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专业咨询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提纲: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部分专业历史沿革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隶属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学系,是应用电子学系唯一的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来,它是全国最早的电力电子技术学科专业,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极具影响力。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1.1专业的发展历史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其前身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它是全国最早的属电力电子技术学科专业。在1953年,浙江大学电机系创办了“电机与电器”专业,共分为电机制造和电器制造两个学科,本专业前身的专业名称为“电机与电器专业电器专门化”。在1970年,在世界电力电子期间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电机与电器专业电器专门化”专业联合电机系其他教研室进行了可控硅元件制造和可控硅中频电源研制,生产的100A/800V可控硅在当时国内有一定声誉,研制的100kW/1kHz并联逆变中频电源为国内首创,专业名称更改为“工业电子装置”专业。进行可控硅新技术应用,在1973年春开办了可控硅中频电源训练班,为工厂培养了一批(约40人)中频电源制造骨干。从1973年秋开始又以“工业电子技术”专业为名连续四年招收了四届工农兵学员,专业方向扩展为可控硅应用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在1977年时,专业由“工业电子装置”专业改名为“工业电子技术”专业。1977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家批准为我国第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硕士和博士授权点。1985年根据原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要求,改名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所对应的二级学科为电力电子技术学科,在1988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国内高校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996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在1999年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由原来的“应用电子技术”改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同年,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与杭州大学电子工程系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设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信电)专业。此后,浙江大学同时存在2个电子信息工程和专业,分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以及电气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学系。2000年成立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国内知名集成电路专家严晓浪教授担任所长。2002年,根据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成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2003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并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统一招收本科生。2006年,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将信息工程(信电)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电)专业合并,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不再单独设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应用电子学系多年教学改革积累厚积薄发,获得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支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与电气工程专业合建);“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型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研究生”的成果获得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建设获得了浙江大学首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依据国家需要,作为国家急需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的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2008年实施)。同时,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与科技部首批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并且是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依托单位)。1.2专业历年本科生招生规模历年本科生招生规模80至100人左右,竺可桢学院转入本专业学生20~30人。第二部分专业现任负责人介绍含负责人姓名、职称、职务(含社会兼职)、联系电话或邮箱地址、近照等序号姓名职称职务联系电话或邮箱近照1何湘宁教授系主任(IEEFellow,IEEE高级会员,浙江大学电工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hxn@cee.zju.edu.cn2杜丽副教授党委书记()duli302@cee.zju.edu.cn3吴晓波教授系副主任wuxb@vlsi.zju.edu.cn4张军明副教授系副主任zhangjm@zju.edu.cn第三部分主修专业确认细则3.1主修专业确认工作领导小组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在学院教学副院长、本科生科及学院党委领导下,由系教学副主任负责,相关教授、系本科教学、党委相关老师参与具体实施操作。3.2主修专业确认办法3.2.1主修专业确认时间1)应电系与电气学院其他专业将于第一学年夏学期第三-四周进行主修专业预确认工作。请在第一学年夏学期第三-四周关注电气学院网站的相关通知。2)主修专业正式确认时间按照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进行(第二学年秋学期10月份)。3.2.2主修专业预确认1)在电气学院规定的主修专业预确认报名时间,学生从电气学院网站下载“主修专业预确认申请表”,填写后递交到相关通知中指定的提交地点。2)应电系将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前置课程修读情况、专业容量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拔,并于第一学年夏学期第四周在电气学院网站上公示专业预确认结果。对于成功预确认到应电系的学生,在夏学期第五周第一轮选课时,可按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推荐的课程进行选课。3)成功预确认到应电系的学生,在主修专业正式确认时,将优先被接收。3.2.3主修专业确认1)在学校统一安排的主修专业确认报名时间,学生登录现代教务网选择主修专业(对于成功预确认到应电系的学生,仍需登录现代教务网选择主修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在专业确认时,如果申请学生人数大于专业可接收容量,则由主修专业确认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等情况,通过一定范围内的面试进行确认。3)在电气学院网站上公示接收学生名单。公示期结束,上报本科生院批准,并完成学籍异动。主修专业确认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学生网上递交申请(包括已预确认到应电系的学生)公示专业确认结果上报本科生院学务处↓↓↓3.2.4专业接收要求和前置课程修读要求a)无违法违纪行为;b)符合学籍管理规定;c)有学籍的2008级本科学生;d)符合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确认相关要求;前置课程要求:序号课程名称学分1数学分析Ⅰ/微积分Ⅰ4.5/4.52数学分析Ⅱ/微积分Ⅱ、微积分Ⅲ4.5/2.0、1.53大学物理(甲)Ⅰ4.03.3专业容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容量为:80人(特别说明:专业容量中不包括竺院2+2学生)。第四部分专业建设现状4.1专业设置的学科归属专业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0603;学科归属: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4.2专业的学科依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与科技部首批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并且是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依托单位),依托于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电力电子技术学科暨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和2000年设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的带领下,2002年国家重点学科重新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设有全国唯一的电力电子国家专业实验室,全国高校唯一的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有全国首批博士学位(1981年)和硕士学位(1981年)授予点和电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211”、“985”工程和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在国内外本学科有重要影响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是浙江省重点学科,设有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牵头成立了浙江大学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6月被批准为教育部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4.2.1专业所依托学科的情况年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简况1972年开办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力电子研究方向的专业“工业电子装置”1977年更名为“工业电子技术”专业1981年全国第一批硕士点1984年全国第一批博士点(唯一到1992年)1987年全国重点学科1989年建电力电子国家专业实验室(全国唯一)1996年筹建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内高校唯一)1997年列入我校211工程11个重点建设大学科群之一2002年继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继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年份集成电路与系统学科简况1997年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新成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2000年成立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2003年首批浙江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浙江省嵌入式系统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5年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成立教育部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4.2.2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1.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自创立以来坚持了强电(功率电能变换技术)与弱电(信息电子技术)技术结合、以强电为主;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示范教学的学科特色。在科研和学术方面,坚持国际学科前沿和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相结合,广泛开展了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结构、先进控制技术等前沿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应用的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985项目、国防科研项目、省部委和地市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一大批科学研究项目,近年来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学科建立三十几年来,研究领域较齐全、研究内容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包括:中高频感应加热及应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包括电力系统和电力牵引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我国第一代晶闸管和门极可关断可控硅,厚模电路、超大规模集成设计等;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的理论与技术;先进储能系统;磁浮与超导技术;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先进控制技术与网络化技术;高频功率变换拓扑与特种电源系统;电力传动自动化与智能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在环境保护、材料处理等新领域的应用等。尤其在大功率中、高频谐振变换器、感应加热及其成套技术、高频开关功率变换电路拓扑和软开关技术、谐波治理及电磁兼容方面的研究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在国际同行中已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包括:1958年国际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197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和1987年研制成功当时我国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国家、部委和省市各级奖励,如:国家发明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等。此外,近年来,“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干扰及控制对策研究”、“新型软开关功率变换拓扑及其应用”等项目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电力有源滤波及电磁兼容的研究”、“新型软开关功率变换拓扑及其应用”、“高功率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控制与容错技术的研究”、“功率变换器无源和有源软开关辅助网络拓扑结构研究”等项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感应加热电源及应用;电力电子先进控制技术与网络化技术;高频功率变换拓扑与特种电源系统;高压大功率变流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与模块化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学科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几乎任何电子产品都需要集成电路。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既开展原创性的前沿基础研究,也注重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体系,密切跟踪国际上本学科、产业发展的动向,形成了以下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系统级芯片(SOC)设计方法研究;用于系统芯片的EDA工具算法研究及实现;集成电路CAD和物理设计;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信息安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ABCD工艺与模拟混合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开发SOC低功耗电路与系统设计方法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大量重要的科研任务,年均科研经费数超过千万,包括多个国家自然科
本文标题:专业咨询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