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中学历史课本剧活动方案
中学历史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方案欢二中解红一、活动目的和意义本学期开始准备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案导学,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鉴于这种情况,开展“历史课本剧”的活动,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等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二、活动要求1、历史短剧尽量再现历史,重要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符,不得篡改。2、对照课本上的画像,自制道具、服装、头饰等。3、作品应贴近历史,表达历史情感,健康向上,展现当代中学生青春活力,长度为10分钟以内。4、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主题内容。三、活动细则1、活动时间:2014年11月2、活动对象:七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演一部课本剧。3、活动地点:各班班级四、评奖细则1、比赛设立最佳编剧班级1个,每班级最佳男演员1人、最佳女演员1人。2、根据综合成绩评出历史课本剧演出最具表演奖1个,最具魅力奖1个,最具人气奖1个,最具组织奖1个。3、由评委现场打分评比,现场公布成绩,评比过程中各班级节目和演员均以编号出现,以求公开公正。4、评分细则1)主题鲜明,选材合理,意义深刻,内容新颖且积极向上。(1分)2)演员:语言流畅,口齿清晰,不背台词,台词熟练,普通话标准、神情与剧情相符、化妆道具布景与剧情相符(剧情需要除外)。(4分)3)表演形象逼真,动作到位,神态自然大方。(3分)4)演出过程中剧情衔接良好,整体效果佳,能感染现场观众及评委。(2分)
本文标题:中学历史课本剧活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9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