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8-19世纪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目录0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0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0318、19世纪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背景18、19世纪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背景一、18、19世纪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背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进行了最初的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成本学说,是研究国际贸易原因的第一座里程碑。它们是此后许多国际贸易理论得以补充、引申和发展的根源,尤其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在假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转移的前提下,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或比较差异成为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产业革命是指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械大工业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是实现这一变革的障碍。亚当·斯密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反对重商主义,要求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英国本地、欧洲大陆和美洲。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亚当·斯密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一)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在重商主义的假设下,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它所拥有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所决定的出口是有益的,而进口则是有害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只出口不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发展生产多出口少进口(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产生的背景及原因●1500-1778年,重商主义流行于西欧各国●18-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废除重商主义时代制定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要求强烈●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进口原料●产业革命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制品,需要有宽松环境和条件向国外扩张(三)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1、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或者说双赢批判了重商主义的持续积累金银财富的政策,力图以保持贸易顺差来增进本国的金银拥有量是枉费心机一国贸易顺差→金银大量流入→商品价格上涨→商品国外竞争力下降→外国货价格相对便宜→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出现逆差→金银外流(三)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2、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进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加强分工。他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即便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不大会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来向他们购买。”—亚当·斯密例如,苏格兰气候寒冷,不宜采取温室方法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而应从国外进口。(三)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3、亚当·斯密阐述了自由贸易的主张,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优势”,还是后天的“获得优势”,使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即各国专门生产并出口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三)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4、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所提出的交换模式只适用于贸易双方至少各拥有一种绝对优势的商品对外国进行销售的情形。那么,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另一国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这时还会不会存在分工和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772.04.18-1823.09.11)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三、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背景内容特点评价绝对优势(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产生的背景1815年,英国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的自由贸易,造成粮价高涨,地粗猛增。因为粮价的上涨增加了英国各阶层吃粮的开支,减少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工人工资成本上升,侵蚀工业利润;另外,限制外国谷物进口还招致国外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的出口,,严重损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英国资产阶级在全国组织了“反谷物法同盟”,宣传自由贸易的好处,李嘉图的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李嘉图认为,英国不仅应该进口粮食,而且应该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的生产上占的优势比粮食生产上占的优势大。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纺织业,以纺织品换取粮食,这样才有利于英国的发展。(二)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内容1、李嘉图首先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他认为,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占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占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使双方受益。比较成本: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绝对成本的比率(二)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内容2、比较成本学说的前提条件:●两个国家、两种可贸易产品●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生产要素(劳动)的供给给定,在国内充分流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生产成本不变●无运输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如: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二)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内容李嘉图出招了!!李嘉图在1815年所写的《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一文中,建立了一个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动态模型●该模型三个假定①农产品:劳动+土地;工业品:劳动②资本是用来雇佣工人的“工资基金”③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用于下一期的生产中,而土地所有者将地租用于消费(二)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内容●在封闭条件下,由于市场有限,随着工资基金的积累、工业品生产的扩大,工业品的价格将下降,直至利润率为零,从而经济增长将归于停滞。●在开放条件下,面对世界市场价格,其价格不会随着该国工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由于该国在工业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开放会使该国工业品相对价格提高,从而提高该国的利润率。●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贸易开放,世界价格保证了开放小国能够持久获利,并由此实现长期收益。(三)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特点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不论这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核心观点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四)对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评价●1846年,废除《谷物法》,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更具普遍意义,更科学地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明显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需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成本论是发达国家的理论。●贸易不仅能使一国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而带来比较利益这样的静态利益,还能为一国带来动态利益,诸如: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对比较优势论的评价,李嘉图的理论和斯密的理论一样,也是主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但比斯密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更深入地阐述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论证了即使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达到好处,这一论点对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分工有指导意义。思考: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是什么?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理论在逻辑方面发展的动因自我完善的需要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THANKYOU!
本文标题:自由贸易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4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