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专题十:园林旅游景观艺术欣赏
园林一、园林的发展史与艺术特征二、园林的主要建筑三、园林的分类及特点四、颐和园园林艺术分析一、园林的发展史与艺术特征(一)、发展简况:1、含义:是为游览观赏、起居理事、读书养性等修建,包括山、水、石、动植物与厅、堂、馆、榭、轩、楼、台、阁、厅、廊、路、桥等各种建筑物的综合建筑群。2、发展史:(商、周的园、囿可以视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萌发的开始)。先秦时期:“有墙曰苑,无墙曰囿”、“台”,蓄养家畜,供狩猎,以自然景色为主,少事人工---对自然简单占有的原始阶段秦汉时期:开自然山水先河,为风景园林的特点(一池三山—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采集或自然主义的仿写阶段魏晋南北朝:从单纯的模仿自然发展到艺术的加工、私家园林为主脉、皇家园林开始艺术的升华进步、宗教园林出现---同诗、画结合,对意境追求的阶段隋唐时期:园林的艺术性有所升华,尤其是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为鼎盛时期)元明清时期:为园林艺术的高峰。出现专著---《园冶》,又名《夺天工》,刊行于1634年。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造园学专著。(二)、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1、是写意自然山水型。2、有定法而无定式,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3、体现了造园者的个性。4、追求“三境”生境:体现自然之美,符合自然之趣。画境:犹如绘画,高于自然。意境:体现造园者的信仰、兴趣等,达到主观感情与客观外在的有机统一二、园林的主要景观建筑1、厅、堂: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2、楼阁:阁—下空上用,楼—上下全部住人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有用来供养巨型佛像。3、榭:突出特点是建于水边,架临水上。结构轻巧、立面开敞,跨水部分由立于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它的主要作用是点饰水岸和观赏水景。4、轩、馆、斋:轩—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地方馆—为休息会客场所斋—修身养性的地方5、舫:类似船形的建筑,起到观景、点景的作用6、廊:一种“虚”的建筑形式,连接建筑物,分割空间,形成景观7、亭:结构简单,造型别致,选址灵活。用来驻足休息,纳凉避雨为点景建筑三、园林的分类(一)、依性质分类1、皇家园林:面积很大,保持自然景色,多有鸟兽,一池三山,有局部的中轴线。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2、私人园林:面积很小,艺术水平较高,能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志趣---“一勺则江湖万里”。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充满诗情画意。3、宗教园林:附属宗教建筑,肃穆,庄严,神秘色彩(二)、依艺术风格分类1、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中心,风格粗犷,人工建筑厚重,多属皇家园林2、江南园林:以苏州为中心,多奇石秀水,富有田园情趣,规模小,多属私园3、岭南园林: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特征另外还有少数民族园林等四、中外园林艺术比较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一)、基本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二)、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三)、建筑文化主题、风格: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四)、在园林布局上: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五、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简析(一)、颐和园简介: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无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颐和园平面图(二)、颐和园造园艺术的几个特色: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为德和园。在颐和园里,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的形式,主要建筑有:佛香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宏伟,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重建,花了78万两银子,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1、政治活动区:颐和园的正门称为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意为不忘勤理政务;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它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央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2、帝后生活区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大殿红柱灰顶,造型别致,富丽堂皇。堂中设宝座、御案、掌扇和用象牙镶嵌的屏风。院内摆有一对铜鹿、一对铜鹤、一对铜花瓶,取其谐音“六合太平”之意。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玉澜堂:玉澜堂其意为湖光潋滟之堂,始建于1750年,后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重建。玉澜堂紧靠昆明湖,是光绪皇帝来颐和园时的寝宫,是一组建筑别致、环境幽静的四合院。戊戌变法失败后,这里成了囚禁光绪的监狱。排云殿内景:玉澜堂德和园:德和园是慈禧太后观戏的场所。大戏楼始建于一八九一年,它与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同被称为清代三大戏楼,但以它为最大,且建筑精美,气势宏伟。3、游览区: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是宫廷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中轴线。无论是从下往上仰视还是从上往下俯视,那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充分展示了这座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万寿山石舫:石舫,也称清晏舫,座落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是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乾隆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不能覆”。舫上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后山的主要景观是四大部洲:独特的平面布局,奇异的建筑立面,强烈的宗教色彩,给这座寺庙多少带来几分神秘感,这原是由十九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根据佛经的描述,在佛所居的须弥山周围是咸海,海上四方有四个大部洲:北俱卢州,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形状多不相同,分别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月形。据说这四种不同形状,又对应着佛家称为“四大”的--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另十五座建筑是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四座塔台和象征须弥山的香岩宗印之阁。智慧海:智慧海和众香界,均为佛教建筑,位于佛香阁上方中铀线上。这两座建筑都是砖石结构,未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但外部琉璃佛头等多被捣毁。智慧海意指佛的智慧无边,居于万寿山中峰之颠。众香界为佛国之地名,是智慧海前方琉璃牌坊,似为佛国之门。从佛香阁登上此二处无平整之台阶,更为吃力,以考验朝拜者的虔诚。但经过一段艰苦磨练,登上最高峰后,确有一些脱出尘俗的美感。苏州街:苏州街在乾隆年间称之为买卖街,1860年被焚、1990年在原址上复建而成。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苏州街全长300余米,一水两街,沿岸作市。工作人员全部着清代服装,招幌牌匾均为古式模样,在六十多个铺面中,分别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集中展现了中国18世纪的商业文化。佛香阁: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谐趣园: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在这座皇家园林中仿其意而建造的,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被称为“园中之园”。谐趣园由临水的十座亭、台、楼、榭和百间游廊组成。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本文标题:专题十:园林旅游景观艺术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19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