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人居浅析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人居浅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地区的人口约占到了全国的二分之一。西南及沿海地区一般山地较多、平地较少,而其中贵州就更为典型。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端,北邻四川、重庆,东界湖南,西连云南,南接广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贵州省内地势高峻,山峦起伏,山高、谷深、多岩溶地貌,地形地势复杂多变。山岭与河谷之间气候差异很大,垂直分带比较明显。贵州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全境地势西部最高,中部次之,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其最大的特点是:高原山地起伏,丘陵盆地相间,岭谷高差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其中的喀斯特地貌又占到了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贵州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雨量充沛,适于耕种。但省内多高山深谷,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作支撑的农业省,山地丘陵约占到了全省的百分之九十四。山区人民因地制宜,沿高山深谷两岸开辟梯田梯土。山多地少、石多土少,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山地农耕文化。从历史上看,贵州原是几个行政区的结合部,直至明永乐十一年才设置行省,是典型的族际区域,民族大走廊,因此不同的民族也在此发展了不同的文化。同时,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的不便,造成了民间的自然隔离,不仅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在一个民族内部也往往因为支系的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与之共处的民族有别,以及经济发展的历史不平衡性等原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也导致出现了丰富的民族的、地区的风格各异的文化遗产。由于贵州历史上曾长时间的偏处于边陲一隅,各民族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按照自身的生产、生活模式发展,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山地河谷,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山地建筑文化。干栏式、吊脚楼、石板房等地域建筑类型,无不显示出了当地人民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在利用山地构筑方面,世代生活在此地的各族人民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利用所处地貌的不同发展了四种不同形态的山地城镇建构方式。一是利用山地中间或的大小坝子;二是利用盆地营造;三是在江边峡谷地带建造城镇;四是在山腰和山坡上顺山而建。但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内涵丰富的苗族村寨和独具一格的侗族村寨。它们都是利用山地、适应环境的典范。●内涵丰富的苗族村寨。苗族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贵州省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全省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但由于住地的分散和山水的阻隔,各部苗族之间的民居和村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人数较多、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及河谷地带,其住房多为四榀三间、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而在山区则因势而建,多为灵活多变、潇洒飘逸的干栏式吊脚楼。雷山西江苗族村寨苗寨环境千差万别,但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三类:即河边、山腰和山顶,呈垂直分布状。住在河边的苗族多选择能够避风和暖和的地方落寨。寨脚有河,河上搭有石凳桥,河畔则建有成群的水车和水碾。有的苗寨建有类似于牌楼或凉亭的木质寨门,上宽下窄,但一般不能关闭,只是用以作为内外区山地苗族特色村寨分的一种标志。而苗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特色,更加强烈的则是表现在山区的苗寨中。山区中的苗寨,无论是修建在河边、山腰或山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吊脚楼。一般是四榀、三间、三层,不封闭。这种吊脚楼,多从山墙面绕廊进屋,楼梯架在房屋两侧,因此,屋面多为歇山顶。由于多是吊脚楼,楼底进深很浅,通常都不住人,用来喂猪、牛或是储藏杂物,因此也很少装修。其余房间装修则多用杉木板。二楼是全家活动的中心,楼板半虚半实。一半搁在坚实的地基上,一半悬空在柱子上,既无水平荷载之多虑,也无地基起伏变化甚大之限,在50%以上的陡坡亦可建造。靠外为虚上架空铺楼板,可以安床睡觉或者设置休憩廊道;靠里为实则可以挖设火塘、垒砌炉灶,供生活起居使用。二楼大门的门槛一般较高,是为了保护在二楼生活的幼儿的安全,而房门则与寨门相反,上窄下宽。如史料载:“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中栅,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可见,早在古代为了适应特殊的地理条件已经出现了顺应地形的建筑形式。苗寨第一层的柱子可长可短,空间可高可低,正好适应山区地基不平的自然特点,适者生存,同时也创造了苗寨特有的建筑文化风格。苗族民居在装修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与之顺应山势,选址于山间有很大苗族特色山地民居关系,即是在吊脚楼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安装苗语叫作“豆安息”的美人靠。这是由于苗族村寨多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山间河谷地带安家落户,其住房又是背山面水而建的,因此在美人靠上凭栏远眺,总能够饱览到赏心悦目的山水美景。它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独具一格的侗族村寨。侗族生活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贵州,全省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古时侗族地区以“峒”为单位,故称其地百姓为“峒民”。由于居住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一般分为“北侗”、“南侗”两个部分,两地的建筑风格及布局也各有特色。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从江县高增侗寨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墙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临水侗寨侗寨风雨桥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挑檐,用以增加檐下使用空间,从而形成宽敞的前廊,便于小憩纳凉。南侗地区的民居则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其深受着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成干栏式吊脚楼的形式,楼下作为猪、牛圈,楼上作为起居室。有的还巧妙地出挑于水面之上,楼上住人,楼下养鱼。由于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量也相对稍大,不少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建筑。南侗地区民居建筑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每层楼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装栏杆或栏板。由于层层出挑,下雨时檐上落水抛得很远,也有利于保护墙脚,同时还可以利用层层出檐下的空间晾晒衣服和谷物。这也是顺应山区适合建筑用地较少的缘故,采取了占天不占地的建筑方式。侗寨的组合方式也很有特色,一般围绕鼓楼而建,形成放射状。比较大的侗侗族特色村寨寨往往有不止一个鼓楼。许多侗寨在村头侗族特色民居和寨尾修建有木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牌楼、凉亭、长廊等形式不一。鼓楼是侗寨特有的一种民俗建筑物,它是侗寨内部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活动的中心,也是侗寨的标志物,多采用多重檐八攒尖顶,一般为整个侗寨共建、共用和共有。在其附近还配套有侗戏楼、风雨桥等侗族特有建筑,从而构成了一个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整体形成了整个侗寨的心脏。还值得一提的是风雨桥,临水而建的侗寨一般都有风雨桥。风雨桥一般由廊亭、跨桥和支撑三部分组成,它是侗族村寨中特有的一种水上交通设施,同时也是村民们遮阳避雨、休闲纳凉的好地方。在特有的迎宾送客的礼仪中,它也是必不可少的吉祥象征。除了上述两种最主要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地建筑以外,贵州西部布依族的石板村寨和民居也是极具特色的一例。不仅在布局与建筑形式上因山就势,就连建筑材料也来源于山地。由于当地山岭石多而土少,不宜耕种,人们便就地取材,造起了一个个石头寨——石头的基础、石头的墙面,就连屋顶也是石头。贵州的各族人民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发展了一种因地制宜,利用山地的建筑人居文化。他们在充分了解地形地貌的情况下,因坡就势,灵活布局,选址和建构时充分考虑山地的地形、坡度、等高线走向以及日照、水源、风向等因素,利用山地的地形条件,适应山地坡度的地貌特点,巧妙地因借自然环境,组织立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个体与群体获得了平原地区难以实现的雄伟气势与丰富内涵。贵州山地建筑及群体成功的另一关键还在于利用了不同关岭滑石哨布依族石板寨的坡度地形或分层建筑使得屋顶逐层升高;或利用不同高度的山地地面而统一屋面高度,前两层而后两层;又或是悬挑、吊脚……使得整体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风味。山地建筑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和处理地形地貌的问题,而当地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采取简单的挖填,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给自然带来了诸多隐患,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就是自然对此的报复。因此科学而又巧妙地使建筑与地形有机契合,尊重自然环境,保持原生地貌状态和山水植被等生态平衡条件,才是科学与合理的方法。而在这些方面久居深山的少数民族同胞似乎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总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山地民居,巧于利用山地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既有山寨水乡的总体构图,又有山崖绝壁、青山绿水的大自然无限风光,是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优秀典范。是中国建筑文化中浓重的一笔,也是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的财富。山地城市生态学课程论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人居浅述班级:研2002级1班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姓名:邓磊学号:2152014日期:2003.6.18.
本文标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人居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81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