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第1页(共5页)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1.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l/5的结论外,还可推导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拨”)的结论.(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2.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知道:铜丝+氧气氧化铜因此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充有20mL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这是因为.(2)在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填序号)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3.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实验过程】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第2页(共5页)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h1/cm11.011.411.6h2/cm8.79.19.2根据第3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4.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3)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原因是;(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二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5.现有木炭、硫磺、红磷、铁丝4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回答下列问题:(每空只填一种最合适的物质.)(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符号表达式:(2)实验前集气瓶里一定要预先装少量水或一层细沙的是;符号表达式:第3页(共5页)(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符号表达式:(4)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符号表达式:(5)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符号表达式:6.某同学按照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用导管将甲乙两个集气瓶相连,在玻璃管A的下端紧系一个气球,先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K,然后将甲装置燃烧匙的红磷(足量)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待整个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K.则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氮气的哪些性质?.7.现在有木炭、硫、磷、镁、铁和石蜡这六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1)能产生白光的有,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有.(2)生成物是固体的有,其中显白色的有,显黑色的有.(3)生成物中有气体的有,其中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有.(4)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8.如图是碳、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这三个实验在现象和原理上有多个相同点;请你说出3个相同点:;;.9.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1)有些豆科植物的根瘤里有一种叫根瘤菌的微生物很奇妙,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一种气体,转化为它的营养物质.说明空气中有.(2)将一只活老鼠放在一个充满空气的密闭的小铝箱中(放足食物和水),老鼠能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3)炒熟的花生米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花生米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存在.第4页(共5页)三.解答题(共4小题)10.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②你认为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的作用是.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11.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玻璃管里的活塞可以活动,活塞的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试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请按要求填空.(1)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①;②活塞开始向移动(填“左”或“右”),随着温度的降低,最终向移动.(3)试验结束并恢复至室温时,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12.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写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有;既是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有;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A.铜+氧气氧化铜B.镁+氧气氧化镁C.水氢气+氧气D.氧气+氢气水E.氨气+氧气一氧化氮+水F.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据此题可知请以图的形式表示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第5页(共5页)2018年09月14日wolaYY的初中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一.多选题(共1小题)1.BC;二.填空题(共10小题)2.让氧气尽量消耗完全,使测得氧气的体积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氧气消耗完全、与氧气充分反应;难;不活泼;不能;3.4mL;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被消耗掉了;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与铜发生反应;①②③;4.试管内液面上升至液面高度不再改变;4:5;20.7;5.红磷十氧气五氧化二磷;保证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五分之一;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无色(或无味、不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不能助燃或化学性质稳定;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不能;镁不仅能和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反应,这样无法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6.硫磺;铁丝;木炭;硫磺;红磷;7.气球变大;红磷燃烧时消耗甲瓶中的氧气而使瓶中的压强减小,当打开止水夹K时,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则空气从玻璃管A中进入而使气球膨胀;无色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8.木炭、镁;镁和红磷;镁、铁、磷;镁和磷;铁;硫、木炭、石蜡;木炭和石蜡;硫;铁;9.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10.氮气;氧气;水蒸气;11.√;√;×;√;×;×;三.解答题(共4小题)12.先下降后上升;44;abc;13.充分消耗掉玻璃管内的氧气;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右;左;4;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14.ABDF;ABDEF;ABDF;F;;15.铜+氧气氧化铜,;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本文标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7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