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 农业转基因玉米专题研究转基因带来量价提升精选综合性龙头20200104国泰君安15页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Table_MainInfo][Table_Title]2020.01.04转基因带来量价提升精选综合性龙头——转基因玉米专题研究钟凯锋(分析师)鲁家瑞(分析师)李晓渊(分析师)021-38674876021-38677618021-38674936zhongkaifeng@gtjas.comlujiarui@gtjas.comlixiaoyuan@gtjas.com证书编号S0880517030005S0880518070001S0880518070003本报告导读:如若转基因放开后,不仅种业利润空间扩容,而且行业龙头的市占率将借此得到大幅提升。本次转基因命名提到玉米和大豆存在放开玉米转基因的可能,整体超预期。摘要:[Table_Summary]投资建议:选择即具备领先技术储备的企业,又在传统杂交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受益标的:种业龙头隆平高科(杭州瑞丰为公司子公司)、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转基因技术逐渐被接受,未来拓展空间广阔。自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以来,转基因在质疑声中快速商业化,根据ISAAA统计,2018年,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了1.917亿公顷转基因作物,同比增长1.1%。地域方面,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五国的转基因种植面积占全球的90%;品种方面,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占推广面积的99%。从区域和品种的推广高度集中来看,转基因未来可挖掘空间还很大。国内转基因:市场倒逼放开,命名公示显催化。从近日农业部转基因命名的公告来看,时隔10年再现玉米转基因命名,我们认为转基因玉米放开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推动力,存在放开可能性,原因如下:1)中美斗争阶段性缓和,进口美国转基因玉米、知识产权保护趋严,倒逼国内政策放开并首先应用国产性状;2)东北市场已经违法烂种,市场倒逼政策放开;3)草地贪夜蛾等虫灾威胁倒逼转基因技术放开。杂交之路任重道远,转基因放开开启新天地。转基因放开后,市场有效利润空间可能得到4倍扩容,龙头市占率将大幅度提升。国内5亿亩的玉米种植面临两大难题:1)杂交换代研发遭遇种质资源瓶颈,短期难以解决换代的背景下,品种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2)东北违法转基因种子销售,行业出现“劣币驱动良币”。在此行业现状下,转基因玉米如若放开,对行业来讲一方面是一次彻底换代和洗牌,其次东北转基因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行业问题解决的同时,有技术储备的龙头公司将迎来新的业绩增长期。参照美国定价,国内转基因玉米单亩的利润提升空间可以达到20元。但考虑到国内国情,市场有效利润空间达到60亿元,相对放开前的14亿有效市场,空间扩容四倍。以美国市场为例,转基因放开后,行业门槛提升,唯有综合性龙头企业才会凭借绝对优势完成市占率的大幅提升,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风险提示:恶劣天气或者虫灾等自然灾害带来不可控风险;非洲猪瘟不可控带来的需求不振风险;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带来的潜在风险;进口量可能过大带来的市场冲击。[Table_Invest]评级:增持上次评级:增持[Table_subIndustry]细分行业评级农产品加工增持农业服务业增持基础农业生产增持[Table_DocReport]相关报告农业《转基因玉米事件催化种业龙头率先受益》2019.12.31农业《疫情加快供给侧改革规模养猪迎黄金期》2019.12.29农业《大猪抛售接近结束享规模养殖黄金周期》2019.12.23农业《把握疫情主要矛盾享非典型猪周期盛宴》2019.12.15农业《高盈利可持续,白羽鸡估值仍有上升空间》2019.12.09行业专题研究股票研究证券研究报告[Table_industryInfo]农业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2of15目录1.转基因:0到1的科技创新从恐惧到欣然接受................................31.1.全球转基因:星星之火已燎原未来可拓展空间大....................31.1.1.转基因逐渐接受推广面积再创新高.....................................31.1.2.推广区域与品种集中未来可挖掘空间大.............................31.2.国内转基因:市场倒逼放开命名公示显催化............................61.2.1.国家态度:积极推进技术研发谨慎中开放商业化运作.....61.2.2.当前国情与2009年不同开放玉米转基因存在可能...........72.玉米:利润空间4倍扩容种业龙头率先受益...................................92.1.现状:换代遭遇资源瓶颈多因素挤压有效市场........................92.1.1.品种大增加重市场竞争违法种子“劣币驱动良币”..............92.1.2.玉米种质资源稀缺杂交换代遭遇瓶颈...............................102.2.转基因或开历史性换代种业龙头最为受益...............................112.2.1.转基因增量提价有效利润空间4倍扩容............................112.2.2.转基因加快行业集中精选行业综合性龙头........................113.投资建议:优选具备技术储备的龙头公司.......................................134.风险提示...............................................................................................14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3of151.转基因:0到1的科技创新从恐惧到欣然接受1.1.全球转基因:星星之火已燎原未来可拓展空间大1.1.1.转基因逐渐接受推广面积再创新高转基因理论上并不可怕,食品安全逐渐被市场接受。转基因技术在研发开始就受到部分消费者和科研人员的质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主要依据就是转基因除了有伦理问题外,还有潜在的不可控食物安全风险。但支持转基因的专家认为在充足的有效实验后,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性状不存在不可控风险,而且抗虫的表达蛋白对哺乳动物没有任何副作用。自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以来,转基因在质疑声中快速商业化,种植面积不断性高,食品安全也逐渐被市场接受。2018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再创新高。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种植了1.917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比2017年增加了190万公顷,增长1.1%,种植规模持续创新高。此外,全球有44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合计来看,2018年全球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转基因农产品。图1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创新高数据来源:ISAAA1.1.2.推广区域与品种集中未来可挖掘空间大转基因作物前5大推广国家种植面积占全球90%,未来拓展空间大。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4%,发达国家占比46%;其中,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达到7500万公顷,其次为巴西(5130万公顷)、阿根廷(2390万公顷)、加拿大(1270万公顷)和印度(1160万公顷),总的种植面积为1.682亿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91%。转基因局部集中化更加说明转基因在全球推广中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4of15图2:转基因作物推广地域性比较集中图3:前五大转基因国占总推广面积的91%数据来源:ISAAA数据来源:ISAAA图4:美国转基因主要种植作物(单位:%)图5:巴西转基因主要种植作物(单位:%)数据来源:ISAAA数据来源:ISAAA图6:阿根廷转基因主要种植作物(单位:%)图7:加拿大转基因主要种植作物(单位:%)数据来源:ISAAA数据来源:ISAAA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是全球转基因最为普及的作物。全球转基因农作物中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合计占比高达99%;转基因应用率方面,大豆达到76%,棉花78%,玉米30%,油菜29%。在商业化推广的方向上,全球基本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路线图进行,前四大作物均为非食用和间接食用。随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普推进,未来转基因农作物推广面积还有望进一步推广。除此之外,转基因甜菜、木瓜、茄子、马铃薯和苹果(2017年上市)也陆续上市;同时,公共研究机构对水稻、香蕉、小麦、鹰嘴豆、木豆、芥菜和甘蔗的研究已经进入评估晚期,未来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可能。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5of15图8:四大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很高(单位:%)图9:大豆与玉米的转基因应用率较高(单位:%)数据来源:ISAAA数据来源:ISAAA图10转基因未来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数据来源:ISAAA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得到快速推广,开始成为主流。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大豆、油菜、玉米、苜蓿和棉花的主要形状,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865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7%。但近年来,复合性状(抗虫、耐除草剂和其它性状的结合)转基因作物由于可以更好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得到快速推广。质量和成分得以改良的输出性状是第三代转基因作物的特点,这一代转基因作物满足了消费者的偏好和营养。这些性状包括提高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各种大豆产品(Ω-3脂肪酸、高油酸、低肌醇六磷酸和高硬脂酸),改良淀粉/糖(马铃薯),低木质素(苜蓿),已经上市的防褐变马铃薯,预计将于2017年在美国上市的防褐变苹果,以及处于开发晚期的主粮作物中的β-胡萝卜素和铁蛋白。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6of15图11转基因性状表达规律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1.2.国内转基因:市场倒逼放开命名公示显催化1.2.1.国家态度:积极推进技术研发谨慎中开放商业化运作国家态度:在谨慎中有开放。据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透露,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转基因技术,无论政府还是行业均认识到转基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罗教授还提到,国家提出了分几步走的战略: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只有通过安全评价后,方可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路线图进行。首先是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比如棉花等,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的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3)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重点解决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抗病抗虫、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等方面瓶颈问题。国内放开的转基因作物中以抗虫棉为主。中国早在90年代末就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但目前种植面不足全球的1%。在作物方面,国内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主;除此之外,国内还允许进口加工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四个转基因品种。图12转基因复合性状推广面积连年增高(单位:千公顷)数据来源:ISAA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行业专题研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7of151.2.2.当前国情与2009年不同开放玉米转基因存在可能2009年未商业化的水稻和玉米转基因有其自身缺陷,不商业化属于合理范畴。历史上,国内曾经批准过2个水稻和1个玉米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但均没有商业化,我们认为该三个性状没有商业化的原因在于:1)玉米的转植酸酶主要作用是减少动物粪便的磷排放,具备环保价值,但并不具备商业经济价值,本身就不是商业化的品种;2)水稻属于直接口粮,国内反对声音较大。图13历史上农业农村部曾经颁发过玉米和水稻的转基因安全证书1数据来源:农财网时隔10年,国内转基因再现玉米与大豆。农业部2019年12月30日上午9点8分发布《关于慈KJH83等192个转基因植物品种命名的公示》,公告披露了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92个植物品种目录,其中包含两个玉米转基因品种名称。涉及玉米
本文标题:农业转基因玉米专题研究转基因带来量价提升精选综合性龙头20200104国泰君安1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2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