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广东省统计局参赛队员:王文森、李良胜、梁娟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动趋势、成因和走向分析目录论文摘要:......................................................................................................................2一、研究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背景和意义.....................................................................3二、对区域发展差距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4(一)研究时间.......................................................................................................4(二)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指标................................................................................4(三)研究方法.......................................................................................................5(四)研究结论.......................................................................................................5(五)对影响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6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演进情况分析......................................................7(一)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情况.............................................................................7(二)影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10(三)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13四、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统计模型的建立和分析............................................................14(一)影响变量的选择.........................................................................................15(二)数据的处理.................................................................................................16(三)模型的设定及估计......................................................................................16(四)模型的分析.................................................................................................21(五)模型的局限性.............................................................................................23五、对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动趋势的预测...................................................................24六、对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对策和建议...............................................................25附录:...........................................................................................................................28参考文献:....................................................................................................................302摘要中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本论文先对研究中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文献从研究时期、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原因探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接着利用人均GDP指标的最大最小值倍数和差异系数,分析得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化趋势:1978-1990年,发展差距不断缩小;1991-2004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以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论文从自然基础差异、要素投入差异、工业化进程差异、市场化进程差异等方面探讨了造成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并对差距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对影响区域发展差距的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于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从自然基础、要素投入、工业化进程、市场化进程等方面选择统计指标,运用1996-2006年各省区的面板数据,利用马克威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经过筛选和检验,确定了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国有工业总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的对数等4个指标作为解释人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模型。最后,我们根据经济学有关理论和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学意义对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出了若干对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关键词:区域差距原因面板数据回归模型3一、研究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区间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加上改革开放后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不同等原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过大,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对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提出的总体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研究如何缩小、协调地区间发展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4由于造成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因此中国地区差距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予以调节是必要的,通过政策调节来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促使缩小地区差距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演进情况作一简要分析和判断,对影响地区发展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建立统计模型,利用模型对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趋势进行预测,同时提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国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二、对区域发展差距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官方数据的公布,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这一课题。可以说,对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研究时间。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研究时间不尽相同,有的从1952年开始,有的从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开始。不同的研究时间段,会对差异问题得出阶段性的差别。(二)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指标。大多数学者使用了人均GDP指标对区域发展差距程度进行衡量,如杨伟民(1992)、魏后凯(1997)、Jian,T.et.al(1996)、林毅夫(1998)、白雪梅(1998)、蔡昉、都阳(2000)、姚波(2005)5等人均使用了人均GDP指标。也有部分学者用了比较全面的经济增长数据,如刘水平和舒元(2001)、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4)。(三)研究方法。各位学者对研究差距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主要有:差异系数法(如杨伟民、魏后凯、张耀辉、金相郁等),基尼系数法(如林毅夫、黄义钰、白雪梅等),β—收敛检验法(如宋学明、魏后凯、申海、刘强等),泰尔系数法(如蔡昉、都阳、徐建华等),ADF检验法(如Zhang,Z.Y.etal.、陈安平、李国平、姚波等)。总的来看,用差异系数的学者比较多。(四)研究结论。各位学者对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因研究时期的起始和长短不同而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杨伟民(1992)认为1978-1989年,差距缩小;魏后凯(1992,1996)认为1952-1990年,呈倒U型轨迹,1985-1995年,差距扩大;宋学明(1996)认为1978-1992年,差距收敛;Chen,J.etal.(1996)认为1978-1993年,各省差距条件收敛;林毅夫(1998)认为1978-1995年,各省差距扩大不明显;王梦奎、李善同(2000)认为1978年后,差距缩小,而1990年后,差距又扩大;金相郁(2002)认为自1978年以来各省间呈下降趋势,自1990年初以后呈上升趋势;徐建华(2005)认为1952-1978年差距基本呈扩大趋势,1979-1990年呈缓慢的缩小趋势,1991-2000年呈缓慢的扩大趋势。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省际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而90年代以后,差距又开始扩大。6(五)对影响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对于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各有各的道理,总的来看,有些结论虽然不同,但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已,分析研究所处的时期不同,也会影响问题的结论。严汉平、白永秀(2007)对各位学者的结论进行了很好的综合,这里不再赘述,摘录其主要结论。1、投资分布差异说。投资分布差异说认为区域差异形成主要是由于区域之间投资分布差异,下一阶段区域之间呈现出收敛还是持续地趋异还是主要取决于投资分布。2、FDI分布差异说。该学说认为中国各地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同,而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明显,因而FDl分布的地区差异是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的原因。3、资金使用效率及深化速度差异说。该学说认为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由于区域投资规模及分布差异,而是
本文标题:11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变动趋势、成因和走向分析(广东省统计局 王文森、李良胜、梁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6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