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届广东高考复习 经济生活 主观题必备的知识点
2013届广东高考复习备考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如何贯彻落实。答:(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总体上:在经济发展上,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消费上,要践行正确的消费观;在就业上,积极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上,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的分配制度。具体要求:(1)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2)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①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②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③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区域发展、③经济社会发展、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⑤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⑥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⑦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减免税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这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民生,调结构,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答:(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定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2)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家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5、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2)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3)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手段: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发展xx提建议(或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①采用经济手段,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加大对xx的财政支持或货币支持影响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利益实现调控;②采用法律手段,如采用立法或司法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行为规范或犯罪行为的打击实现目标;③采用行政手段,如采用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促进xx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6、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7、从收入分配(分配制度)角度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答:(1)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由于人们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所以我们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维护社会公平。(2)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实现社会公平。(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切实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⑶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⑷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⑸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⑹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⑺健全法制,加强道德建设,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入捐助慈善事业,增加第三次分配。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要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8、如何提高消费水平。(1)对国家而言,首先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就业率,从而增加居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提高消费水平。其次,还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物价。第三,国家要积极调整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第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对个人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靠自己的知识、技术、资本等因素获得更多的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对企业而言,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好的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分配领域做出调整的经济学依据: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一系列措施意在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消费量大小,收入增长速度直接影响消费增长幅度,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预支未来收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差距过大则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9、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1)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利用市场来配置研发资源。(2)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4)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②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更加完善。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①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③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1、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除此以外,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坚持“走出去”战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1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从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加就业岗位;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③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培养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13、为发展低碳广东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政府角度: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企业角度:必须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注重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降本增效,管理节能,增强企业竞争力。14、诚信市场体系建设意义:(1)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②建设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所以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各种市场规则;(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本文标题:2013届广东高考复习 经济生活 主观题必备的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0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