证备要:病有治上、治中、治下的区分治上者,肺也——温宣、清肃两法,直接针对主病之脏施治治中者,脾也——健脾化痰、补脾养肺两法,前者用于痰湿偏盛,标实为主,咳嗽痰多;后者用于脾虚肺弱,咳嗽、神疲食少治下者,肾也——咳嗽日久,咳而气短,可考虑用益肾之法三、哮病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2.历史沿革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明·虞抟《医学正传》——明确区别哮喘“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3.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肾)病后(肺)病机—专主于痰发作期——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生,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缓解期——肺脾肾脏气虚喘脱危证4.哮病与喘证;哮证与支饮哮病和喘证两者均有呼吸急促、困难。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临证指南医案》——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间,势必危笃······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腧,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哮病与支饮支饮——慢性咳嗽经久不愈——咳喘——病情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哮证——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5.辩证与治则总属于邪实正虚;发作时——邪实为主(寒、热、寒包热、风痰、虚)未发——正虚为主(肺脾肾)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6.发作期○1寒哮(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哮鸣咳喘,表证不著)或小青龙汤(表寒内饮,寒象明显)○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痰热郁肺,表证不著)或越婢加半夏汤(肺热内郁,外有表证)○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小青龙加石膏汤(表寒内饮,饮邪化热,而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或厚朴麻黄汤(因邪迫肺,夹有郁热,喘咳烦躁,而表寒不著)○4风痰哮(痰涎壅盛,声如拽锯,但坐不得卧)—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1肺脾气虚(自汗出,易感冒,神疲食少)——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短气,动则甚+脑转耳鸣,腰酸+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歌诀:哮因宿痰伏在肺,见有发作辨寒热;寒哮射麻小青龙,热哮越婢或定喘。寒包热哮加石膏,厚朴麻黄汤亦可;风痰三子虚平喘,缓解治分肺脾肾,肺脾气虚用六君,肺肾生脉地黄用,亦可金水六君煎,仍需辨证定乾坤!四、喘证1.喘——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2.历史沿革《景岳全书》——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3.病因——外感、内伤两大类外邪侵袭---景岳全书···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非风寒则火邪耳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嗜酒而生痰湿情志不调---肝气犯肺,升多降少,气逆而喘劳欲久病---慢性咳嗽、肺痨病位——肺肾、涉及肝脾;实证——在肺;虚证——在肺肾4.喘与气短气短——短气不足以息,呼吸器浅促,不抬肩撷喘——实证则气粗声高;虚证则气弱声低;张口抬肩可缓解5.治则实喘治肺——祛邪利气为主;虚喘治肾——培补摄纳为主(补肺、健脾、补肾)6.实喘○1风寒袭肺(喘+风寒表证)——宣肺散寒——麻黄汤(解表散寒力强)合华盖散(降气化痰功著)○2表寒里热(喘而息粗鼻煽痰稠+形寒发热烦闷身痛)——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甘石汤○3痰热郁肺(痰多质黏色黄或夹血色)——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痰多色白)——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情志相关)——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1肺气虚耗(气怯声低)——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歌诀:喘证首审虚与实,实证有五虚证二:实治在肺喜呼出,虚喘肺肾乐在吸。风寒袭肺麻华盖,表寒里热麻石甘,痰浊阻肺二三合,痰热郁肺桑白皮,更有五磨饮子证,郁怒伤肝肺气痹。再论虚喘着肺肾,肺虚生脉补肺汤,金匮肾气参蛤散,七味都气生脉散。肺衰心肾阳衰脱,参附送服黑锡丹。五、肺痈1.肺痈——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脓血痰,甚则脓血相兼。特征——咯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2.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3.病位——肺4.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5.验痰法——脓血浊痰,吐在水中,沉者是痈脓,浮者是痰6.肺痈与痰热蕴肺与风温初起肺痈——瘀热互结,病情重痰热蕴肺——气分邪热动血伤络,病情轻风温——与肺痈初期不易鉴别,风温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可能。7.总属——实热成痈阶段——邪盛正实;溃脓起——虚实夹杂;恢复期——阴伤气耗,余毒不清8.治则:脓未成——清肺消痈;脓已成——排脓解毒初期风热袭肺——清肺散邪;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溃脓起——排脓解毒;恢复期——养阴益气;病久,邪恋正虚——扶正祛邪9.分型○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前方化痰泄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降火解毒,清肺消痈)○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若邪正俱实,咯吐腥臭脓血痰伴有腹胀便秘,喘不能卧——桔梗白散)○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前方益气养阴,清肺化痰,用于肺痈恢复初期;后方益气养阴,排脓解毒,用于正虚邪恋)歌诀:肺叶生疮成脓疡,咳痛热痰成肺痈。初期自用银翘散,成痈二金建奇功;加味桔梗溃脓服,恢复养阴一法宗,沙参清肺桔杏煎,病之转折在溃脓。六、肺痨1.肺痨——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历史沿革《普济本事方》——病因为肺虫《仁斋直指方》——治瘵疾、杀瘵虫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治疗肺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著《医学正传·劳极》——提出杀虫和补虚两大治则3.病因——外因感染痨虫;内因内伤体虚,气血不足,阴精耗损病位——肺——累计脾肾病机——阴虚为主,可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4.肺痨与虚劳与肺萎肺痨——传染、独立疾病、有其发生发展规律;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主证肺萎——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肺痈、肺痨、久嗽)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虚劳——病位五脏并重,以肾为主5.治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6.分型○1肺阴亏耗(干咳短促、痰血+阴虚之表现)——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呛咳气急,痰少质粘+咯血鲜红+阴虚)——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咳无力气短声低,面晄白、颧红)——益气养阴——保真汤(补气养阴清虚热)或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4阴阳两虚(咳逆喘息少气+阴虚+阳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温补精气,培补阴阳)歌诀:肺痨阴虚为基本,阴损及气又及阳。肺阴亏虚月华用,百合秦鳖虚火旺。气阴耗伤服保参,阴阳两虚补阴阳,方用补天大造丸,能否补天待讨商。补虚培元首治则,治痨杀虫下工倡。七、肺胀1.肺胀——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轻者----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痰多,烦躁,心慌等,重者----面晦,唇甲青紫,肢体浮肿,危者----神昏、喘脱、痉厥、出
本文标题:中医内科汇编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1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