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自考社会学概论重点题型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第二节贫困问题第三节腐败问题第四节失业问题第五节教育问题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界定1、定义:•广义:泛指社会领域中的所有话题和议题,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和主观色彩,比如人口问题、交通问题、能源问题、城市问题、农村问题等。•狭义:含有主观上的价值评判成分,特指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失调、冲突等病态的、消极的、不非常的现象,如犯罪问题、人口老化问题、家庭暴力等。•社会学研究倾向于采用狭义的社会问题概念,并赋予其特定的、丰富的含义。•定义:由于社会结构缺陷和社会政策偏差等因素而引发的,妨碍社会全局顺利运行,妨碍大部分社会成员正常生活的社会失调现象。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某领域中的“公共麻烦”,个别人的问题并不构成社会问题。•米佛: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情况或情景,已引起社会的困苦、紧张、冲突或失败,有加以干涉的必要。•乔恩·谢泼德和哈文·沃斯: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不理想、不可取,因而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的那些社会情况即为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富勒: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数目的人们认为,是与他们所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产生了偏离情形的状况。是故,每个社会问题都包括着客观条件与主观定义。•孙本文: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结构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社会环境失调、影响全体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陆学艺《社会学》:凡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它是由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它为社会上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2、构成要素或条件•一种社会情况或社会现象,只有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要素,才能够被视为社会问题。但具体应具备哪些要素,却众说纷纭。•美国社会学家R·C·富勒:社会问题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要素,客观要素是指那些威胁社会运行安全的实际情况,主观要素表现为人们对上述实际情况的认识以及消除危害、解决问题的愿望。•美国社会学家文森特·帕里罗:(1)它们对个人或社会造成了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损害。(2)它们触犯了社会里一些权利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无论一种社会状况严重与否,只要当权利集团的成员认为它会对他们产生某种不良影响甚至于对其利益、地位构成威胁时,它就容易被确定为社会问题。(3)它们持续很长时间。其他相关问题的连带影响、一些人能够从问题中获利的现实、问题解决中的长期性与人们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态度的矛盾等,使得社会问题的存在不仅根深蒂固,而且会造成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削弱人们对解决问题的努力,从而使社会问题一般都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容易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问题是不会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的。(4)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的群体会做出不同评判,对它们的解决方案也往往多种多样,因而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我国学者朱力把社会问题的构成条件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3)违背了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4)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5)人们遇到的这类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3、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一种社会现象要发展为社会问题,一方面其自身有一个客观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征兆期、爆发期、挑战期和危机期五个阶段,另一方面,它要被确定为社会问题,从时间上看还需要有一个认定的主观过程。•朱力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利益受损集团是指直接受到某类社会问题伤害的对象。他们感受最深,往往最早发出呼吁。2.社会敏感集团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敏感度较高的群体包括记者、报告文学作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等。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某些社会现象能否被定为社会问题,或能否被当作社会问题看待,关键在于社会上广大社会成员对这一问题的反映和看法。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4、社会问题的类型•多元化的分类标准:产生原因、本质内容、表现形式、影响后果、解决方案等•美国社会学家乔恩·谢泼德:1.过失性社会问题:社会成员“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过失行为”所造成的问题,如青少年犯罪、酗酒与吸毒、性行为过失、精神病等。2.结构性社会问题:由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偏见与歧视、腐败现象、家庭危机、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默顿:1.显在的社会问题:那些已经引起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是显在的社会问题,它们的表现形式、社会影响乃至严重后果都被明显认识到2.潜在的社会问题:客观上存在着种种“问题”事实,但其后果、形式及严重性并没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台湾学者杨国枢、叶启政把社会问题概括为三大类:1.社会性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农村问题、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2.制度性的社会问题:如家庭问题、老年问题、教育问题、宗教问题、就业问题、婚姻问题等;3.个人性的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自杀问题、精神病问题、吸毒问题、卖淫问题等。雷洪的归纳:十个分类标准1.依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或可能性分类。2.依社会问题产生的主导性或主要原因分类。3.依社会问题产生与社会结构的关联程度分类。4.依社会问题产生与社会存在(运动)的状态分类。5.依社会问题的本质即社会失调的具体内容分类。6.依社会问题的表现状态与行为主体分类。7.依社会问题的表现程度分类。8.依社会问题存在的空间范围分类。9.依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的根本性质分类。10.依社会问题的解决条件、措施分类。二、主要特征1.社会性:实质是社会功能失调2.公共性: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麻烦3.破坏性:消极、威胁、冲突、麻烦、困境4.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有5.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6.复杂性:7.其他:历史性、持久性、政治性、周期性三、基本理论1、社会病态论–社会有机体2、社会解组论•文化堕距(culturelag,又译文化滞后)观点:文化变迁中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失调和脱节•异化(Alienation)观点:黑格尔:人的本质的丧失马克思:劳动的异化3、价值冲突论1、社会病态论(socialpathology,1905—1919)•1920’年间,社会学家受生物进化论的启发,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各功能系统相互协调、良性运转的社会就是健康的、正常的社会,而社会问题的出现,说明社会中的个人、部分或者整体系统本身出了毛病。在这种观点支配下,社会问题被视为非正常的、消极的、有害的病态现象。•早期的社会病态论认为社会是健康的,而社会问题是由不健康的个人或某些人造成的。1960’年代兴起的新社会病态论则从社会的宏观系统查找病因,认为社会肌体本身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社会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病态论主要以道德为标准,把社会支持的现象和人看成是正常的、健康的,而把那些社会不支持的看成是非正常、非健康的;社会问题即是非正常、非健康或非道德的现象。2、社会解组论(socialdisorganization,1918—1935)•一战后,社会解组论取代社会病态论,在1918-1935年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问题理论流派,并影响至今。•社会解组指社会价值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减弱、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进而导致社会某些领域失序的现象。•社会解组概念并不统一,但都强调对社会变迁的分析,指出社会系统的异常、规范的混乱、目标达到途径的受阻等。•当社会急剧变迁时,许多旧的规范已不适用于新社会情况,而新规范尚未建立或完善,于是,某些领域无规范、规范失效以至相互冲突的情况大量存在。一旦社会行为失去了准则,就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默顿把社会解组的根源归纳为4个方面: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地位和角色责任的冲突、社会化的欠缺以及社会沟通的欠缺。3、价值冲突论(Valueconflict,1935-1954)•1930-50’,把社会问题与价值冲突、利益冲突联系起来。•基本观点:社会问题在本质上表现为某些群体的价值观、利益相互发生冲突而不能相容共存的社会状况。•该理论的机理是:不同社会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所拥有的利益也不尽一致,因而对同一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就会有所区别,进而判定问题的标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显出明显的差别。4、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1954-至今)•标签理论是越轨理论的一种,只是它所强调的中心已由既定的社会规范转向了对越轨过程的分析。•基本观点: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某一行为之所以是“越轨的”或者“成问题”的,乃是因为有人给它贴上了“问题”的标签。换言之,越轨不是行为本身的特质,而是在越轨者同其反应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质。•代表人物贝克尔认为,社会问题的事实表现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社会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些事实,包括它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以及被什么人认定为社会问题等等。那些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往往通过给某种社会事实“贴标签”的办法,来维护其既得利益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请你就下列某种现象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任选其一,并注明具体题目)•老龄化、贫富分化、子女教育、性别比例失调、家务分工、婚外情、一夜情、择偶观念、爱情观、离婚、剩男剩女、宅男宅女、婚前财产公证、试婚、闪婚、同性恋、“二代”现象、拼爹现象、失业问题、腐败现象等。第二节贫困问题•一、贫困的概念和类型•二、关于贫困的理论解释•三、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一、贫困的概念和类型(一)贫困的概念:1、几种比较权威的定义:•(1)贫困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2)贫困是指相对较少的一种状态。•(3)贫困是指收入较少而无力供养自身及家庭的一种低落的生活。•(4)贫困是指经济收入低于当时、当地生活必需品购买力的一种失调状况。•(5)贫困是因无适当收入或不善使用(开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以及改善健康条件和精神面貌去做有用工作的一种社会状况。以上定义虽有所差别,但都强调生存资料“短缺”的含义。2、贫困的测量标准及方法•贫困线:最低生活保障线:收入低于平均数50%;相对贫困线:20%的低收入人口•恩格尔系数:60%以上恩格尔定律: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与收入的增长成反比.简单易行;受消费习惯、物价水平因素影响大•市场菜蓝法: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贫困线•年人均收入:•贫困发生率: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者占人口比例3、贫富分化的测量•基尼系数:反映社会贫富悬殊程度•收入(工资报酬)水平:测量收入结构及不平等•五分位法:按收入水平从高到低把人口分为五等份,然后测量每20%人口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二)贫困的类型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指个人和家庭缺乏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房等,不同国家通常会设定一个贫困线的标准。•相对贫困:指个人和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时所维持的生活状态。•绝对贫困概念侧重于物质或经济因素,而相对贫困侧重于社会的、心理的因素。2、初级贫困与次级贫困:[英]朗特里•初级贫困:强调贫困的客观性,生存资源的绝对匮乏•次级贫困:强调贫困的主观性,不当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3、过渡性贫困与持续性贫困:•过渡性贫困:特定时期内的贫困状态,临时、突发、易脱贫•持续性贫困:持续性贫困,长久、不易(愿)脱贫4、个人贫困、普遍贫困与结构性贫困:•个人贫困:个人原因所造成的•普遍贫困:全部或大部社会成员都处于贫困状态,总量不足、平均、绝对•结构性贫困:收入不平等、制度不公平、5、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地区差异•阶层性贫困:阶层、群体差异二、关于贫困成因的理论解释1、个体主义解释:个人的挣钱能力、消费方式所造成2、贫困文化理论与贫困处境理论•贫困文化论:[美]奥斯卡·刘易斯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并世代传承的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强调个人原因和责任。•贫困处境理论:瓦伦
本文标题:自考社会学概论重点题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6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