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教育学考研真题中国教育史选择题
07年考研10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叉要有—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D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答案】B12.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A.分斋教学B.自由讲学C.注重考试D.藏书读书【答案】B13.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A.识字为主B.读书为主C.学事为主D.穷理为主【答案】C14.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A.京师同文馆B.湖南时务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⒈海广方言馆【答案】A15.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A.政治家B.学术人才C.新国民D.实业人才【答案】C16.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笞案】A17.“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A.教育独立B.教授治校C.思想自由D.文理沟通【答案】C18.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A.国民教育第一B.群众教育第一C.干部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答案】C19.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A,浙江大学B.复旦大学C.天津大学D南开大学【答案】D20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A.平民教育思潮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科学教育思潮D.职业教育思潮【答案】A08年考研11.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12.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A.“达其辞”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开其意”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13.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A.墨翟B.孟轲C.王充D.韩愈14.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A.帖经B.策论C.诗赋D.经义15.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A.《蒙求》B.《名物蒙求》C.《童蒙须知》D.《三字经》16.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A.去除人欲B.获取天理C.博通百家D.求得功名17.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D.福州电报学堂18.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设立学部D.创设京师大学堂19.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A.废止读经课B.废止修身课C.开设公民课D.开设法制课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A.陕北公学B.延安大学C.华北联合大学D.抗日军政大学09年14.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A.君臣、父子、兄弟B.君臣、父子、夫妇C.君臣、父子、朋友D.父子、兄弟、夫妇1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A.玄儒文史四馆B.玄儒律算四馆C.文史律算四馆D.文史书算四馆16.“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A.“苏湖教法”B.“三舍法”C.“积分法”D.“六等黜陟法”17.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A.家事B.农事C.人事D.心事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A.废除八股考试B.颁布近代学制C.设立京师大学堂D.书院改学堂19.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20.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A.“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D.“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21.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A.专任制B.导生制C.导师制D.辅导制22.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10年14、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A、重视道德教育B、重视文史教育C、轻视礼乐教育D、轻视科技教育15、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A、孝廉B、达于教化C、贤良方正D、茂才16、国子学始立于()A、西晋B、东晋C、南朝D、北朝17、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指()A、礼乐B、礼法C、仁义D、天理18、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A、大都授B、下帏讲学C、讲论讲会D、转相授受19、王守仁“致良知”总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A、《论语》和《孟子》B、《论语》和《中庸》C、《孟子》和《中庸》D、《孟子》和《大学》20、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A、人性如素丝B、人性无善无恶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D、人性具有稳定性21、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涵养道德B、开发“民智”C、发展人的个性D、造就“完全人格”22、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A、改革普通教育B、发展师范教育C、扩大高等教育D、推进社会教育23、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11年14.先秦墨家所倡导的最具特色的教育内容是A.政治教育B.科技教育c.艺术训练D.军事训练15.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大学》B.《中庸》C.《论衡》D.《白鹿洞书院揭示》16.随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国经学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标志是A.设置博士B.守师法家法c.建立察举制D.创办太学17.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A.帖经和诗赋B.墨义和策论C.策论和诗赋D.经义和帖经18.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A.理学书院B.实学书院C.制艺书院D.考据书院19.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A.《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B.《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20.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A.科学化B.集权化c.学术化D.法制化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B.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C.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22.在陶行知看来,教育与生活两者的关系是A.生活可以取代教育B.教育是生活的中心c.教育不能改造生活D.生活是教育的中心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教育的基本精神是A.教育为长期的战争服务B.群众教育第一c.注重教育的正规化建设D.生产教育第一12年14.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参考答案】B15.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A。系统性B。等级性C。制度化D。专门化【参考答案】C1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A。张之洞B。康有为C。蔡元培D。晏阳初【参考答案】C17.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A.新民德B.移民风C.增民财D.强民体【参考答案】A18.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A19.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是A.德克乐利教学法B.蒙台梭利教学法C.设计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我国学习国外教学法的历史20.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A.解决普及教育额师资问题B.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C.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D.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参考答案】A21.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A.“博爱互助”B.“谋生济人”C.“敬业乐群”D.“爱国崇实”【参考答案】C22.我国近代最早制定分年课程计划,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的新式学堂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上海广方言馆D.湖北自强学堂【参考答案】A2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A.公有民办B.公有公办C.公办民助D.民办公助【参考答案】D13年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A.博士B.大成C.翰林D.大儒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学记》指出:“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参考答案:A考点分析: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广文馆是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授课内容为进士科所试内容。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B.《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C.《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D.《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参考答案:D考点分析:《急救篇》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三字经》成书于南宋。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C考点分析: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A.改革科举B.发行报刊C.兴办学堂D.译介西书参考答案:B考点分析:维新教育通过开学会、创报刊等途径将启蒙思想化作文字、化作语言注入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人的心中,开展了以“开民智”为中心的思想启蒙运动。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参考答案:C三人行考点分析: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李大钊、恽代英为代
本文标题:教育学考研真题中国教育史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01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