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计划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和法规;系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基本要求、账户体系和报告体系。3.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联系实际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2.能正确使用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账户。3.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4.能正确计算会计核算的主要指标;能运用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5.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报表。6.具有更新知识、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职业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使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第一章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知道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能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核算的内容及一般方法,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核算基础以及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以便为学生以后能够更好的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知识要点:1、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2、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和一般方法3、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4、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5、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能力目标:会计核算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3、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方法4、会计基础5、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等教学难点: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教学课时:讲授8课时,实训4课时第二章货币资金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知道货币资金的基本理论;解释货币资金的内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制度;熟悉银行结算方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领会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啊悉库存现金的适用范围;学会各种货币资金的管理及核算和清查方法。学习目标与知识要点:1、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内容2、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3、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4、银行转账结算方式与程序5、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核算6、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能力目标:(一)理解:各种转账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度(二)运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及明细分类核算其他货币自资金的核算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基础会计已经学过,这里可以作为复习)教学重点:1、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规定2、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3、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和账务处理教学难点:1、各种转账结算方式的程序和内容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教学课时:讲授28课时,实训12课时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概念;能够界定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学会确认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能够独立地编制应收及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知识要点:1、应收账款与现金折扣的核算2、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的概念及应收票据贴现4、预付账款的核算5、备用金制度能力目标:(一)理解坏账准备的确认条件(二)运用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编制应收及预付账款业务的会计分录教学重点:1、坏账损失的范围界定与处理方法2、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3、应收及预付账款业务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1、坏账准备范围的界定与处理方法2、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教学课时:讲授36课时,实训16课时第四章存货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解释存货概念,列举出存货的特点和内容;正确进行存货的初始计量和发出的计量;指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核算的区别;正确进行库存商品核算,概括委托加工物资的组;掌握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方法;掌握存货的清查会计处理。.教学内容1、存货的概念、确认条件和内容2、取得存货的计量3、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4、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方法5、原材料的内容、材料收发的原始凭证6、材料按实际成本的核算7、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8、库存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9、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领用的核算及摊销方法10、存货清查的核算能力目标(一)理解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二)运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对有关存货业务进行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对有关存货业务进行核算;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存货的确认条件及成本的确认2、外购存货的成本确定3、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4、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与计划成本计价的比较5、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6、委托加工物资7、低值易耗品8、包装物教学课时:讲授41课时,实训32课时第五章投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企业对外投资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和基本内容。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基本账务处理;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基本账务处理;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及基本运用。教学内容:1、投资概述2、交易性金融资产3、持有至到期投资4、长期股权投资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能力目标:1、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基本账务处理;2、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及基本运用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企业对外投资的内容和特点,2、交易性金融资产、3、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及取得、持有收益和处置的账务处理。教学课时:讲授41课时,实训16课时第六章固定资产教学目标能正确的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明确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知道固定资产的主要核算账户名称;能列举各种固定资产的类别和后续支出的内容;学会处理固定资产的增加、折旧和减少业务;正确运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等核算账户;能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能独立地编写有关固定资产增加、折旧、减少等业务的会计分录。知识要点1、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和确认条件2、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3、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固定资产的确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平均年限法下月折旧额的计算;工作量法下月折旧额的计算。(二)运用固定资产增加、处置的核算;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及核算;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教学重点1、固定资产的确认、2、固资产的初始计量3、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4、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及核算、5、固资产处置的核算等教学难点1、固定资产的确认、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3、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运用、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教学课时:讲授18课时,实训8课时第七章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教学目标正确地释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和主要核算账户的名称;能够举例说明不同无形资产的内容;能够区分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能够概括出无形资产购入、摊销和处置的核算要点;能够正确运用“无形资产”账户;能够独立地编制无形资产购入、摊销和处置业务的会计分录。知识要点1、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确认条件和内容2、无形资产增加的核算3、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4、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5、长期待摊费用的主要内容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购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二)运用无形资产购入、自行研发、摊销及处置的核算。教学重点;1、无形资产的概念、内容2、无形资产购入及摊销的核算。教学难点1、无形资产取得时入账价值的确定2、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3、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教学课时:讲授6课时,实训2课时第八章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简单地解释负债的内容;能够界定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应交税金的;种类;能够正确地进行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的计算;正确计算银行存款利息;能够正确运用“应交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常用核算账户;能够清楚地概括出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个人所得税业务的核算要点;能够独立地编制所学内容的会计分录。知识要点1、负债的概念和内容2、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业务的账务处理3、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核算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负债的含义、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应付职工薪酬的含义和规定;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的和一般纳税人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营业税的特点和计算;其他应付款的内容。(二)运用应付账款的核算;应付票据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应交消费税的核算;其他应付款的核算;短期借款的核算;长期借款的核算。教学重点1、负债及流动负债的概念;2、流动负债的内容;3、应付账款时间的确定内容4、应付票据的核算;5、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核算6、应交税费的内容7、企业常见应交税费的计算及核算8、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核算教学难点:1、负责的概念及确认2、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核算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的计算计核算4、销售税的计算及核算5、银行借款利息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教学课时:讲授28课时,实训12课时第九章所有者权益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弄清投入资本的方式和计价、资本公积的构成内容,正确界定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领会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盈余公积的构成和用途、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业务的会计处理。知识要点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其内容2、投入资本的方式与计价3、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核算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投入资本的方式及计价。(二)运用独立完成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业务的会计处理。教学重点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2、投入资本的计价与核算3、资本公积的核算4、留存收益的核算教学难点:1、投入资本的计价教学课时:讲授12课时,实训5课时第十章收入、费用和利润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简单地说出收入的概念和特征、费用的概念和特征,能区别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能够正确概括收入的范围、费用的内容、利润的构成、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等,能正确理解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利润,能独立完成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业务的会计处理。知识要点1、收入的概念,特征、确认及核算2、费用的概念、特征及核算3、利润的构成4、营业外收支,所得说费用及其本年利润的核算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1、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2、界定和概括收入的范围、营业外收支的范围;3、明确应纳税所得额与税前怀集利润的关系(二)运用1、正确确定收入的入账价值;熟练的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教学重点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2、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回的核算3、费用的分类和核算4、营业外收支的内容和核算5、利润的形成的核算教学难点1、销售折扣,折让与销售退回2、所得税费用的计算3、利润形成的核算教学课时:讲授10课时,实训20课时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财务报表的概念、种类和作用;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独立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知识要点1、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基本结构和编制方法。能力教学目标(一)理解比较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格式和结构的不同;比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方法的不同。(二)运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特别是需要分析计算的项目。教学重点1、资产负债表结构和编制方法2、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教学难点1、资产负债表中需要分析计算填列的项目。教学课时:讲授4课时、实训12课时三、教学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课时分配讲授实训小计学分第一学期121
本文标题:企业财务会计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23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