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CMMI L3 V1.3培训_项目估计
11CMMIL3培训系列课程项目估计技术管理部2012年4月2课程内容成本估计概述规模估计工作量估计人力资源估计小结3概述项目估计的重要性项目的时间管理项目的资源管理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估计是项目成功的关键!4概述项目估计流程规模估计工作量估计人力资源估计成本估计规模估计是其他项目估计的基础!5课程内容成本估计概述规模估计工作量估计人力资源估计小结6规模估计方法常用的软件项目规模估计方法代码行法功能点法7代码行估计法-估计流程估计流程1、建立估计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组员:2-4个有类似构件经验的技术专家。2、估计组召开会议项目经理介绍内容,各项假设和限制条件,专家达成一致。3、专家进行独立估计分别填写《估计过程与结果记录表》中的估计过程记录表。8代码行估计法-估计流程估计流程4、项目经理汇总专家估计结果形成《估计过程与结果记录表》中的估计结果记录表。5、判断偏差当估计结果记录表中有偏差超过50%的任务项时,重复以上过程,否则估计过程结束。9代码行估计法-估计流程估计流程6、形成最终估计结果形成《项目估计表-代码行》10代码行估计法-模板展示《估计过程与结果记录表》《项目估计表-代码行》11功能点估计法概述估计流程案例分析12功能点估计法-概述20世纪70年代,IBM工程师A.J.Albrecht提出了用功能点度量软件规模的观点,并在IBM内部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A.J.Albrecht发表了用程序的输入/输出及系统内部数据文件衡量应用程序规模的方法,这就是FP法。1986年,美国成立了国际功能点用户协会(IFPUGInternationalFunctionPointUsersGroup)组织,继续沿着A.J.Albrecht的思路开发FP法。随着各国研究者的不断研究细化功能点法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在众多的功能点估计方法中,IFPUG估计方法是最主流的,已经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被接受,是目前最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方法,目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纳入国际标准的方法都是功能点方法13功能点估计法-概述功能点法将待开发的软件信息系统抽象成外部输入、外部输出、外部查询、系统内部逻辑文件、系统外部接口文件五类元素。通过对这五类元素的计数来估计系统的规模。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是:功能点=信息处理规模x技术复杂度。14功能点估计法-概述基本概念内部逻辑文件(ILF):指一组用户能够识别的,存在内在逻辑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这些数据或者信息应该是在本应用的边界之内被控制的。外部接口文件(EIF):指一组用户能够识别的,在本应用中被引用的,以及存在内在逻辑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外部输入(EI):指一个处理来自本应用边界之外的一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增加、修改、删除)外部输出(EO):指一个向应用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目的是向用户展示一组经过了除提取之外的其他逻辑处理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这里的其他处理包括至少一个数学演算或者对衍生数据的生成。(报表)外部查询(EQ):指一个向应用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目的是为了向用户展示提取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外部查询的逻辑处理里面不包含数学公式或者计算以及对衍生数据的生成。(查询)15功能点估计法概述估计流程案例分析16估计流程估计流程:1、决定分析的类型2、识别系统范围和应用边界3、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①计算数据功能点数(ILF、EIF)②计算交易功能点数(EI、EO、EQ)4、决定调整系数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6、将功能点个数折算为代码行系统的需求未经调整的功能点(UPFC)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FP)确定调整系数确定分析类型识别分析范围和应用边界识别数据元素(ILF、EIF)识别交易元素(EI、EO、EQ)确定数据元素复杂度确定数据元素功能点数确定交易元素复杂度确定交易元素功能点数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17决定分析类型开发项目升级项目应用功能点估计(估计值)开发项目A功能点度量(实际值)开发项目A功能点度量应用功能点估计(估计值)升级项目B功能点度量(实际值)升级项目B项目完成初始化项目完成更新18估计流程1、决定分析的类型2、识别系统范围和应用边界3、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①计算数据功能点数(ILF、EIF)②计算交易功能点数(EI、EO、EQ)4、决定调整系数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6、将功能点个数折算为代码行19识别分析范围和应用边界分析范围的界定限制了在一次分析中所应该包含的功能范围。应用边界的界定划出了被分析的应用与用户之间的界限使用UML的“UseCase”用例图是以用户角度进行识别项目范围和边界的最好方法,因为在画用例图时就必须明确系统的边界。通过系统的边界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功能要计算功能点,哪些功能点是外部系统负责计算的。应用程序边界的识别不能从技术角度去思考,必须从用户角度来定义;如果项目牵扯到多个系统,那么必须将这多个系统的边界全部描述清楚。20估计流程1、决定分析的类型2、识别系统范围和应用边界3、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①计算数据功能点数(ILF、EIF)②计算交易功能点数(EI、EO、EQ)4、决定调整系数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6、将功能点个数折算为代码行21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未调整的功能点数据功能交易功能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22计算数据功能点数数据功能指的是提供给用户的用来满足内部和外部数据需求的功能数据功能分为内部逻辑文件(ILF)和外部接口文件(EIF)两种在这里,文件的概念并非是传统意义的文件,而是一组逻辑上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计算数据功能点流程识别系统的ILF和EIF确定ILF和的EIF复杂度根据复杂度确定对未经调整的功能点的贡献23计算数据功能点数识别内部逻辑文件(ILF)和外部接口文件(EIF)内部逻辑文件(ILF):指一组用户能够识别的,存在内在逻辑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这些数据或者信息应该是在本应用的边界之内被控制的。外部接口文件(EIF):指一组用户能够识别的,在本应用中被引用的,以及存在内在逻辑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与内部逻辑文件不同,这些数据或者信息是在本应用的边界之外被控制的。这就意味着一个应用的EIF必然是另外一个应用的ILF。用户纸质办公时的一个表单可以被视为一个ILF或EIF24计算数据功能点数确定ILF和EIF的复杂度ILF和EIF的复杂度由数据元素类型(DET)和记录元素类型(RET)决定数据元素类型(DET):指用户可以识别的,非重复的域。(可简单理解为ILF或EIF中的字段)记录元素类型(RET):指的是EIF或者ILF中用户可以识别的数据的子集。(可简单理解为数据库中的表,ILF和EIF在数据库中可能由多个主从表来存储,每个表就是一个RET)25计算数据功能点数确定ILF和EIF的复杂度使用下面的矩阵来决定数据功能的复杂度:决定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ILF参照表:EIF参照表1~19个DET20~50个DET51个以上DET1个RET低低中2~5个RET低中高6个以上RET中高高复杂度功能点数低7中10高15复杂度功能点数低5中7高1026计算交易功能点数交易功能代表应用所提供给用户的用来处理数据的功能交易功能分为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三类计算交易功能点流程识别系统的EI、EO、EQ确定EI、EO、EQ复杂度根据复杂度确定对未经调整的功能点的贡献27计算交易功能点数识别系统的EI、EO、EQ外部输入(EI):指一个处理来自本应用边界之外的一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外部输入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一个内部逻辑文件(ILF)或者改变系统的行为。外部输出(EO):指一个向应用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外部输出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向用户展示一组经过了除了提取之外的其他逻辑处理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这里的其他处理包括至少一个数学演算或者对衍生数据的生成。外部输出也可能包括对内部逻辑文件(ILF)的维护或者对系统行为的改变。外部查询(EQ):指一个向应用边界之外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息的基本处理。外部查询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向用户展示提取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外部查询的逻辑处理里面不包含数学公式或者计算以及对衍生数据的生成。外部查询不维护内部逻辑文件(ILF),也不会引起系统行为的改变。28计算交易功能点数确定EI、EO、EQ的复杂度EI、EO、EQ的复杂度由数据元素类型(DET)和引用文件类型(FTR)决定数据元素类型(DET):指的是用户可以识别的,非重复的域。引用文件类型(FTR):指的是由交易所维护的ILF或者由交易所读取的EIF29计算交易功能点数决定交易功能复杂度EI复杂度参考表EO、EQ复杂度参考表决定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EI、EQ参照表:EO参照表复杂度功能点数低3中4高6复杂度功能点数低4中5高7DETFTR1~45~1516以上0~1低低中2低中高3以上中高高DETFTR1~56~1920以上0~1低低中2~3低中高4以上中高高30估计流程1、决定分析的类型2、识别系统范围和应用边界3、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①计算数据功能点数(ILF、EIF)②计算交易功能点数(EI、EO、EQ)4、决定调整系数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6、将功能点个数折算为代码行31决定调整系数调整系数(valueadjustmentfactor–VAF)是建立在4个常用来评价被分析的应用的功能的通用系统特性(GeneralSystemCharacteristics—GSC)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特性都有一些规则来进行评分,以判断该特性对这个应用的影响程度。评分的范围是从0到5,分别代表没有影响到影响很大。通用系统特性包括:性能(Performance)在线数据输入(OnlineDataEntry)最终用户的效率(End-UserEfficiency)多场地(MultipleSites)32决定调整系数评估每一个通用系统特性,并且为他们确定影响程度(DegreeofInfluence–DI),将所有的通用系统特性的影响程度(DI)相加,得到整体影响程度(TotalDegreeofInfluence–TDI),最后根据下列公式得出调整系数(VAF)。VAF=(TDI*0.035)+0.6533估计流程1、决定分析的类型2、识别系统范围和应用边界3、计算未经调整的功能点数①计算数据功能点数(ILF、EIF)②计算交易功能点数(EI、EO、EQ)4、决定调整系数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6、将功能点个数折算为代码行34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开发项目功能点的计算DFP=(UFP+CFP)*VAFDFP=开发项目的功能点UFP=应用在安装以后向用户提供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CFP=额外的转换功能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VAF=调整系数35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升级项目功能点的计算EFP=(ADD+CHGA+CFP)*VAFA+DEL*VAFBEFP=升级项目的功能点ADD=升级项目中增加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CHGA=升级项目中改变的功能在改变后所具有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CFP=额外的转换功能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VAFA=升级后的应用的调整系数DEL=被删除的功能的未经调整的功能点VAFB=升级前的应用的调整系数36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建立功能点基线的计算公式AFP=ADD*VAFAFP=应用的功能点ADD=安装的功能的UFPCVAF=调整系数应用升级后功能点的计算公式:AFP=[(UFPB+ADD+CHGA)–(CHGB+DEL)]*VAFAAFP=应用的功能点UFPB=应用升级前的未经调整功能点ADD=新增功能的UFPCCHGA=升级后的修改功
本文标题:CMMI L3 V1.3培训_项目估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6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