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中第四册知识点(生物)
八年级下册一、植物的生殖:花萼、花冠等柱头花雌蕊花柱子房胚珠卵细胞花蕊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花药花粉精子雄蕊花丝2、有性生殖的定义: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定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4、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5、甘薯、葡萄、月季、菊用扦插的方法繁殖,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用嫁接繁殖后代6、嫁接的定义: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7、嫁接的方式有芽接和枝接8、嫁接注意的条件: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二、动物的生殖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2、完全变态: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3、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4、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5、具备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有蝗虫、蟋蟀、蝼蛄、螳螂。6、青蛙的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7、鸟类的生殖和发育(1)卵壳和卵壳膜具保护作用。(2)卵白含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3)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有卵黄膜,中央有一白色的小白点胚盘,内含细胞核(4)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5)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卵黄膜。所以一个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这种说法不对。(6)系带固定卵黄,防止机械损伤。气室储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8、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2、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4.性状的定义: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有的是行为方式.5.相对性状的定义: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6、基因控制性状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1、染色体包括蛋白质和DNA,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上面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说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每个体细胞(23对染色体)有46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很多基因。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因此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2、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禁止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携带的相同基因很多,某些致病基因遇到一起的可能性大,婚配后后代遗传病出现的机率大。四、人的性别遗传:(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男性染色体(1)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Y(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XY(2)精子染色体有两种: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x或y2、女性染色体(1)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XX(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组成:XX(2)卵细胞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卵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X(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男性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是相等,并且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在受精时,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来就发育成女孩;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将来就发育成男孩。生男生女机会各占50%。五、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分类1、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变化不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环境变化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2、根据变异对生物生存是否有利可分为:有利变异不利变异3、变异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2、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3、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4、无子西瓜——(诱导染色体变异)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一、传染病:1、病原体的定义: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等。(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和计划免疫(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3、非特异性免疫的定义: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4、抗体的定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5、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疫苗、移植的器官)叫抗原。6、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或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7、特异性免疫的定义: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三、免疫的功能:1、免疫的含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或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2、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结合课本78页的免疫的功能示意图)(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四、计划免疫1、疫苗:通常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2、计划免疫:,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3、计划免疫的意义,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2、请同学们总结调节情绪的三种方法:(1)转移注意力法(2)宣泄法(3)自我安慰法3、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配餐好;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5、酗酒和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①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或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②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危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③吸食毒品的危害: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6、和环境污染有关的内容:全球性大气污染包括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1)、酸雨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饮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污染物的工作。(2)、温室效应的危害: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臭氧层破坏,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明显增多,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4)、废电池的危害:(汞造成水俣病,镉造成痛痛病)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对其他重金属污染元,也应严加防范和治理。(5)、酸雨是人类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温室效应是由于各种生物的呼吸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飞机的含氮废气的排出造成的。赤潮是由于生活污水流入海洋造成的。7、保护眼睛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是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8、保护耳朵: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护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9、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0、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11、朊病毒不是病毒,而是一种结构改变的蛋白质。12、有的病毒对人类有害,如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如有的病毒可以制成疫苗,有的病毒可以达到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目的。1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14细胞分裂的过程: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壁分裂15、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加倍后又均分到两个新细胞里,使得分裂后的两个新细胞和和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本文标题:初中第四册知识点(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6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