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旧约圣经人物-9-罗得
11旧约圣经人物之九罗得2012-1-8太平教会宣召:彼得后书2:6-9读经:创世记19章读过圣经的人,差不多都会记得罗得这个人,当然是因着亚伯拉罕而认识他的。不过能对这个人有很好印象的人却不会太多,不仅不喜欢,甚至还会非常讨厌他。因为我从听旧约故事开始,因为讨厌所多玛、蛾摩拉,也讨厌罗得这个家庭,也因着讨厌罗得,对摩押、亚扪两大民族也由衷的不喜欢。然而当我从新约圣经中明明说他是个义人时,实在是大出意料之外的。就是刚才读出的宣召经文,就是彼得后书2:7-9中所说的:神“只搭救了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因为那义人住在他们中间,看见听见他们不法的事,他的义心就天天伤痛。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旧约圣经人物就是这位罗得。在刚才所启应的经文就是罗得生前的所有记载,而且是不够光彩的历史。当然我们会全面地观察一下罗得的人生经历,从中对照我们的生命光景而得到提醒。第一部分根据创世记11-13章,看罗得随亚伯拉罕往迦南;第二部分根据创世记14和18章,看罗得被亚伯拉罕所搭救;第三部分是根据创世记19章,看罗得被神的恩手拯救。我们先一同祷告,寻求神藉着这个圣经人物对我们的生命提醒。一.罗得随亚伯拉罕往迦南(创11-13章)11章介绍了罗得是亚伯拉罕的侄子,可能因为父亲去世较早,而亚伯拉罕夫妇早年也一直没有儿女,所以罗得差不多就一直与叔叔同住同行。当亚伯拉罕蒙召离开吾珥的时候,不但带着他父亲他拉,也带着侄儿。12章记述了他们在哈兰城停留日久,因父亲他拉不再愿意离开哈兰城,亚伯拉罕夫妇就带着侄子罗得继续前行,往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去。到第13章记述了亚伯拉罕因逃避饥荒而下埃及后,重新回到应许之地。因为他们拥有的牲畜、财物、人口非常的多,那地容不下他们的财物牲畜了,此因正是罗得走向罪恶之城的伏笔。亚伯拉罕让罗得先在那地选择所要居住的地方,然后再和平地分别居住。罗得举目观看那地,看中了在平原中的所多玛、蛾摩拉,那地滋润如伊甸园,也如他所见过埃及地一样肥沃。于是他渐渐挪移了他的帐棚,最终住进了所多玛的房屋建筑当中去。亚伯拉罕处理家庭纠纷的榜样,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大家很清楚,他的方式就是不在乎自己是否吃亏,而只考虑对方是否满意,主动化解了矛盾。他没有因为他是长辈,也没有倚仗自己对罗得的养育之恩,就剥夺他的优先权。我们是不是常常反其道而行?我记得有一位姊妹,只要一开口说话,总不忘记描述自己向对方的恩德,提醒对方不可忘恩,也经常提及某人的一些亏欠或者某人对忘恩事件,使得许多晚辈都不敢与她来往。我们虽然不喜欢别人这样做,但我们自己是不是常常就这样在做呢?不仅是对人这样的计较,甚至对神也会22这样的计较,我常守礼拜、常守奉献、常行善事……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报答呢?在教会的信徒之间也常会竞争不和,因此会造成许多的伤害:首先是损毁人类美好关系的相处基础──友好、信任、和睦;其次是阻碍了人朝向重要的目标前进;再者是使人格外地以自我为中心,而非以爱为中心。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也明白争执在弟兄中存在的可怕破坏性,所以在上十字架之前,特别为信徒祈求合一相爱,象祂与父相爱一样(约17:21)。二.罗得被亚伯拉罕所搭救(创14,18章)罗得终于住到了所多玛的房子里。在创世记14章记载了一场战争,就是四王与五王的战争。当时所多玛城也被敌军掳掠,罗得正是住在所多玛。亚伯拉罕闻讯,集结家中的家丁318人,去夺回了他们和他们一切所有的。虽然这场战争是以弱胜强的,以至于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的王不象今天的国家间关系,而是以城市为单位的国家,各城君王之间的争竞带来的战争,胜者则可以要求败者定期进贡。罗得是因为贪图世上的好处而陷入了罪恶网罗,多得的财富和成就,反而使他失去自由和享受。亚伯拉罕没有计较罗得对他的背离,救回他们之后,却不要他们的分毫利益。倒是向祭司麦基洗德献上了十分之一。在创世记18章中,再一次记载了亚伯拉罕挽回罗得的性命。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旧约圣经故事,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在神面前祈求。我们是不是困惑过,难道神所定意要做的事情,人还可以干预吗?我仔细数算了亚伯拉罕与神之间的讨价还价,竟然会有多达六次的申诉。说明他对神慈爱和公义的信任,所以才会有这样多次的祈求。那么是亚伯拉罕改变了神的计划吗?我们相信神的计划不会因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藉着我们的心灵在神面前坦陈而被神改变,使我们对神的属性有理解和更新。我们的祷告,究竟是想改变神的计划还是让神来满足我的欲望呢?在这里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就是,尽管亚伯拉罕想到在所多玛的侄子罗得,但并没有以此为因由来祈求,他想知道神心意中的怜悯有多少。神当然知道人的有限,因此也容许亚伯拉罕在祂面前为这座罪恶城市的代求,藉着这个过程,神使亚伯拉罕知道祂的心意,并改变我们的心意,而不是亚伯拉罕改变了神的计划。祷告正是这样的效果,不是我们摇动了神的手,改变神的计划,而是拉着神的手,踊跃跟随神的带领。亚伯拉罕的祷告得到了神的许可,所多玛城若有十个义人,神就不会毁灭那城。这样的代祷相信今天的世代也同样被神所接纳。今天的世代难道比那个年代更洁净吗?难道今天的罪恶比那时更轻省吗?不,人类的罪恶就象一张白纸上只有一小个污点,然而反复的复印结果,不再会是白纸,而可能是布满黑点的纸了。罪恶会传染、会繁殖,以至于今天的世代比当年的所多玛、蛾摩拉罪恶更大,正如神观看挪亚的那个世代时的人说: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是无可挽回的罪恶!今天的世代,稍微清醒一些的人也不难发现,人类及其所生存的33环境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趋势。那我们为什么没有再看见神裂开渊源淹没挪亚的世代?为什么没有再看见神降下天火毁灭所多玛、蛾摩拉呢?我想,正是有许多君尊的祭司在竭力祈求守望着,正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城市有超过十个义人存在着吧。我们是不是竭力尽忠,象当年的亚伯拉罕,为我们所生活的社区、城市、甚至国家守望并祈求平安呢?三.罗得被神的恩手拯救(创19章)当神的使者来到所多玛时,正是傍晚时分,义人罗得坐在城门口看见并迎接了他们。与前一章看见亚伯拉罕是炎热的日头下迎接神的使者形成了对比。罗得仍然有迎接远客的传统,只是时间和地点与亚伯拉罕不同。神按着祂自己的心意来垂听并悦纳人的祈祷,并按着祂的美意来改变我们的生命,能够成全在祂的旨意中。只有神才会真正知道事情的全部实情,我们是否会因神的答覆与我们自己起初的期望不符而忽略了感恩,忽略了神已经应允我们祷告的事实呢?城门口是当时的世代城市中,官员与百姓讨论重要事务的地方,也是民间重要交易的地方。天使在所多玛的城门口看见罗得,想必是他不仅在城中有了身份和地位,也有许多财产和房产,这也可能是导致他舍不得离开所多玛的重要原因之一吧。所罗玛实在是个罪恶的城市,义人罗得在其中生活日久,也已经熟悉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接受了他们的观念,见怪不怪了。这里描述了城中的恶徒来攻击罗得的住处,因为他们是热衷于同性恋的一群人,因此要罗得交出他的客人来,任凭他们处置。但罗得却定意要保护这两个贵客的性命,向他们提出一个非常可恶的妥协,那就是将两个未婚的女儿给他们任意处置。这说明他已经在其中被罪恶同化了。无奈恶徒们对女性不感兴趣,依然无休止地攻击罗得,以至于天使出手把他拉进屋内,迷糊众人的眼睛,使他们找不到可以攻破的大门。天使催促罗得要聚集家中所有的人逃离这座即将毁灭的城市。然而他的两个女婿都不相信他的话。最后的时刻终于来到的时候,天使们几乎只能拉着他们夫妇和两个女儿逃离所多玛。并吩咐他们不可回头看,要立刻逃到山上避难。罗得的妻子没有顺从天使命令,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成为后世人贪恋财利之人的警告。后来死里逃生的罗得和两个女儿在山洞中生活。他的两个女儿是在这个所多玛充满罪恶的城市长大的,也习惯了罪恶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这个地方没有外来人能进来的地方,她们就为如何繁衍后代动起了脑筋,结果经上也介绍了,她们使父亲酒醉,各人都从父亲得了儿子,就是后来摩押人和亚扪人的始祖。我们从罗得和他家庭的经历可以看到,作为信徒应当竭力脱离,并从世界上分别。如何才能脱离世界呢?其实也是有属灵规律的。从罗得蒙恩得救的历程可以得出这样几个步骤:①要起来并出去,面对将亡城,所作出的选择一定是起来走出去,离开危险的地方。时44间一到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②不可寻由迟延,因为犯罪总有无数个理由,软弱总有万般的借口,而方向只有光明永恒的地方,标竿是耶稣。③要向前方直跑,神要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深渊,如同可拉一党的结局是地开口,如同海浪升腾,朝着对的方向跑,不可妥协。④不可留恋回头,既然脱离了罪恶,离开埃及,就不要为自己留下回头路。神就是这样带领选民经历四十年的旷野路,而不是返回埃及。⑤不可停留平原,因为有体力问题的担忧,罗得请求能在平原上停留,但天使还是建议他们要往山上跑,因为他们在琐珥时不平安。⑥要朝向山上跑,他们继续顺从天使的命令往山上跑,山上有什么呢?我们知道在离开罪恶群体之后,应当在山上靠近神并找回自己,亚伯拉罕所在的地方也是山地,今天我们也常用山来形容教会,就是神同在的地方。我们与罗得相比,其实真的没有多少区别的。我们失败过吗?不用说,人人都有许多的失败和失丧,然而如何才能从中走出来呢?这就要从具体分析我们失败的原因入手了。藉着罗得的生命经历,我们来看看失败的原因:①只满足于已蒙恩典我只要能进天堂就可以了,不要奖赏,就是在天堂看门、扫地都行的;最好今世做财主享清福,来生做拉撒路得平安;只要肉身平安、家庭平安、工作顺利、儿女发达,我就天天感谢神了;……类此种种,是不是常常在我们的心里思想、甚至口中言说呢?②信心软弱无力向前从来没有从神得到过能力,我没有特长、没有才能、没有恩赐、没有……进天国要经历许多的艰难和熬炼,我没有信心,是走不动艰难的天路。读经不明白,祷告没话说,聚会没时间,我也不知道神还要不要我了。③以为小罪没有关系我不会顽梗悖逆神的,既不会杀人放火,也不至于偷抢扒拿,但要说了些错话、办了点错事,这应该也是难免的,世界上的人都是如此,我是有血气、有肉身、卑微软弱的人嘛,上帝不会不原谅我的,我已经认过罪了。④不付代价只图容易我们是不是常常有一种想象,我只要做一个信徒就可以了,背十字架那样的代价太重了,做门徒太辛苦了,我只做一个平信徒,做做礼拜听听道,每周也不会空手来见主的。你觉得这样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过一生呢?⑤只顾感受不顾灵命今生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很重视的。而人又是一个特别顾及感受的人,许多时候我们会信任我们自己的感受而不愿信从真理。自尊、骄傲、荣誉、面子、……常常会让人的感受突破界限,人与人之间的嫉妒纷争也是由人的感受带来的,撒但最喜欢利用的,就是人的感受了。人的灵命其实也有感受的,只是因为我们血气生命强盛,55超过了我们的属灵生命,所以有许多时候就灵命的感受无法被我们自己所感知。⑥回头张望留恋世界已经信了耶稣的人,常常容易自觉不自觉将自己的逆境与不信之人的顺境相比较,觉得信耶稣还没有不信的时候平安顺利,信的人没有不信的人通达发财,觉得信耶稣的人比较辛苦,也不自由,能不能让我先自由驰骋几十年,到快退休的时候再信耶稣呢?⑦消极不肯积极追求反正我也没有能力胜过撒但,我也没有能力超越自己,神给我多少恩典,我就得多少,也不争抢,神不给我,也是我命当如此,我也不敢埋怨。背十字架追求属灵生命成长,那是教会里那些同工、牧者们的事情,我不可能不犯罪,也不可能放弃世界,反正信耶稣可以得永生,我心里一直有神的。罗得和他那一世的人已经过去了,许多世人也都随着他们所在的世代过去了,我们是不是也要这样过去我们的生命现状,满足于目前的光景,庸碌等候过去就行了呢?我们期望今天罗得的生命经历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提醒,竭力奔走我们的通天之路,因为我们的天父正在门口等候,观看我们可以因祂、也为祂经历我们的人生旅程,并且要将我们作工的果效随着我们到永远。
本文标题:旧约圣经人物-9-罗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8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