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课题: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年级班次:高中一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课型:欣赏课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2、技能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教学难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系统地获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这个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②形式鉴赏、③社会学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深度过渡。教学方法:欣赏、评议、比较教学用具:课本、图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笔记本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游戏: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他要面向大家,然后我们请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析!(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畅所欲言!!!)我们分析一个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呢?给我们的感觉;整体的形式、姿态;你所了解他的一些信息(个人或社会);他与你或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关系。结论:为什么不同的同学观察的结果不一样?因为不同的同学,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故而得出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才可以正确的观察和欣赏一个人或一件美术作品呢?老师:怎么品味一幅美术作品或一个人?都离不开我们的眼睛。如何运用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话题。揭示课题并板书: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2)初步观察出示图片《蒙娜丽莎》问题: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从作品中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分析:(1)、比如蒙娜丽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神态安详、动人等等。(2)、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明暗关系(明暗渐隐法,或称“晕涂法”、“薄雾法”(晕涂——是达·芬奇独创的特殊绘画技法。这种画法的特点是在画中间色调和反光部位时特别注意过渡,在明暗交界处,几乎看不到明显的交界线,尤其在表现人的脸部和人体转折处,画得十分柔和、圆润,用色很薄,暗部更是干净透明,皮肤的弹性与肉感被表现得极为真切。晕涂使达·芬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物体轮廓变得含糊不清晰,仿佛浮动于薄雾之中,只有体积感呈现在画面上。因此,晕涂法又称薄雾法。这种方法被拉斐尔继承并发展,创造了圆润柔和的独特风格。)构图方式(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姿态(坐姿,双手交叠在腹部),背景的空间效果(左边的视点是平视,右边的是俯视)等等。(3)、还有达·芬奇是如何通过形象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4)、此外,达·芬奇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较为准确地记录了当时一位商**子的形象,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说蒙娜丽莎将眉毛剃掉了,而且额头的头发也被剃掉了一部分,显得发际线较高,额头较宽,这些都是当时妇女中比较流行的装扮。)老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提问3:我们的发现和书中图表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幅作品。一副画的美不但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你去细细品位。老师:总结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观看、欣赏美术作品的方式可谓繁多,但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3)赏析探究1、感悟式鉴赏A、《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问题:作品中看到了什么?画家是怎么表现的?作品联想到了什么?(请同学看图连线,从而加深理解)老师: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结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国画)。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B、《荷花影》齐白石老师:《荷花影》上的小蝌蚪则是围着一株荷花的倒影在嬉戏。C、《富春山居图》黄公望老师:《富春山居图》对你们可能稍微有点难度,因为需要对笔墨语言有一定的了解,但仔细看的话,全图交响乐般的雄浑构图、笔画墨色的深浅变化也还是可以感觉到的。2、形式鉴赏老师: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线条、色彩、材料、构图、形体等(通过具体的作品体现)。同时对其中的构图和笔触重点讲解。课件映示教材第4页“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和感悟式鉴赏相比,形式鉴赏理性的成分要多些,侧重于形式分析。A、《莲池》——莫奈老师:简要介绍: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莲池》是他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画笔表现出一幅睡莲小桥的美景,给人的眼睛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生: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莫奈则用色彩来表现,如果眯着眼睛看,可以发现它具有很强的阳光和空气感。)色彩:斑斓。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充满生机。B、马远的两幅《水》图解释:马远的作品强调线条,仔细描写水的各种形态变化。马远在《水图》中,用不同形态的线条描绘水波在不同天气和不同地方的变化。C、思考与交流老师:把下面三幅作品:《秋的节奏》(波洛克)、《九色鹿》(敦煌壁画)、《红楼梦人物》(张明山)进行“对号入座”。(这种“对号入座”的方法应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练习:欣赏A、B、C三幅图片,从形式鉴赏的角度来描述,与同学交流,尝试对号入座。连环展开式构图()人物结构比例准确()敷色清丽()平涂()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3.社会学式鉴赏(在社会学鉴赏方面,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A、《写生珍禽图》黄荃五代提问:画家画了些什么?学生:鸟,乌龟,知了等老师:他们之间有联系吗?学生:……老师:画家为什么这么画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呢?B、老师:课件映示《夜巡》(伦勃朗)提问:仅靠观察能否完全了解该作品?C、老师:面对一件美术作品,除了了解它的外在内容,构成形式之外,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美术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与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是离不开的。如果我们可以从文化背景或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去思考和考察,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该作品。4、老师:引导学生看书中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学生:看书理解观察、思考并分析两幅作品所反映的相关文化社会背景5、老师:如果仅靠观察无法完全理解作品,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了解。6、老师:感悟式鉴赏侧重情感,形式鉴赏离不开观察,而社会学式鉴赏更需要探究,光凭想象是不够的。A、《夜巡》伦勃朗荷兰B、五代、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鼎盛期。此图为画家教子习画的范本。(不同创作目的)伦勃朗由于《夜巡》创作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审美,改变了其辉煌的人生。(社会背景影响)美术现象不存在于真空环境中,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社会学式鉴赏在于探究、追问作品主题。4.比较式鉴赏1、老师: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来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老师:课件映示书中图例。《丽人行》(傅抱石)、《宫女》(林风眠)同时映示书中图表学生:口头完成填表3、老师:比较式鉴赏要在熟悉作品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并且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比较。横向: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题材丽人行宫女材质构图线条色彩人物画风比较式鉴赏可以确定作品的好坏,但许多情况下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不同而已。比较往往从形式入手。有比较才有鉴别。老师: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式去鉴赏美术作品,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横向的,比较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手法去表现;也可以纵向展开,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环境下,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通过比较式鉴赏,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培养以联想思维去认知事物的学习方法。(4)总结我们怎样欣赏一幅画,其实就是多动脑,多去想,去问自己,去和画面交流就像和画家本人去交流。大师的绘画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们的画够你去读一辈子,永远也让你读不完。真正的欣赏,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去“看”。美术鉴赏既强调从形式出发区欣赏,又要对内容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鉴赏活动中往往是两三种鉴赏形式综合运用。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下面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5)课外拓展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蒙娜丽莎》《春》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9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