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荷马史诗:大约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并加工整理,给后世留下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主要是歌颂特洛伊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他们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简答或论述1.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2)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3)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2.《俄狄浦斯王》的情节主题。《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亚里士多德曾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称它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诗人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诗人相信命运和命运威力,但是,诗人的同情完全在俄狄浦斯一边,命运让这样一位有着过人毅力的英雄人物成为城邦的“罪人”,这只能说明命运是不合理的。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的肯定和在客观上对命运的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即雅典自由民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感到惶惑的矛盾心理的表现。3.简述阿基琉斯的形象。①英雄阿基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在战场上,他英勇无敌,但是他也有他任性固执的一面,而且他还很天真,重友情,热爱生活,并且富有同情心,而且他的身上充满了神话色彩。②他与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争吵是出于正义,为了避免全军在瘟疫中毁灭,他请求阿伽门农送还日神祭师的女儿,阿伽门农当众辱骂了他,并声言将抢走他的女俘作为报复。为了部落利益,他把自己的女俘交给了阿伽门农。他一怒之下,退出战场,但仍忘不了部落,时时关心希腊军的胜败;在战船着火的紧急时刻,他亲自催送好友帕特洛克洛斯参战,当他得知战友被杀,战争已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显示了他部落英雄的特色。③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去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腊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则又使希腊联军遭受到更大的创伤。4.为什么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①他在悲剧中加入了第三个演员加强了戏剧动作和对话,使对话在戏剧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②打破了“三部曲”的形式,使剧情更加集中。③在艺术上利用了戏剧结构的倒叙手法,使剧情环环相连。④他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加以塑造,特别是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5.为什么称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①首创了“三部曲”这种形式。②他把演员从一个人变为两个人。③增加了服装、背景和道具。第二章中世纪文学名词解释骑士文学:欧洲中世纪的世俗主义文学,盛行于12、13世纪,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主题是歌颂骑士之爱,代表作《破晓歌》。叙事诗出现在法国北方,主题是歌颂骑士的征战、冒险、建功立业。由于骑士生活在统治者的下层,了解民生疾苦,仗义行侠,追求尘世爱情生活,有突破禁欲主义束缚的要求。因此,骑士文学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对欧洲后世抒情诗和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城市文学:欧洲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市民力量的壮大,在与城市主斗争中产生的文学样式。其特征为现实性、民主性、讽刺性。内容主要是歌颂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因此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倾向,代表作法国的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简答或论述但丁思想的两重性对《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1.但丁思想的两重性表现在他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教神学思想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准确地指出了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两重性表现在他对少女贝阿特丽采的爱情是一种近乎骑士式的精神之爱,带有神秘色彩。但在《新生》中,他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但丁思想的两重性在对他创作《神曲》的内容和艺术上都有一定的影响。2.思想内容上,在《神曲》里边,黑暗的森林象征着意大利的现实,三头野兽象征着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人类必须经过地狱的苦难,炼狱的考验才能到达天堂。①在对待爱情上,但丁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思想。比如在对因爱而被惨杀的情侣弗兰采斯卡和保罗的描写中,就明显地违反了宗教的观点,对他们争取恋爱自由的精神,表现了深切的同情。从资产阶级上看,他按照宗教神学思想,把他们打入地狱,但从人文主义上看,他又同情怜悯他们,是人文主义和禁欲主义结合。②在对待知识分子上,但丁把维赫等知识分子打入地狱,说他们是异教徒,按照宗教神学思想,说明但丁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但是把他们放在地狱的第一层,又说明资产阶级尊重理性,尊重知识。③在对待教会上,他把教皇放在地狱里,并且指责他,他批判教会,又不否定宗教本身,因此他不是想推翻教会,只是想澄清。④在对待封建统治者上,但丁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并不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而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封建统治。3.艺术创作上①《神曲》表现出了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②③以序曲为例谈谈《神曲》的主题《神曲》中表现了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明显烙印,包含着不少神学和烦琐哲学的知识,神秘色彩浓厚。但是,《神曲》决不是一部宣扬死后善恶报应、鼓吹来世主义和赎罪思想的宗教作品。但丁创作这部作品,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对迷路、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象征着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书中很多寓意的形象都是由作品的基本思想所决定的。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堂吉诃德形象分析这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一个疯子形象。①首先,他是一个幻想狂,因为他读了大量的骑士小说,甘于幻想,脱离实际。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黄金盛世。②其次,堂吉诃德是一个智者,因为他有崇高的理想,善良的愿望,走遍天下,打尽天下不平之事,一心一意做好事,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困难,从不后退。③他又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及其悲剧意义⑴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在大学里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同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比如“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①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根据奥菲利亚对他的描述:“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②其次他是一个忧郁的王子。这主要是因为父亲暴死,母亲改嫁,叔叔篡夺王位。理想和现实发生了矛盾,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哈姆莱特陷入了精神危机。③哈姆莱特又是一个延宕的王子,在这一切发生以后,几经思考,哈姆莱特得出的结论是要重整乾坤。④最后,哈姆莱特是一个行动的王子。哈姆莱特被动应战,与敌同归于尽,至死未完成他重整乾坤的责任,并未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因此哈姆莱特至死也未摆脱忧郁的性格。⑵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主观原因:哈姆莱特脱离群众,孤军奋战。②客观原因:敌人过于强大,还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③《哈姆莱特》是现实中的失败,道义上的胜利。它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第四章17世纪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成就名词解释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于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法国的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它的首要特征是政治上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其次是思想上注重理性,当时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即创作上采用古典文学的题材和体制,学习古代的创作方法。让·拉辛的《昂朵马格》是法国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三一律:17世纪古典主义剧作家提出的文学技艺,指戏剧创作必须遵从三个一的原则。三个一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内。它对整饬当时杂乱无章的戏剧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太绝对化了,束缚了作家的创作自由。简答或论述《伪君子》主要人物答丢夫的形象及社会意义。《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莫里哀集中笔力塑造答丢夫的形象,逐层深入的揭露了这个伪善者的本质。首先,以简捷的笔法揭露了他的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指出这个声称“把世上一切都看成粪土不如”的骗子,贪吃贪喝又贪睡,从不拒绝世俗享受。继而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行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然后从这里开刀让他自己逐层的剥下伪装。原来他打着宗教虔诚的幌子混进别人的家庭,目的却是霸占别人的妻女,夺取别人的财产。这是一个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当他的假面具被撕破后,他的行动和奥尔恭一家所面临的灾难,更显示了这个伪善者的危害性,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的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第五章18世纪文学名词解释“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后期出现在德国的一场资产阶级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一脉相承。中心在斯特拉斯堡,代表作家有赫尔德,歌德和席勒。感伤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思潮,又叫“主情主义”和“前浪漫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应。他们面对产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不稳。他们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伤感的情绪。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得名于斯特恩的《感伤旅行》。哲理小说:是18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家开创的一种新题材,以伏尔泰为代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继承了拉伯雷的讽刺幽默传统,又吸取了英国斯威夫特的手法,将现实的题材、辛辣的讽刺、轻松的诙谐与嬉笑怒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伏尔泰哲理小说的独特风格。代表作品有《老实人》简答或论述《浮士德》的情节结构《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来完成的一部杰作,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民间小说。全剧可分为两个赌赛和五个悲剧。①第一个赌赛:《天上序幕》是全剧的开端,在这一场中,歌德借用基督教的形象表现了全剧思想的总纲。魔鬼靡非斯特与天帝的争论和赌赛,引出了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活历程,期间主要经过五个阶段: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②第二个赌赛: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为了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一辈子博览群书,到了老年发现只是毫无用处,他想到自杀,这时靡非斯特答应做他的仆人,带他经历人生,条件是他一旦满足,灵魂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他打赌,订立契约。学者生活结束。这也是浮士德的第一个人生悲剧,说明将死的书本知识和经验教育不是启蒙思想
本文标题: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7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