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8页精品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音乐教学资源
人教行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西部风情第1课时依马呀吉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2、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第二课时: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三、激情参与(视唱):1、播放歌曲。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四、学唱歌曲:1、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1)完整视唱旋律。(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a、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b、控制整体音量。c、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5)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小结:教学反思:第3课时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教学内容: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2、复习唱好《依马呀吉松》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2、学生齐唱。(二)开始上课1、跟录音演唱。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8、引出“秧歌舞”。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10、动作分解教学„„11、结束。第二单元:绿色的畅想第一课时:《手拉手,地球村》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2、初步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手拉手,地球村》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地球村”也还是全世界人们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的含义。(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第二课时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一、(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3)学习歌曲的曲调。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1、继续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3、让学生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们都同住在一个“地球村”,地球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让我们从小就关注地球村的兴衰,与全世界的小朋友一起“把球村打扮的漂漂亮亮”。2、欣赏童声合唱《手拉手,地球村》。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灵巧,运用了很多八分音符;第二乐段热情奔放,有很多两拍以上的长音。3、跟着音乐或教师的琴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注意第二乐句中的四分之二节拍,要唱出节拍的重音。第四课时4、学习合唱部分。(1)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11(2)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3)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5、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可以集体讨论、创造、还可以对比多种方案。6、两个声部分开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7、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8、教师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第三单元:欢快的舞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大河之舞》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7、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6、各组表演。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9、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听赏《小步舞曲》1、认识小步舞曲。2、自主欣赏,总结“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1)欣赏多个“小步舞曲”片段。a、巴赫《小步舞曲》b、普西尼《小步舞曲》c、莫扎特《小步舞曲》2)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3)教师提供多个描述音乐的“术语”,供全班学生选择、归纳,引领启发学生总结出“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a三拍子b强弱规律:强弱弱c速度:中速d风格:轻盈典雅3、音乐游戏“音乐夺宝小奇兵”:找出“小步舞曲”;听辨四首乐曲中哪首为“小步舞曲”1)《匈牙利舞曲》2)《鞑靼人舞曲》3)《西班牙斗牛士舞曲》4)《G大调小步舞曲》4、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自主欣赏,自主提问、质疑。如:曲子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创作背景?„„结合学生的疑问,大家共同搜集信息,交流汇报。5、认识贝多芬;分析音乐,划分段落。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情绪、段落的划分等,让学生通过分析获得答案,感受成功的喜悦。6、分段欣赏,回答问题。1)欣赏第一段音乐。重点感受附点在乐曲中的作用。2)欣赏第二主题音乐。感受速度稍快,活泼跳跃的情绪。3)欣赏第三主题音乐。能感受到是第一主题的演变。第四单元音乐中的故事第一课时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2、揭示课题。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4、人物介绍。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
本文标题:18页精品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音乐教学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6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