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如何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1如何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会经常或这样或那样地提出一些要求,这些要求中有很多是不合理的,而如果家长生硬粗暴地拒绝,则会引得他大哭大闹,责骂和批评又都没什么效果。这时该怎么办呢?如何让孩子接受你的拒绝?(1)对孩子说悄悄话:孩子不听话时,就凑到他耳边轻轻讲几句话,提醒他。有时这种悄悄话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朋友家,孩子吵闹着要独吃某样食品,父母这时可以在他耳边说:“宝宝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所以吃饭的时候喜欢与别人一起吃,对吗?你很喜欢这儿,如果你听话,妈妈下次再带你来玩。”由于悄悄话孩子能够专注地听,而且由于给孩子在众人面前留了面子,所以孩子也很知趣。(2)讲道理:对于孩子的要求,与其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拒绝,倒不如把理由和原因好好讲给他听,反而能使他安静下来。孩子的情绪与大人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父母情绪平静可以使孩子的情绪也逐渐平下来。(3)转移注意力: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别处,如他表现得好,就表扬一番。孩子都好戴高帽子,爱表扬,刚刚还在又吵又闹,只要一表扬,马上就高兴得笑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干其他事。孩子最喜欢这样听故事有位爸爸:“3岁的宝贝女儿最喜欢听故事,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给她讲故事这件事。可是,当我非常专注地按照书上句子念时,总是故事没讲完,女儿已经逃离现场,只留下自尊心受伤的我。唉,怎样才能让女儿喜欢听我讲故事呢?”相信这位好爸爸很努力讲故事了,但事实上他是把念故事和讲故事混淆了,讲故事可是有学问的。做父母后,有样本领是必须的,那就是给你的宝贝讲故事。孩子的第一个偶像如果是你,也许就因为你会讲故事。观点一先会念故事再学讲故事我说的念故事,就是父母逐字逐句给孩子念书上的故事。比如我自认不善表演、讲故事水平不够好,但我态度很好,能先从不需技巧的念读方式开始,为孩子讲故事。当然,由于念的方式较呆板,所以常常不能让儿子满意。不过,我也不是呆“念”,我选来念读的故事,一定是语句流畅的,否则不仅孩子听得不耐烦,也无形中影响孩2子的语言发展。所以我会选些经典的故事来念。念段时间后,我就“升级”成讲故事了,我能够除了表达故事内容外,还边讲边进行角色模仿和表演,这我可是用了心的,平时我看动画片就比较留意各类角色的声音、情绪。现在,儿子最爱听我讲故事,说我是讲故事高手。观点二不同年龄段用不同方式讲我女儿语言能力发展特别好,这和我从小给她讲故事有关。我讲故事不是抓过一本书就读,而是根据她不同的成长阶段,采用不同方式讲。比如女儿还是婴儿时,我没有觉得她还很小,什么都听不懂。这时,我常给她讲很短的、句子重复的小故事,培养她对语言韵律的喜爱,我想,这是个扎根的过程。例如我会抱着她“开飞机”,边开边讲“大飞机,上蓝天,呼地一下不见了”等,女儿至今还记得。等女儿开始说话时,我从不用儿语,如“小狗狗吃饭饭、拿杯杯等”,讲故事也一样,我总是先会把她搂在怀里,边讲边让她看图,她很容易理解且接受。我想,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只要有充分的耐心与爱,尽可能地多讲多和孩子交流,成为讲故事高手并不难。现在女儿大了,我给她订阅故事画报,每天睡前给他讲故事,还和她比赛讲故事,不仅要让她“吸收”,还要让她“消化”,锻炼她语言和表达能力,也让她享受妈妈的爱。观点三选择最好的时间讲故事以前我总认为临睡前是最常规的讲故事时间,因此,常被这种约定俗成束缚住,比如我恰恰在那个时候疲惫不堪,这时给孩子讲故事就有种上刑的感觉,弄得孩子也不满。所以,我的经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家的开讲时间,可能在早餐后,也可能在晚饭前,只要自己和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的任何时候就好。另外,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听从孩子的指挥,因为父母又不是广播电台,所以讲什么、讲多长、讲几遍不该是父母说了算,也得听听孩子的想法。比如,我常请孩子选书,哪怕那个故事他已经连续听了3天。而且,我从来都允许他在我讲述的时候打断我,提问题或发表评论。还有,在他表示累了或不想听了的时候,我会依照他的意愿中止讲述。因为我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听故事时获得快乐。观点四起好头和创造不同的结局现在可是讲究个性的年代,象“从前……”“今天,我给你讲个关于……的故事”不能吸引我儿子了。我只好开始研究新鲜有创意的开头,吸引他注意力,比如我会用3提问式开头、猜谜式开头、一首诙谐儿歌也是讲故事的好开始;和开头相对,一些老掉牙的结局,孩子也不会满意的,如“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妖怪终于被打败了……”我的经验是,要想成为讲故事高手,故事书只是个基础,父母要和孩子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比如我就将小矮人描述成中国式的、日本式的、太空式的,情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我甚至还为女儿创造了个属于她个人色彩的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分别拥有不同的颜色。于是,故事的情节、结局也就变成了好多种,女儿百听不厌。观点五戏剧化一些,孩子很喜欢我认为讲故事的方法比故事本身更重要,因此,给孩子讲故事时,父母有时候要把“尊严”和“个人形象”抛到脑后。比如我就想方设法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单凭声音和语气实在没法区别,我就会捏着鼻孔、把食指塞进嘴里来产生特技效果,我想讲故事的关键是把快乐传达给孩子。因此,我想和广大父母朋友共勉:放下长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伙伴,讲到开心处,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的地方,也要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这样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鸣,孩子一定也更爱听你讲故事。观点六不要忽略讲故事时的提问我的经验是,给孩子讲故事要从容,不要像赶火车那样着急,目不斜视、照本宣科。我一般会在需要的时候停下来,可沿着故事的情节线索,问孩子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强化故事的效果,比如我会问儿子:“你可以看出大灰狼化装成的外婆和真外婆有什么不一样吗?”“青蛙自己想不想变成王子”“你猜农夫会再向金鱼要什么礼物”等,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提问很重要,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使他听故事时特别专心。但是,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是在上课,如果问题无趣又让孩子无从回答,比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就很不妥。我会将提问当作游戏,当儿子回答不出时,我还会提出辅助性引导,以拓展他的思路。结语:童年时光,父母讲故事是每个家庭的固定节目,故事时间也会成为童年回忆的重要内容。在此,我们也给您些小提示,让您的故事时间更完美。2岁前,孩子更喜欢艳丽的颜色、可爱的插图,他们会陶醉于父母讲述故事的声音,以及坐躺在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感觉。2岁后,孩子开始关注故事的本身,他们留心故事的主要脉络,4并能记住故事里的每个角色,他们甚至能够提炼出某个场景发生的主要情节,这时,孩子已经在通过故事认识整个世界了。家规误区ABCD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将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订家规,以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便为家长正确给孩子设立规则提供一些建议。误区A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往往来自子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中规则的设立,必然食失去原有的份量。小华的妈妈在家里给五岁的他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睡觉。早上七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晚当小华睡觉的时候,客厅卫还隐隐约约传未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有好多次小华早上由己醒来时都快八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小华只好自已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一天,小虎的妈妈带小虎去超市,过人行道时,恰好遇到了虹灯。见两边没有车.妈妈便一把拉住小虎的手直往前冲。小虎边走边充满好奇地问:“妈妈,你不是告诉成不能闯红灯的吗?”妈妈不耐烦地说:“一会妈妈还有事.要赶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这里”……分析与策略我们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家长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上述案例中的毫长在给孩子进行规则教膏时陷入了困境,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像上述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客长即使硬给孩子设立了规则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做“两面派”,即在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误区B家庭成员的规则教育不一致现代社会中,“四二一”家庭结构体系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中去了。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了能够更好地接近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他们都争着把孩子当宝,5讨孩子欢心。而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即使父母想给孩子设立规则,但带头破坏规则的往往是最爱孩子的爷爷奶奶。所以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虽然长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西西的妈妈很早就告诉六岁的西西,犯了错误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有一次,西西在小区的花园里玩球,玩得正高兴时,就听见“啪”的一声,不好,球正好打到了一楼阳台的花盆上,花盆被打碎了。西西正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时,奶奶过来了。奶奶说:“乖孩子,这事交给奶奶了,奶奶去给买个新花盆赔给人家去”……分析与策略伟大的思想家韩非说过,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而文中西西就陷入了“子无适从”的家庭教育环境:妈妈要让他承担责任,奶奶却把责任替他承担下来,所以西西感到无所适从。“我到底听谁的?”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是很强的,不要让他利用家长的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联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纪律感和自我控制力的最强大的武器。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能给孩子留后路。家长之间有分歧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权利、要面子,有一方可临时妥协,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做沟通。误区C用物质和棍棒塑造规则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明明的妈妈在为四岁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时,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乖宝宝,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下明明乐得屁颠屁颠地去吃饭了,可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到了睡觉时间,明明不忍心关掉精彩的动画片,不去洗脚睡觉,妈妈便以暴力相遇……分析与策略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要像上述明明的妈妈一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遇到叫明明吃饭他不吃这种情况时,父母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时,想必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乖乖地去吃了。当孩子赖着电视时,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不妨先给孩子提前打预防针,告诉他,6如果想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给予坚决拒绝,但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误区D制定“规则过程”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事的,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的控制欲很强,表面上承认尊重孩子的愿望,但这种尊重往往只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们的要求一致时才会生效,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最后导致孩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遇事只会向他人求助。六岁的小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小凯家不过四百米,邻居家的小朋友都是放了学大家结伴回家,可是小凯妈妈却给小凯立下了严格的规定:妈妈不来接他,他不能回家;周末不准小凯出去玩,即使学校里组织春游,他也不能参加……总之,小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给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凯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汇报。分析与策略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
本文标题:如何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47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