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走进王芗斋-解析大成拳
1目录自序我的老师常志朗先生第一章概念解释一,试论大成拳之松紧说二,试论大成拳“意、力、气”之说三,试论大成拳之虚、实说四,试论大成拳神、形之说五,试论大成拳之锻炼筋骨说六,王芗斋苦口婆心说站桩七,王芗斋苦口婆心谈技击八,试论大成拳之“动、静“说九,试论大成拳之搭手说十,试论大成拳关于用意不用力之说十一,试论大成拳关于“肩打、肘打、胯打、头打、膝打、脚打“之说十二,试论大成拳之遒放说十三,为什么说练好大成拳须用十年时间十四,浅谈大成拳之“点紧身松“十五,试论郭云深先生之“三层功夫“论十六,浅论练习大成拳之“诀窍“2第二章全面解析大成拳一,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之养生术二,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之技击术三,走近王芗斋----解析大成拳四,走近王芗斋----解析解析岳武穆之九要论五,大成拳桩法原理第三章习练大成拳具体操作方法一,站桩1,食指挑眉桩2,矛盾桩3,金鸡独立桩4,浑元桩二,试力1,试力的外形2,试力的内容3,经典试力1)炮拳试力2)推拉试力3)神龟出水试力4)摩擦步试力5)步法试力6)综合试力三,搭手1,搭手的概念2,单手打轮3,双手打轮34,双搭手练习四,技击桩法五,技击第四章答疑第五章王芗斋拳学语录第六章向读者推荐的拳学文章1,大成拳论2,意拳正轨3,拳学新编4自序我从六岁开始随父亲练形意拳。我的父亲在1920年左右随其舅舅李星阶练形意拳,当时李星阶在家乡河北省定兴县张租庄创办“少林会”,我父亲就在“少林会”学习形意拳和少林拳。后来父亲在20岁的时候来北京谋生,但一直坚持练拳,从不间断。我练到三、四年级的时候,在练拳中产生一些疑问,随向父亲提出,父亲解答不了。于是父亲给我介绍了几位老师,也是父亲的朋友。在父亲的介绍下,我随陈子江先生学习形意拳(陈先生是尚云祥的弟子),随朱云行先生学习形意拳(朱先生是定兴县形意拳名门之后),随北京东华门武术社宋治平先生学过少林拳(是我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当时记得有师兄经本愚、杨增保、宋师兄、师妹赵志云、师弟小胖子(名字记不清了)等。当时分ABC三组,我是A组,练过24式,六合拳、六合刀、六合棍、七星剑等套路。我在五年级的时候改为专攻中国象棋。我的教练是谢小然先生、董齐亮先生、张德魁先生,我于1965年夺得北京市少年儿童第一名。1974年,偶遇大成拳名家关维林先生,并在其指导下练习大成拳(关先生是姚宗勋的弟子)。在以后的几年里先后接受过多位大成拳名家的指导,按先后顺序是:关维林先生、张鸿诚先生、金启庄先生、崔有成先生、王斌魁先生、姚宗勋先生、许戍海先生。1980年巧遇常志朗先生,从此在常先生的指导下系统的学习大成拳。在常先生的介绍下,先后得到过卜恩富先生和王选杰先生的指导。1989年我在北京市一家中型工业企业做管理工作。由本人牵头在我厂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过国内外很多知名企业的好评,例如“一汽”、“北汽”、“天汽”、德国莱茵公司、美国辉门公司、韩国东西公司等,得到过国家质量监督局的好评,当时的刘淇书记、王岐山市长、陆副市长指派的专家组到我厂审查,并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并成为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北京现代汽车推荐的配套厂家四家之一。2007年退休在家,偶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武魂》杂志。从阅读杂志中发现现在有不少武术爱好者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的本质,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古代武术的本来面目。我找来很多《武魂》杂志阅读,发现很多武术爱好者在探讨中国武术的实质。我以前以为中国传统武术已经失传,不会有人再去关心和研究了。现代武术的兴起,各种武术套路和散打比赛足以把武术爱好者的眼光吸引过去了。而杂志的众多的读者来稿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的本质,我为这些武术爱好者所感动。由于家庭的熏陶,我从六岁开始练习中国传统武术,一生在追求中国传统武术,自己深深体会到追求传统武术的艰辛。从清朝开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走下坡路,至今有三百多年了,要想重新继承传统武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重振传统武术的雄风,必须有一大批志在追求传统武术的人士,这样传统武术才有生长的土壤,才会继承和发展。我追随常志朗先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八年,在学习期间有一些心得体会,我将这些体会和所见到的听到的进行记录并公开,希望对有志于传统武术的爱好者有所帮助,并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能人志士参与到对中华古代武术的研究和探讨,为振兴中国传统武术尽一份微薄之力。5本书分六个方面向读者介绍大成拳的整体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解释大成拳的一些关键的概念。根据作者多年习拳的经验,练习大成拳并不难,难的是对大成拳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楚。老前辈一般对概念都没有做解释,进而使大成拳习练者对古代武术的观念和方法出现了大的问题,这样练拳是很难入门的。作者习拳二十余年,历尽艰辛,有所感悟。为了使大家尽可能少走弯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关键概念入手,然后全面解析大成拳,使习练者容易掌握古代武术的要领。第二章是全面解析大成拳。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才能较全面的剖析大成拳,否则基本概念有偏差,要整体解释大成拳是不可能的,解析《九要论》也是不可能的。《九要论》是明朝以前仅存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武术的记录,是古代武术的总纲,解释《九要论》很重要,要想研究古代武术,必须要研究《九要论》。第三章是大成拳的具体操作,具体的练习方法要符合大成拳的思路和要领,思想和思维要符合大成拳的理论,练的和大成拳的理论不一样就说明练习的方法有偏差,达不到所要求的效果。第四章是答疑。作者在《武魂》杂志发表文章的时期,接到过不少读者的来信和来电,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给予了答复。本章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了一些共性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供更多的习练者参考。第五章是王芗斋先生生前在教授常志朗时反复的说得一些话,有一些在文章中引用了,有一些没有引用,特此公开,以便于读者更好领会王芗斋老前辈的拳学思想,帮助读者尽可能的走近王芗斋,帮助更好的理解大成拳。第六章是作者向读者推荐的三篇拳论。作者认为这三篇拳论最能代表王芗斋的拳学思想,大家多研究和体会,对练习大成拳有很大裨益,对研究古代武术有很大帮助。另外《九要论》作为古代武术的纲领,全文已在书中刊出,希望大家多研究,在此不再重复刊出。本书意在公开大成拳的思路、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大成拳,为研究和继承中国古代武术抛砖引玉。从中国几千年古代武术的传承看,要想继承中国古代武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口传心授,书不尽言。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常学刚、梁六弟、鲍信先、侯志强、王健、李里等同志的大力协助,特此致以真诚的感谢。6我的老师常志朗先生常志朗先生于1950年结识王芗斋先生,当时才11岁,开始追随芗斋先生学习大成拳。常志朗先生与王芗斋先生两家是近邻,常先生家的北房紧贴着芗斋先生家的南房。常先生家住在琉璃厂路北门脸房,当时常先生的父亲是开医院的,芗斋先生家住在西柏苑路南。晚年王芗斋先生的卧室是西房,先生的太太住南房。后来常先生搬到芗斋先生家去住的时候是在南房的耳房,有时张恩桐先生来和常先生住在一起。常志朗先生11岁随芗斋先生学拳,不久就深得芗斋先生的喜欢。为了学习和练拳方便,芗斋先生就让志朗先生搬到芗斋先生家住,顺便伺候芗斋先生,在芗斋先生家吃住,在拳学方面随时得到先生的指导。志朗先生在上学期间的在京监护人就是王芗斋,开家长会也是芗斋先生去。志朗先生在随芗斋先生学拳前之练过杂技,从没练过其他门派的武术,就武术而言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志朗先生的拳学思想全是芗斋先生一人教的,除了王芗斋,志朗先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学过武术。据芗斋先生自己说,志朗学拳的机会特别好,正好赶上解放后芗斋先生赋闲在家,社会活动特别少,可以专心教志朗先生练拳,解放以前芗斋先生的社交活动特别多,教拳的时间就少了。志朗先生天资聪明,深得先生喜欢。一个真教,一个真练,一直到1958年分开。志朗先生已经对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非常了解,系统掌握了大成拳的基本功法。芗斋先生教志朗先生练拳可以说是苦口婆心,手把手,无论是站桩、试力、推手、技击,芗斋先生都亲自示范,反复讲解。所以志朗先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大成拳的拳学思想和功法,这种机缘是很难得的。当年志朗先生随芗斋先生学拳时正在上小学,是个小孩儿,芗斋先生对志朗先生非常负责,考虑到他的未来的生活,还给他找了个老师学中医,这个老师是芗斋先生的朋友。志朗先生成年后便以中医谋生,到现在还在吃中医饭,所以说志朗先生的饭碗都是芗斋先生谋划的。王芗斋先生一生追求中国古代武术,他是纯粹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古代武术家,他的老师郭云深先生也是古代武术家,这个传承的拳学思想是复古的,不是创新的,他们追求的是中国几千年所积累的武文化,他们的拳学思路与现在体育的训练思路不是一码事。王芗斋先生把中国古代的武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站桩继承下来,会站桩就会领悟传统武学的精髓,桩法最终落实到一个姿势,一个姿势的奥妙是无穷的,从站桩入手,才能进入中国古代武学的大门,掌握古代武术的精髓。常志朗先生系统的继承了王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把芗斋先生的桩法理论,把中国古代武学的精华继承下来了。要想继承中华古代的武术,就必须把桩研究透。桩功不吃深、不吃透是不可能继承中华古代武术的。7第一章概念解释试论大成拳之“松”“紧”说“松、紧”是大成拳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大成拳遇到的首要问题。练习大成拳若不明白“松、紧”的真实含义,是很难入门的。大成拳中所指的“松紧”与一般体育运动中所说的“放松”与“紧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世界所有的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滑冰、羽毛球、拳击、散打、泰拳等等(除中国武术)中所指放松是不用力,使全身的肌肉放松下来,只要一用力便紧张起来,也就是说一放松就没力,一用力就紧张。大成拳所指的“松紧”不是这个概念。大成拳所指的“松”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紧”,也就是说在放松的同时还要能“紧”。在同一个关节或同一个部位,“松”时不失其“紧”,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关节或部位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紧”。“松”“紧”同时存在。放松的时候“松中有紧”,反之在紧时“紧中有松”。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不是矛盾吗?其实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这正是大成拳的奥妙所在,也是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运动的本质区别。“松”“紧”实际上就是一个拉筋的过程。筋短就紧,筋长就松。筋拉长了,再拉,就又紧。经过一段时间拉筋,筋再被拉长,又松下来。如此反复就是不断松紧紧松的拉筋过程。下面介绍练习“松紧“的方法。以站桩为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松中求紧”。此方法适用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另一种是“紧中求松”,适用于年轻、体壮、有一定运动基础的练习者。先介绍“紧中求松”的训练方法。第一步,先按照站桩的要求配备好间架,要求是手指要“展、分、抓”。展是将手十指尽量长伸;分是将十指尽量劈开;抓是在展、分后十指弯曲有抓物状。王选杰先生称此种手形为“大把抓”,说是婴儿出生后就会的东西。腕部要扣紧(四腕:双手腕和双脚腕),肩撑,肘横,头顶,项竖,腰挺,坐胯,提膝,足趾抓地,两腿要夹,后膝要向里裹,前膝前顶,眼顺前脚内侧向前看。这时各部位、各关节都应该是紧的。第二步,是放松,放松的部位是除了手的十指、脚的十趾、手腕、脚腕、脖子以外,各个部位要尽量放松,直至基本松下来后,梢节再微微用力。(梢节即是四腕、手十指、脚十趾和脖子)。梢节用力后中节和根节又会紧起来,经过时间的推移又会松下来,松下来后梢节再微微用力,再把中节和根节紧起来。这样循环反复做若干次,筋就拉长了。紧就是筋短,筋拉长了就松下来了。短的筋拉长了,以前长的筋相对就短了,再把相对短的筋拉长了,又会出现相对短的筋.....所以拉筋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要把全身的筋拉的比较长,达到够用的程度是一个很慢长的过程,是一个对生理改造的过程。功夫到了以后梢节再怎么用力都不会紧了,这时紧就变成了力,松也就变成了力,紧力是柔力,是全天候的。只要人不睡觉,力是一直存在的。它没有间断,所以它是随时能够抵抗外力的打击。松力是含蓄的,它是根据外力的变化相机而动的,是刚力。筋长力大,骨重筋灵。只有筋长了气才能灌溉骨骼、肉体、毛发,达到此种地步对养生和技击都是有其他任何运动都不能比拟的作用。第二种求松紧的方法是间架摆好
本文标题:走进王芗斋-解析大成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95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