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望月怀远张九龄通过明月寄托相思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教学目标:1、诵读诗文,感悟《望月怀远》诗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2、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写作特色。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情感。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作者介绍张九龄(678—740)唐朝人,官至宰相。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歌前期辞藻华丽,后期文风朴素,对唐代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此时此刻也该和我望着同这天上的明月吧!【初读诗歌,理解内容】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头两句。终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这皎洁的明月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更难以入睡。【初读诗歌,理解内容】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月华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诗人不由得吹灭,披衣踱出房间,凝神望月,而这一轮明月啊,竟是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初读诗歌,理解内容】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满手皆是,可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初读诗歌,理解内容】读诗歌品味语言思考: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海上生明月”:“生”在此可诠释为“生出”.使月具有了生命,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一个“共”字使句子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一下子把自己的怀远之情与天下人共通的怀远之情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就会觉得长夜漫漫。思考: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的“竟夕”是何意?有何好处?思考: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写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又有何意味?⑴整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⑵“怜”应有怜爱之意。⑶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三读诗歌品味语言思考: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不堪盈手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梦”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⑴“我”生发出希望掬一捧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⑵现实中不能与远人相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⑶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⑷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由题目“望月怀远”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高考题型训练:结合全诗,找出颔联中你认为用得最妙的一个字,并解析。怨:①“怨”是“怨恨,埋怨”的意思。②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③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充分说明相思之苦,表达诗人怀远之情。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文标题:望月怀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7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