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大学地理位置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大学地理位置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摘要】近年来,校际差异这一现象不断显现,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校际差异影响择校,而择校热的存在又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异并将择校热潮推向更高。那么,择校热的现象由什么导致?学生又依据什么来选择学校,笔者认为这与大学所在地理位置是息息相关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大学生发展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大学生的发展是从潜在可能不断向现实转化的过程。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其发展水平既受外部因素影响,又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从事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影响。因此,我们把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诸因素分为三类:第一是为大学生发展提供的外部环境;第二是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素质即内部环境;第三是将外部环境与大学生内部环境相联系的活动。大学生的发展则是在第一二类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大学生所处的内外环境及使内外环境相联系的活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推动着大学生向前发展。外部环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对大学生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大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范围上可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大学生所处的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总条件、总背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发展提出要求,并确定其发展的方向及目标。随着社会通讯、信息传递手段的增加和传递速度的加快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增强了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不是很全面,但已足见人们对学校选择的重视,其中也隐现了对学校之间差异这一现象的共同认识。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各种人才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环境,辞海里的定义是“人类的外部世界”。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具体说来,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既包括工作环境也包括生活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大学地理位置决定了大学所在城市环境,而城市环境则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不管是哪一方面,城市的各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都起着重要作用。一、城市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设和完善之中,经济形势与状况、经济政策与措施无不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影响。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势必会牵动他们的心,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势必影响大学生就业需求方向,这也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到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市场压力势必增大。据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212万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可以预计,随着大学生的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而学校所在城市综合实力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情况也存在很大影响,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面广,就业机会自然也比小城市更多。此外,学生几年来经受着大城市各种文化熏陶,对城市已经有一定的适应力,在就业方面必然比其他小城市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优势,竞争力更强大。二、地域对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影响地理位置的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都影响着大学生的综合发展。试想一座经济发达、思想文化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与一座资讯闭塞的小城市,哪里能给一个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哪里能给一个人提供更好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哪里又能提供多少塑造人才便利条件呢?很显然是前者。由区域造成的校际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就业上,还表现在个人素质修养上。当今的人才已不是昔日的“专家”而是“杂家”,只有兴趣广泛、知识面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样,他的知识必然会融会贯通。这也正是社会需求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文化氛围,而这又恰恰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相关。其实很简单,一座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所蕴含的那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那极富感召力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无疑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情操、修养与内涵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受到影响。在中国,高中生报考大学时非常重视地域。很多北方高考生的家长都强调自己的孩子非北京上海的学校不去,如果不行就只上省内的大学。因此不论老师怎么动员,南方的几所好大学就是没人愿去,而明明不如这几所大学的省内大学,生源往往比较火。其实这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种作法,而且害处非常大。上大学不是逛商店,不是游山玩水。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在大城市可以开阔眼界——其实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一个人不会因为逛过南京路,游过故宫而眼界开阔,这仅仅是让你多一些见闻和饭后谈资而已,而这种见闻并不会对你的学习工作有什么帮助。当然,这些还是取决大学生自身的塑造。三、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培养创新品格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决定着人才的质量。特别是当今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竞争加剧,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已不容置否,其心理的承受力将左右这一人才。由此,我们不难相信,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应确保学生的心理能健康发展。学校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其中人文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学校及周边的气氛和人际关系诸方面。学校的气氛是影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教学水平密不可分,也与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支持、配合息息相关。学校的物理环境一般指学校的硬件建设。它包括房屋建筑、活动场地以及采光、噪声、空气、绿化、美化等因素。其中,活动场地、绿化、美化等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育影响极其明显。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的。活动利于学生知识的物化,也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拥有足够的活动场地、良好的活动设施,才能确保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活动,去锻炼,去和其他学生交际,并在交际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多媒体等高科技产品的配套,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持久巩固和发展。总之,学校既要重视和谐的人文环境的建设,还要科学地创建物理环境。只有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不会走弯路,培养出的人才才不会禁不住竞争的考验,才不会再有“刘洋”式的悲剧发生。四、城市环境与校园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的校园景观无疑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是隐性课程,也是第二课堂,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和品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更多生活体验,产生人文精神架构,从而实现育人目的。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中校园环境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层次。校园环境是和大学生最为息息相关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并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根据大学生生活的学校环境来组织我们的教育。研究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利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非常重大。高校校园环境结构复杂、覆盖面广,主要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操场、运动场馆等有形的环境,是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环境是指直接服务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无形环境,主要包括高校的学术和学习氛围、文化底蕴、教育导向、管理制度、学校的声誉、学校的凝聚力等,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直接的、深刻的且及其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针对校园环境进行深入分析。1.校园环境的影响作用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种力量上:第一,是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凝聚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环境中的任何因素都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它们能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并产生变化。优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甚至是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使学生精神愉悦、心情舒畅,从而发挥出它的激励作用,即在学生中形成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在高校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激励机制。校园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作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其对大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比一些枯燥的说教更深刻、更持久。第二,是巨大的约束力。所谓环境约束力,是指优美宜人的环境能控制和限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滋长。正如在鸦雀无声的图书馆,学生会自觉地不大声喧哗;在一尘不染的实验机房,学生会自觉地不随地吐痰;在秩序井然的食堂,学生会自觉地不乱挤乱站。相反,若图书馆里闹哄哄的,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大声讲话;在操场垃圾随处可见,学生会习以为常地乱扔乱吐。所以,要使大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首先应该净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环境总是使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受到抑制,使符合环境气氛的思想和行为得到发扬。第三,是控制力。环境能控制人的情绪。优美高雅、温馨向上的校园环境是一笔宝贵的心理资源,能使人的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产生积极的情感;而不良的校园环境只会使人的心情恶劣,心理失落、压抑焦虑,产生消极的情感。2.校园环境影响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校园环境。它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紧紧环绕着学生,对学生产生感染、约束和控制作用。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的校园景观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是隐性课程,也是第二课堂,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和品德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更多生活体验,产生人文精神架构,从而实现育人目的。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净化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环境的影响作用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广泛性。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以及校园网络的开通等新情况的出现,校园环境的内容更丰富,影响学生的范围更广泛。第二,渗透性。校园环境可以自发地。甚至是让人毫无知觉地影响学生,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产生重大影响。校园环境的美化、优化,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动态性。校园环境是动态的、变化的环境,这必然引起学生思想、生活一定程度的波动。最后,复杂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校园环境是零碎的、盲目的、多向性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相比,校园环境缺乏深刻的目的性和统一性。其二,校园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系上,若他们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将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那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则最佳,反之,将产生教育负作用,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无效。提供良好行选择的环境和提供不良行为选择的环境,对人思想、行为的作用不一样,而高校校园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人离不开环境,而环境要靠人建设,校园环境尤其如此。所谓校园环境,一般指与校园有较密切联系的所在区域,也可以泛指所在的城市、地区以至整个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教育改
本文标题:大学地理位置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2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