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2一、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类二、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四、呼吸衰竭的实验室及其它检查五、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六、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3一、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病理生理紊乱的综合征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换气障碍或通气障碍COPD等病因42.分类1.动脉血气分类:•Ⅰ型:PaO260mmHg•Ⅱ型:PaO260mmHg+PaCO250mmHg2.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吸衰竭:快速,机体不能很快代偿•慢性呼吸衰竭:逐渐加重3.发病机制分类:•泵衰竭:神经、肌肉引起•肺衰竭:肺组织、肺血管病变等引起5二、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组织病变胸廓与胸膜病变神经肌肉病变肺血管病变气道阻塞性病变1.病因62.发病机制(1)肺通气不足7肺泡通气量(L/min)PAO2(mmHg)PACO2(mmHg)肺通气不足引起PAO2降低和PACO2升高(1)肺通气不足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8(2)弥散障碍O2CO29(2)弥散障碍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膜的通透性与厚度弥散面积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10肺实变、肺不张肺水肿、肺纤维化弥散面积减少弥散距离增宽弥散障碍11(3)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正常V/Q=0.8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V/Q0.8COPD、肺炎、肺不张、肺水肿2)部分肺泡血流不足V/Q0.8肺栓塞1213(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5)氧秏量增加缺氧加重机体耗氧量发热寒颤抽搐呼吸困难14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急性呼衰早期:呼吸频率。慢性呼衰:呼吸费力伴呼吸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并发CO2麻醉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152.发绀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指甲、舌发绀。16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精神紊乱、躁狂、昏迷、抽搐CO2潴留早期兴奋(烦躁不安、昼睡夜醒,甚至谵妄)CO2潴留加重抑制(肺性脑病:表情淡漠、肌颤、间歇抽搐、嗜睡及昏迷等)17184.循环系统表现PaO2↓:心肌损害→Bp↓心律失常心脏停搏PaCO2↑:皮肤潮红、温暖多汗PaO2↓+PaCO2↑:HR↑CO↑Bp↑肺动脉压↑→右心衰竭19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缺氧、CO2潴留胃壁血管收缩胃酸分泌增多泌尿系统: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不全胃肠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出血应激性溃疡20四、呼吸衰竭的实验室及其它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2.X线胸片、胸部CT协助分析呼衰的原因。3.其它: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PaO260mmHgPaCO250mmHg21五、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通畅气道清除分泌物解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咳痰吸引、纤支镜祛痰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222.氧疗Ⅰ型呼衰:提高给氧浓度可纠正缺氧Ⅱ型呼衰:通气功能障碍原则:低浓度持续给氧233.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1)合理使用呼吸兴奋剂原则:保持气道通畅前提下使用,脑缺血、脑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慎用。(2)机械通气轻中度呼衰——无创鼻面罩病情重不能配合,昏迷——人工气道需长期机械通气——气管切开244.抗感染广谱高效抗菌药物。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1)呼吸性酸中毒:改善通气(2)呼酸+代酸:改善通气量,适量补碱(3)呼酸+代碱:补氯、补钾、促进肾脏排出HCO3-256.病因治疗7.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测与支持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功能障碍,预防MODS的放生。26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关。慢性意识障碍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六、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护理诊断与呼吸道分泌物多而黏稠、咳嗽无力、意识障碍或人工气道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上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潜在并发症27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治疗配合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护理措施281.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且利于改善呼吸状态的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一般护理29呼吸衰竭多采用半坐位30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313.氧疗护理缺氧伴CO2潴留者,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缺O2严重而无CO2潴留者,可用面罩给氧。32面罩吸氧33氧疗疗效的观察:若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尿量增多、神志清醒及皮肤转暖,提示氧疗有效。若发绀消失、神志清楚、精神好转、PaO2>60mmHg、PaCO2<50mmHg,考虑终止氧疗,停止前必须间断吸氧几日后,方可完全停止氧疗。若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提示CO2潴留加重,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病人表现,遵医嘱及时调整吸氧流量和氧浓度。341.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2.观察有无神志恍惚、烦躁、抽搐等肺性脑病表现,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3.观察有无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温暖多汗及Bp升高等缺氧和CO2潴留表现。4.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5.观察呕吐物和粪便性状。6.监测并记录出入液量,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病情观察35对症护理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病情严重、意识不清病人,应及时吸痰。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2.建立人工气道对于病情严重又不能配合,昏迷、呼吸道大量痰液潴留伴有窒息危险或PaCO2进行性增高的病人,若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支持。36呼吸机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37治疗配合药物护理在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静脉输液时速度不宜过快。若4~12h未见效,或出现肌肉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禁用麻醉剂,慎用镇静剂,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38治疗配合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1.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情绪。2.按规程连接呼吸机导管。3.加强病人监护和呼吸机参数及功能的监测。4.注意吸入气体加温和湿化,及时吸痰。5.停用呼吸机前后做好撤机护理。39并发症护理1.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指标。遵医嘱给予药物纠酸,或补钾。2.上消化道出血注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性状,出现黑粪应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出现呕血时应暂禁食。40心理护理经常巡视、了解和关心病人,特别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各项医疗护理措施前,向病人作简要说明,给病人安全感,取得病人信任和合作。指导病人应用放松技术、分散注意力。41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护理过程,与其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指导病人和家属学会合理家庭氧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疾病预防指导指导病人呼吸功能锻炼和耐寒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及冷水洗脸等;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及拍背等方法。若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42健康指导3.生活指导劝告吸烟病人戒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改进膳食,增进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劳逸结合,以维护心、肺功能状态。4.用药指导遵医嘱正确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43知识回顾KnowledgeReview
本文标题: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6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