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沉和浮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反思一:简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既熟悉而又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把物体放入水中时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但物体沉浮与什么有关,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在探索这个新的知识点时,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因此,选择这一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索和研究。下面结合这次科学探究活动情况,重点谈一下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快乐。一、教学之所得在本次活动中,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把小玻璃球和小树叶放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大大增加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队本组准备的材料进行实地地操作、试验、发现新的现象,探究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整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另外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的培养,在活动开始带领学生回顾了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也避免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有异议。另外,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到得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在活动中非常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在猜想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另外即便学生猜想错误,对他们也是一种帮助,学生错过之后,会激发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思索的更全面、更仔细。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把如实地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通过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也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他们意见及建议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认真倾听可以“取人之长”攫取别人发言精华,同时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更加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在不断地激励与提醒中不断进步。科学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要进行活动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学生首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然后明确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此外针对“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进行了冷处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又使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其中存在的微妙的关系三年级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而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研究方法又比较难,因此在活动中我大胆地进行了突破,打破了课本的束缚,而在取材上下了功夫,在准备的八种材料中,准备了三种大小完全一样、而轻重有很大差别的木块、塑料快、铁块,同时又准备了轻重完全相同、大小差别较大的金属环和泡沫板,使学生活动起来比较轻松。受到了比较可喜的活动效果。教学设计实施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来出发,大胆的打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最大限度地适当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科学探索成功的乐趣,对他们今后进行科学活动是一种激励、一份力量。最后本着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的理念,在活动最后给学生留下“悬念”,向学生提出了怎样使浮在水面上的小药瓶沉入水底这一实践应用性的问题,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问题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也为下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二、教学之不足在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精彩;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还有个别之处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总之,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同的班级,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形式。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科学探究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等多么简单可笑,我们作为教师都不应该轻易否定,不能对对学生进行压服,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和证据亲自来验证,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或领悟的基础上主动转变观念。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养成尊重事实、敢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思二: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为此,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做的都是沉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笑了笑,拿出回形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这次,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耶”,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有同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于是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讲解的基础上,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课后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虽然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看来,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参,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课前买来10个胡萝卜2个白萝卜进行了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发现只有3个胡萝卜是浮的(而且大部分浸入水中),其余7个胡萝卜和2个白萝卜在水中都是沉的,而课本上的原话是:“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找在水中能浮的萝卜作为实验材料(课上我是用那3个在水中能浮的胡萝卜做的实验)。作为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材料,我感觉教材中应选用学生不容易判断,但实验起来现象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等,否则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反思三: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教师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有明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方法和学习观察方法,并能从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认识到,学生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疏忽的一个地方。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往往会根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等原有认识来判断物体的沉浮。接下来教师要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沉浮的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改变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下面是两组不同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探究后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红萝卜、回形针、牙签、小木块、石头等八种东西,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物体不一定浮,小的物体不一定沉”;按轻重排列,发现“轻的物体不一定浮,重的物体不一定沉。”原来沉浮与物体的大小、物体的轻重无关!?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原有认识发生了矛盾,学生开始不解。真的无关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开始思考。经过思考后发现“轻重”、“大小”是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其中的一个变量,根本无法研究“大小”或“轻重”与沉浮的关系,从而引伸出控制一个变量的后继探究活动。第二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大木块、茄子、回形针、铁钉、玻璃珠、小石子、材料,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按轻重排列,发现“重的物体浮,轻的物体沉。”实验结果让一部分学生的原有认识得到了肯定,让原来质疑的学生开始不自信。材料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给了学生误导。反思四:为了克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随着教师转”的弊端,改变课堂“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把最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针对科学课的特殊性,即“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信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一特点,在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古人不也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陶行知说曾经说过一句话:“兴趣与学习成果往往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呀,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即便他人在教室里,心或许在操场上驰骋呢?又何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上课开始创设了让学生猜测四种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景,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显神通。这时候,不是老师让他们猜,而成了他们自己要猜,争先恐后地要猜,为这节课的继续探索创造了较好的效果。二、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而不是简单地把探究结果告诉学生,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四个小实验。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一波三折过程,而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疑问,发现的问题,教师始终没有给他们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推测,
本文标题: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0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