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六章-质量管理工具及统计技术
LOREMIPSUMDOLORLOREM第六章质量管理工具及统计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第二节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重点:掌握分层法、因果图法、检查表法、直方图法、散步法等几种质量管理工具、掌握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在质量管理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方法和工具。本章介绍常用的几种简易工具,包括头脑风暴法、亲和图法、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检查表法、直方图法和散布图法。持续改进是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八项原则之一,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本章将分别介绍质量改进中的各种常用方法。本章导读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快速大量寻求解决问题构想的集体思考方法,目的是通过找到新的和异想天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头脑风暴法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FaickneyOsborn,18885.24–19665.4)——创造学和创造工程之父,头脑风暴法之父,BBDO广告公司创造人。头脑风暴法运用头脑风暴法组织会议针对某一主题,营造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让所有参加者自由提出想法或点子,并以此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引起联想、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从而可以诱发更多的创意及灵感。无拘无束环境下的头脑风暴的创造力头脑风暴法基本原理四大原则之一:自由奔放去思考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意见,必须毫无拘束,广泛地想,观念愈奇愈好。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敢想!1901年,一位火车上的清洁工,看到风吹着灰尘到处跑。反转了此过程后,发明了吸尘器;通常,我们上下楼梯的时候,是人在动、楼梯不动。反过来,使楼梯动、人不动,就出现了电梯。一般的汽车公司都是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出发,让工程师发明更好的零件。日本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则一天到晚跑到大超市,看普通消费者如何使用汽车。他们注意到,很多人在购物后,拎着大包小包,开车门时很不方便,于是发明了汽车遥控钥匙。头脑风暴法基本原理四大原则之二:拒绝批评(会后评判)禁止与会者在会上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排除评论性的判断。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进行,也不允许自谦。8项忌讳的语句:太新奇了!不实际;没意义(无聊);无法成功;不符合目的;成本会增加;不合道理;想法陈旧;头脑风暴法基本原理四大原则之三:多多益善(以量求质)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设想多多益善,不必顾虑构思内容的好坏。由量可以产生质,笨拙的枪手射多了也会击中目标需要的是创意要求量则没有批评的时间以量求质的诀窍:接连不断地发言;指名发言方式也有效;一想到马上开口发言;1分钟就出1个创意;累了就休息;头脑风暴法基本原理四大原则之四:“搭便车”(见解无专利)鼓励盗用别人的构思,借题发挥,根据别人的构思联想另一个构思,即利用一个灵感引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把别人的构思加以修改。电脑显示器的屏幕保护/幻灯播放功能,激发了“电子相框”的发明。根据飞机尾翼的设计概念,我们设计出了跑车的尾翼。根据砸地锤的原理,我们发明了可以调节速度与力度的按摩器。娃哈哈在德国考察饮料市场时,发现当地有一款去除发酵环节的啤酒,主要消费者是妇女和儿童,回国后立即发明了适合学生族、上班族和开车族的啤儿茶爽。借题发挥的要求:珍惜“如此说来…..”不必因为是某先生的创意,所以客气领导的构思一样可以盗用变化一下,得到一个更好的创意把2个创意结合看看,互相配合看看二、亲和图法亲和图确定主题头脑风暴,收集资料分类归纳整理制图总结KJ法——亲和图亲和图是将由事实、观点、直觉、经验组成的文字资料组织到一个自然组里,从中判断出所研究问题的内在结构。通常,亲和图的输入内容就是头脑风暴会议的结果。三、分层法定义: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质量管理中常用来分析影响质量因素的重要方法。所谓分层法,是一种分析程序,描述了对一组数据的系统的分解。分层时不能随意地分,而是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区分,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应使同一层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间的差别尽可能大,这是做好分层的关键所在目的: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分层法—分层原则按不同的操作者分如按新、老工人,男、女不同工龄,操作技术水平高低进行分类按机器设备分如按不同型号、新旧程度进行分类按原材料分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进料时间、不同的生产环境等标志分类按操作方法分如按不同的切屑用量、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的时间分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按不同的检验手段分如按不同的测量仪器、测量者进行分层按生产废品的缺陷项目分如按铸件的裂纹、气孔等缺陷分层分层法的应用分层时,不能随意地分,而是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加以区分,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分层时,应使同一层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间的差别尽可能大,这是做好分层的关键所在。例:某轧钢厂某月份的生产情况数字。如果只知道甲乙丙班共轧钢6000吨钢材,其中扎废钢169吨,仅这个数据,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对废品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类,则可看出甲班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尺寸超差“,乙班的主要原因是“轧废”,丙班是“耳子”。这样就可针对各自产生废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废品数量废品项目班次合计甲乙丙尺寸超差30201565轧废10231043耳子5102035压痕84820其他3126合计565855169表9-1某轧钢厂某月份废品分类分层法举例•某个汽缸厂,气缸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通过现场分析,得知由于两个原因造成:一是涂黏结剂操作方法不当(有3位师傅);二是使用的气缸垫不同(由两家厂生产)于是需要用分层法分析漏油原因,一般很容易采用:①按操作者分;②按气缸垫的制造单位分。现在将收集的数据按上述的分层法进行分类。表6-1为不同师傅操作漏油情况统计表,表6-2位不同工厂材料漏油情况统计表。操作者漏油不漏油发生率/%A61332B3925C10953共计193138工厂漏油不漏油漏油率/%甲厂91439乙厂101737合计193138表6-1不同师傅操作漏油情况统计表表6-2不同工厂材料漏油情况统计表分层法举例材料操作者气垫缸共计甲厂乙厂操作者工人A漏油606不漏油21113工人B漏油033不漏油549工人C漏油3710不漏油729共计漏油91019不漏油141731共计2327N=50表6-3漏油分层表19•由表6-3再次提出降低气缸漏气率的措施:•1、使用甲厂提供的汽缸垫时,要采用工人B的操作方法•2、使用乙厂提供的汽缸垫时,要采用工人A的操作方法•思考题:对全班某一课程的考试成绩,了解学习状况,要求设计分层表。并写出预想结果。•学习成绩分层表见下表:分数人数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59分以下四、排列图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Pareto),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目的:看问题的分布情况,找出主要因素排列图的用途按重要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需要解决课题的整体质量问题的影响。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找出针对哪些项目可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质量改进效果。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多数不合格及其导致的损失是由相对少数的原因引起的。—朱兰排列图的绘制步骤与女朋友约会失败项目分析(单位频数:次百分比:%)项目频数累计累计%电话打不通50150150.1父母不同意20971071.0电话机坏12683683.6工作多加班8492092.0去逛街了4996996.9跟别人约会2199099.1生病了9999100电话打不通电话机坏父母不同意生病了工作多加班去逛街了跟别人约会1000800600400200频数:次10080604020%501次209次126次84次49次21次9次50.1%71%83.6%92%96.9%99.1%⒈确定调查项目和度量单位⒉收集数据做调查表⒊画横坐标、列项目名称⒋画左、右纵坐标,标注单位⒌在项目内容上画方框⒍项目累计百分比描点⒎项目累计百分比连线⒏填写数据标志⒐描述分析结论电话打不通父母不同意电话机坏症结2、制作排列图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以及如何收集数据(1)选题,确定所要调查的问题是哪一类问题,如不合格项目、损失金额等(2)确定问题调查的期间(3)确定哪些数据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将数据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的原因类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方法分等。数据分类后,将不常出现的项目归到其他类。(4)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收集数据,通常采用检查表的形式收集数据。•第二步,设计一张数据记录表,如表6.3.•第三步,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合计。•第四步,制作排列图表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合格数据,累计不合格数,各项不合格所占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表6.4)不合格类型记号小计断裂正正10擦伤正正正正正正正正42污染正6弯曲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04裂纹4砂眼正正正正20其他正正14合计200表6-3不合格项检查表表6.4排列图数据表不合格项类型不合格数累计不合格比率/%累计比率/%弯曲1041045252擦伤421462173砂眼201661083断裂10176588污染6182391裂纹4186293其他142007100合计200100•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排列,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右边纵轴,标上比率(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边总频率的刻度(100%)高度相等。•第六步,画两根纵轴,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的刻度(频数),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累积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第九步,在图上计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名称、数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等。在Excel中绘制排列图(见教材P.164-166)第一步:将数据输入到Excel中,并使得不合格类型对应的不合格数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其它”一项排最后,如图9-3所示。图9-3在Excel中输入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第二步:用鼠标选择“不合格类型”、“不合格数”和“累计比率(%)”三列数据,在excel菜单中选择:插入柱形图簇状柱形图,如图9-4所示,形成初步的输出图形如图9-5所示。在Excel中绘制排列图第三步:在输出图形中点击选择“累计比率(%)”,并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选择折线图,如图9-6所示。图9-6更改图表类型第四步:在输出图表中选择“不合格数”柱状图,“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将“系列选项”—“分类间距”调整为0%,如图9-7所示。在Excel中绘制排列图第五步:在输出图形中点击选择“累计比率(%)”,并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并选择系列选项中的“次坐标轴”(如书中图9-8所示)。这样就形成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的输出图。第六步:修改左侧主纵轴坐标最大显示200(即不合格数的合计值),修改右侧次纵坐标最大显示100(即合格率累计值100%)。第七步:调整输出图表中的折线图的线型、粗细,数据标记类型更改为圆圈,并设置相应的填充颜色为白色;将整个输出图表的图例移动到下方,最终得到如图9-2所示的图形。制作排列图应注意的事项事项01要做好因素的分类事项02主要因素不能过多事项03数据要充足事项04适当合并一般因素事项05合理选择计量单位事项06为验证其实施效果,重新画排列图排列图法的适用范围排列图法不仅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类
本文标题:第六章-质量管理工具及统计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1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