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检验-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
第三章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鉴别、把关、预防、报告功能。本章在阐明质量检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了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质量检验的主要步骤、质量检验的形式及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分别按多种分类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质量检验方法的内容。引言第一节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一)质量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1)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及其组合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我司无线产品的速率标准、ADSL端口速率标准•外销的RoHS要求必须符合客户所在国的要求(2)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它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如我司54Mbps产品,测试时速率需要≥18Mbps•整机成品灯孔偏位不得超过灯孔的1/3•天线性能测试的驻波比<2•ROSH指令中要求Pb最大浓度<1000PPM(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如IPQC监控波峰焊,回流焊,一体机锡炉的温度,抽检焊接效果,监控产线是否按照SOP作业。•车间的温湿度,特别是特定车间,如SMT,裁线房等(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如通过屏蔽箱和衰减器模拟一定距离的无线传输速率。•如用塞尺测量装配后上下壳体或UTP与壳体的缝隙。•如用盐雾试验来验证五金材料来料时的耐腐蚀性是否达标。(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文件或检验规格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具体质量检验人员检验是依据哪一项技术文件,应在检验人员的作业指导性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相关依据如我司的作业SOP、标准文件、联络单、工程变更指令及样品(或样机)等。(6)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符合性和适用性及决定产品质量重大决策提供正确、可靠依据,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正确和准确。依据不正确、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检验结果可能导致判断和决策的错误,甚至会使生产者(或使用者)蒙受重大的损失,因此生产者必须重视对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科学分析质量检验相关的要素并经质量检验的经验证实,影响质量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检验手段、检测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检测人员等,质量控制中要重点做好这几方面的控制。•如FQA的抽检结果可作为管控或返工产品的依据(如功能不良、少配件等)二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一)质量检验的必要性(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产品消费者(使用者)在接收产品、投入使用前,也要尽其所能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认定,确认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确定产品是否接收或投入使用。以上两种情况(生产者与使用者)都需要相应的证据,证据均来自与质量检验。比如IQC来料检验、FQA终检报告。(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由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变化,必然会造成质量波动。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进行检验,严格把关,才能使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交付;以确保产品最终满足使用的要求,确保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生产者信誉和提高社会效益。•IPQC巡检:对“人机料法环”五要素的确认•生产线的SMTQC、插件QC、插补QC、装配QC、包装QC等。各个段又有射频测试、NOVELL测试、无线速率测试等。(3)因为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因此质量检验对于任何产品都是必要的,而对于关系健康、安全、环境的产品就尤为重要。如药品、食品、饮用水、农副产品、燃气用品、运载工具等,都是如此。(二)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检验活动)(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检验结果)如FQA检验报告,加盖PASS章等。(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照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不合格品。(处置措施)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一)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比如各段QC、测试员、IPQC等。(二)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三)预防功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如直通率分析,维修数据分析等(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和巡检起预防作用。如我司的IPQC首件检验和巡检。(3)广义的预防作用。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四)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比如品质周报,新机试产报告,物料试用等四质量检验的步骤(一)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二)获取检测的样品样品是检测的客观对象,质量特性是客观存在于样品之中的,样品的符合性已是客观存在的。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后,可以说样品就客观决定了检测结果。获取样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送样和抽样。(三)样品和试样的制备有些产品或材料的检测,必须事先制作专门测量和试验用的样品或试样或配置一定浓度比例、成分的试液。如线材作伸长残率的老化样品;作胶料硬度测试的样品。(四)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五)记录和描述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和数据按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需要时还要记录检验试验的时间,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六)比较和判定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七)确认和处置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1)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对不合格品,需要立即施加标志区分、隔离存放,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淆。(2)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五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一)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对大量外购物资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物质量特性进行全部实物检验。在供货方质量稳定、有充分信誉的条件下,质量检验往往采取与产品验证密切结合的方式,具体是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以认定其质量状况。如材质证明,ROSH报告等。(二)实物检验由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出具检验记录,作为提供产品合格的证据。(三)派员进厂(驻厂)验收采购方派人到(常驻)供货方对其产品、产品的组成部分进行现场查验和接收,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和质量控制实行监督和成品质量的认定,证实供方质量受控,其提供的有关检验报告证实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放行和交付的原始凭证完整、齐全,产品合格,给予认可接受。六质量检验人员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是确认所检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从事质量检验的人员被赋予判别产品质量符合性的权限,在生产活动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按规定要求完成质量检验任务,从事产品检验的人员应具有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个人素质和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1)思想素质检验队伍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质量检验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作风正派、工作严谨、态度认真,在质量检验工作中能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2)文化素质质量检验人员应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使他们能够掌握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质量判断分析能力。(3)技术素质质量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因此,要求检验人员具有与其所承担的检验工作相适应的生产专业知识和检验专业技能。(4)身体素质质量检验人员,特别是生产企业第一线的检验人员,检验工作任务重、节奏快,并要和产品生产的节奏紧密配合衔接,协调动作,需能承受检验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不得妨碍和影响检验工作的任何心理和生理的缺陷和疾病(比如色盲、视力障碍、身体功能缺陷)。第二节质量检验的分类一、按检验阶段分类质量检验按产品形成过程的相应阶段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及最终检验。(一)进货检验(验收检验)主要对象是原材料及其它对产品形成和最终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采购物品和物资。进货检验的具体步骤(IQC来料检验)查验供货方提供的质量凭证查看实物状态,核对实物数量按检验规程要求进行实物及样品的外观检查按检验规程规定机型检验、试验,并对照规定判定是否合格记录检验、试验数据和结果,签字保存对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做出处理决定进货检验一般由采购方质量检验及相当机构负责执行。未经进货检验或验证的受控物资物品不准办理入库手续和投放作业。来不及检验、验证而需放行的,应做好标识和记录,经规定的授权人签字,该处理方式称为“紧急放行”。(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过程所完成的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检验对象是本过程完成的产品,对出现的不合格品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进行过程调整和纠正,防止再发生不合格。•产品生产者需制定检验制度、检验规程,设置质量控制点和检验点。•过程检验中根据过程的各阶段又有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过程完成
本文标题:质量检验-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5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