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说课案教师:卫海卿学科:数学申报校区:霸王河校区一、教材分析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新教学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教科书结合“若p则q”形式的命题给出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并引入推断符号“”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对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理解,需要一定时间的体会,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教学中要适当举一些数学命题的例子结合具体的数学命题来学习。数学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与日常生活中的“充分”“必要”的意义很相近,教学中可以适当借助日常生活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从教材编写角度来看,新旧教材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定义的处理上。新教材的定义显得更简洁精炼,而新教材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量均大幅增加,大约是旧教材的两倍。显然,新教材的编写者在数学概念的处理上贯彻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这一新的教学观。当然,一次性给出定义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基于上述理解,我对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作如下考虑: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与命题真假的关系;会使用推断符号“”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方面: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克服畏惧感,激发求知欲。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四、教法与学法(一)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问题-学案式教学法”与多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拨引导的方式,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出数学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反复应用和辨析,启发学生理解概念并能在实践中总结判定方法。(二)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分析”—“探究”—“总结”的学习环节,从三个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通过对具体命题的正反辨析,对“充分的”和“必要的”这两个词汇产生感性化的认识。2、学生通过解题实践,总结判定方法,形成辨别充要条件的初步能力。3、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充要关系,把学习延伸到课外,体验“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2·五、教学程序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2、阐述定义,理解内涵(5分钟)由例我们引入了如下定义:[幻灯显示]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如果已知p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再次给出回顾内容中的例题,引导理解概念1、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纠正和完善后,可以自然引出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概念,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2、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答案的特点:当条件与结论位置对换的时候,条件的类型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3、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确:区分条件和结论是准确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前提。3、分析理解课本例题,深化认识(10分钟)对于这两道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读题,分析其中的关系,作出判断。注意规范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充要关系的基本方法步骤:(1)分清条件和结论;(2)考察条件和结论间的相互推出关系;(3)根据定义作出判断。4、结合生活,丰富感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充要关系不仅仅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是经常遇到。比如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中,就有不少例子。[幻灯显示]例、请试试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1)水滴石穿(2)骄兵必败(3)名师出高徒5、课堂练习(15分钟)6、小结与作业(5分钟)[幻灯显示]小结: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本节进行概括:充要条件的定义;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认识生活中的充要关系。作业:课后练习题及习题六、教学设计反思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3·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
本文标题:《充要条件》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3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