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河南省信阳市张宜玉升入初中后,常听身边一些同学说“这题怎么这么难啊”一类的话,而且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纷纷“马失前蹄”不幸落于马下,而且一落就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似乎减了几分,对数学几乎是躲之不及,更别提什么兴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做好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过渡,许多同学没有抓住这一点,结果就导致了对知识不理解、成绩下滑、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频频出现。这是因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着许多大的差别。我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一、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小学数学中,只涉及了关于自然数和分数的知识,也就是正有理数。而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负数”。负数的计算、正负号的变化想必已经让同学们吃尽了苦头,而接踵而至的就是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难题时更是无从下手。而到了初二上学期又引入了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概念,与其相关联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填空题、选择题都是考试中易失分的地方。例如:选择:(1)有理数不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5)无理数是小数。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A.2B.3C.4D.5其中(2)(4)(5)三项正确,所以应选B。有些同学就会问了:(1)不也是正确的吗?但是请注意,“有理数不是开方开不尽的数”的意思是“有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而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我们知道,无理数包括开方开不尽的数、π这种用字母表示的数,以及0.01001000100001……这类数,所以有理数应该不包括这三个方面,而题目上只说了“开方开不尽”,没有包括后两项,所以说是不正确的。而且这样说也只能是在实数范围内,因为将来要讲的“虚数”和实数又是一对意思相对的词。还有些同学可能会对(5)提出异议。在小学数学所学的内容里,小数的定义是有小数点的数。而到了初中后,我们应该明白:小数和实数的概念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在一个整数后面添加一个小数点,并且小数点后只有几个0的话,这个数的值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按照小学知识来看,无理数也是有小数点的,即使是像12345678910111213……这样的“整数”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小数”可以和“实数”划等号的原因了。从小学的“自然数、分数”直接到初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对于刚进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来说无异于一条深深的鸿沟。因此,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概念、多做习题,才能将这条鸿沟一点点填满,因为这可以说是初中代数的基础,基础不打好的话,学习后面的内容完全是一头雾水,到了那时再回过头来学习就太晚了。二、从“数”到“式”小学六年学习的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代数分初等代数和高等代数,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初等代数的真正含义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函数”的学习。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初中里学习的内容多是小学内容的扩展。这在“数”与“式”的变化中尤为显著。例如整数和整式,两者之间的差别,说白了,也就是后者比前者多了几个字母当作分子;分数和分式也一样,只不过字母多在分母上;等式和方程、方程与函数式也基本如此——这说明,其实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衔接点是很多的,只不过就要看老师和学生是否能发现并加以应用了。同样的还有小学阶段的方程和初中阶段的不等式,相差的不就是一个符号和几条规则么,明白了这一点,学习初中数学定是如虎添翼,想学不好都难了。在小学里,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但在初一上学期时又学了一遍——许多同学因此而大意,认为已经学习过而不认真听,可是到了初二上学期学二元一次方程式就犯迷糊了;而下学期又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分式,更是听得云里雾里——这是因为小学时所讲的概念大多都不全面,初中时补充的内容更多,而且初中数学的内容并不像小学那样的零散,而是一环扣一环,一个知识点没有听懂就会影响下面的内容的吸收,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结果还是得从最开始学起。而相反地,如果最基本的一元一次方程学好了的话,那么上面提到的其他方程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基本上不足为惧了。下面有题为证: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枝以上(不包括300枝)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以下(包括300枝)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店购买铅笔,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枝,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0元;如果多购买60枝,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用120元。(1)这个学校的八年级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2)若按批发价购买6枝,与按零售价购买5枝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的八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解这道题先设这个学校的八年级学生有x人,于是求出第一小题答案为:240x≤300。而在第二小题里,同学们列出了形式不同但解相同的方程:xx5660)60(56xx6012061205xx可以看出,这几个方程中有整式方程,也有分式方程。小学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与初二才涉及的分式方程在这道题中很好的融合,这就说明,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实际上是有很多关联的。这道题能想出用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两种方法来解的学生,在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所以,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也为后面的更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众多的考试面前不乱阵脚,游刃有余。三、从“算术法”到“方程”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六年来学生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从初一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的,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要用逆向思维,而方程所用的大多是正向思维,两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下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鸡兔同笼: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翻译成现代语言大意是:笼子里面有一些鸡和一些兔子,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小学的话用算术法是比较简单的:1735294(只)为兔数,181735(只)为鸡数。而放到一元一次方程中就有些麻烦了:设鸡有x只,兔有)35(x只,列出方程:94)35(42xx解得:18x1735x(只)在二元一次方程中就更复杂了: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列出方程组:944235yxyx解之得:1718yx这样看来,用方程解题似乎比算术法更“麻烦”一些,但认真分析就会发现,用方程解题的话,方程简单易懂,不会在理解上出问题,比如用二元一次方程就是完全顺着题目所给条件来解,这样方程一目了然,解题中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一元一次方程也是如此。相对来说,式子简单的算术法却因不易理解,有时即使计算对了仍是一头雾水。而且这道题用算术法作比较“简单”完全是因为题目的“便利”,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笼中也只有两种动物,所以比较简单。如果另选一道相同类型但条件中所给数字不同的题,情况就逆转了: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分,一份绳长比井深5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分,一份绳长比井深1尺。绳长、井深各是几尺?这道题再用算术法和方程解,哪个更“简单”,就留给大家自己探索了。由以上三点看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此以来,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当然,在学习时,我们要借助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帮助,这样既可以全面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也可以因此而又快又准地完成数学作业,何乐而不为?或许到那时同学们就会发现:原来数学世界是如此奇妙!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7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