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理论和模式汇总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7个模式简述1、心理社会治理模式(心理压力大,人在情景(环境)中)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和反思性治疗技巧(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想法有问题(非理性想法),行为有偏差)个案概念化、合作式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钻牛角尖,不讲道理)ABC理论:A代表事件、B代表认知、C代表引发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非理性信念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非理性信念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4、任务中心模式(时间有限,任务清晰)限定目标、限定时间,任务是核心要素:有系统、有反应5、危机介入模式(要出事了,赶紧管)危机、解组、恢复、重组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6、人本治疗模式(相信你,你行的)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7、家庭治疗模式(问题不在人在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觉、似是而非、强调优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追思往事、整理旧经验、整合新旧经验;特点:对自尊的强调、关注经验的整合、注重感受的改变。个案会谈的技巧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引导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类型教育小组:学习新知识(家长技能训练小组、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小组)成长小组:个人的成长和正向的改变(体验小组、拓展训练)支持小组:关系构建、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单亲家庭自强小组、同伴治疗小组)治疗小组:改变行为、重塑人格、开发潜能(吸毒治疗小组、家庭暴力受害者治疗小组)小组工作4个模式简述1、社会目标模式(我们团队有责任为社会做点事):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注重公民参与,致力领袖培养2、治疗模式(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综合性、建构性、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3、互动模式(你帮我,我帮你,一起解决大问题):开发性、平等性、面对面4、发展模式(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把问题解决了):积极参与、使能者原则小组工作过程1、准备阶段(以社工为主)组员的招募及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并协调资源、小组的规模与时间规划2、开始阶段(以社工为主,社工处于核心领导位置)组员特点: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小心谨慎与互相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会工作者依赖社会工作者任务:消除陌生感;强化小组期望;保密原则与建立契约;订立小组规范;塑造信任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小组关系结构社会工作者角色: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3、中期转折阶段(社工由中心位置边缘位置转移)组员特点:较强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抗拒行为;处理冲突;保持对整体目标的意识;重新构建小组;控制小组进程社会工作者角色:协助者、引导者;辅导者、调解者、支持者4、后期成熟阶段(社工位置边缘化)组员特点:凝聚力增强;组员亲密度高;对小组充满希望;关系结构稳定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小组良好互动;协助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为;协助解决有关问题社会工作者角色:信息资源提供者、连接者;能力促进者;小组引导者和支持者5、结束阶段(社工回到中心位置)组员特点:离别情绪;小组结构弱化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离别情绪;保持小组经验社会工作者角色:引导者、领导者社区工作社区工作3个模式简述1、地区发展模式(居民自己说了算)自下而上,注重居民的力量实施策略:①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针对居民之间的冷漠疏离(文艺演出、书画比赛)②团结邻里:针对不良邻里关系(兴趣小组、居民小组会议)③社区教育:了解社区资源、社区认同感、知识(印发宣传单、主题讲座)④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发掘、培养居民骨干,提供转介服务⑤社区参与:解决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社区工作者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协调者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2、社会策划模式(精英、专家说了算)自上而下,注重专家的力量特点:注重任务目标;理性原则处理问题;自上而下改变;指导社区未来变化角色: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3、社区照顾模式(回社区去养病)对弱势人群人性化的关怀特点: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强调非正规照顾;建立相互关怀社区实施策略:①在社区照顾(空间的变化):服务的“非机构”化②由社区照顾(照顾人的变化,注重亲朋、居民为需要照顾的嗯提供照顾):协助建立支持网络(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服务对象自助网络;社区紧急支援网络③对社区照顾(核心是对照顾者的照顾,缓解家庭照顾者压力):辅助措施,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相融合④整合社区照顾-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将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相结合P215)⑤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服务(5大类P216)⑥社区倡导(使社区居民了解服对象的特殊困难,帮助服务对象建立信心、维护自尊)社区工作者角色: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社会工作重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小时候落下的毛病):儿童时期的经历,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追究童年经历、谈及“性冲动”、自我防卫机制)意识层次:前意识、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2、认知行为理论(想问题的方式有问题):ABC理论3、系统理论(人和环境的关系有问题):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它以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和社会,而不是把人和社会分开。包括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4、生态系统理论(人和环境的关系有问题):“人在情境中”,人和环境相互影响,不论是个人的正向发展还是生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与其环境密不可分的。包括:生命周期、人际交往能力、角色、地位地域、适应力。5、人本主义理论(相信你,你行的):强调人的价值和能力,相信人的理性,认为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基本原则包括:真诚、温暖、尊重、接纳、同理.(以人为本,注重社工的态度,尊重、接纳、同感等等)6、存在主义理论(发现自我,活出自我):存在主义的核心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具有选择的自由。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强调服务对象“有选择,就要有担当”,以及从负面经历中探索积极意义)7、增强权能理论(我帮你增加能力,但是关键在你):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区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能更加强调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意识,由内而外地促使服务对象正向发展)8、社会支持理论(大家都要相互关心支持):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的支持。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强调支持网络对服务对象的作用)9、优势视角理论(硬币有两面,看好的一面):每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发挥其自身的能力。创伤、疾病、抗争具有伤害性,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与标签理论对应,强调从正面评价服务对象,假设所有人都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10、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理论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是一种面对磨难的抗争能力。个案工作个案工作7个模式简述1、心理社会治理模式(心理压力大)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分为非反思性(支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和反思性治疗技巧(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想法有问题,行为有偏差)个案概念化、合作式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认知重塑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钻牛角尖,不讲道理)ABC理论:A代表事件、B代表认知、C代表引发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非理性信念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非理性信念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4、任务中心模式(时间有限,任务清晰)限定目标、限定时间,任务是核心要素:有系统、有反应5、危机介入模式(要出事了,赶紧管)危机、解组、恢复、重组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6、人本治疗模式(相信你,你行的)强调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7、家庭治疗模式(问题不在人在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治疗技巧: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觉、似是而非、强调优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追思往事、整理旧经验、整合新旧经验;特点:对自尊的强调、关注经验的整合、注重感受的改变。个案会谈的技巧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引导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类型教育小组:学习新知识(家长技能训练小组、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小组)成长小组:个人的成长和正向的改变(体验小组、拓展训练)支持小组:关系构建、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单亲家庭自强小组、同伴治疗小组)治疗小组:改变行为、重塑人格、开发潜能(吸毒治疗小组、家庭暴力受害者治疗小组)小组工作4个模式简述1、社会目标模式(我们团队有责任为社会做点事):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注重公民参与,致力领袖培养2、治疗模式(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综合性、建构性、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3、互动模式(你帮我,我帮你,一起解决大问题):开发性、平等性、面对面4、发展模式(我们一起学习成长,把问题解决了):积极参与、使能者原则小组工作过程1、准备阶段(以社工为主)组员的招募及遴选、确定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并协调资源、小组的规模与时间规划2、开始阶段(以社工为主,社工处于核心领导位置)组员特点: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小心谨慎与互相试探、沉默而被动、对社会工作者依赖社会工作者任务:消除陌生感;强化小组期望;保密原则与建立契约;订立小组规范;塑造信任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小组关系结构社会工作者角色: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3、中期转折阶段(社工由中心位置边缘位置转移)组员特点:较强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角色竞争中的冲突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抗拒行为;处理冲突;保持对整体目标的意识;重新构建小组;控制小组进程社会工作者角色:协助者、引导者;辅导者、调解者、支持者4、后期成熟阶段(社工位置边缘化)组员特点:凝聚力增强;组员亲密度高;对小组充满希望;关系结构稳定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小组良好互动;协助获得新的认知;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为;协助解决有关问题社会工作者角色:信息资源提供者、连接者;能力促进者;小组引导者和支持者5、结束阶段(社工回到中心位置)组员特点:离别情绪;小组结构弱化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离别情绪;保持小组经验社会工作者角色:引导者、领导者社区工作3个模式简述1、地区发展模式(居民自己说了算)自下而上,注重居民的力量实施策略:①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针对居民之间的冷漠疏离(文艺演出、书画比赛)②团结邻里:针对不良邻里关系(兴趣小组、居民小组会议)③社区教育:了解社区资源、社区认同感、知识(印发宣传单、主题讲座)④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发掘、培养居民骨干,提供转介服务⑤社区参与:解决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社区工作者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协调者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2、社会策划模式(精英、专家说了算)自上而下,注重专家的力量特点:注重任务目标;理性原则处理问题;自上而下改变;指导社区未来变化角色: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3、社区照顾模式(回社区去养病)对弱势人群人性化的关怀特点: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强调非正规照顾;建立相互关怀社区实施策略:①在社
本文标题: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理论和模式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5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