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14第十四章城轨企业运营机构与组织管理模式
1第十四章城轨企业运营机构与组织管理模式思考1.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2.轨道交通企业组织的特点3.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内容4.运营管理模式的评价标准5.不同乘务员的值乘方式的利弊及使用条件2内容理论基础轨道交通系统企业运营机构运营管理与机制问题运营管理模式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的组织轨道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PublicGoodsaregoodsforwhichexclusionisimpossible.萨缪尔森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4(1)非竞争性(Non-rivalry):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2)非排他性(Nonexclusion):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特征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纯私人产品1.排他成本很低2.由私人企业生产3.通过市场分配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如:食品、衣服等混合品1.集体消费,但存在着拥挤2.由私人部门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3.通过市场或国家预算分配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或税收收入如:公园、公共游泳池、共同产权资源(如城市绿地)等非竞争性混合品1.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2.3.通过市场分配,辅之以补4.如:学校、交通系统、社会保障、接种疫苗、有线电视、非拥挤性桥梁等1.2.直接由政府提供或在与政府签约3.4.资金来源是强制性税收收入如:国防、法律制度、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理论-交通运输产品的公共性运输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复合特征;运输产品未达到拥挤点之前,运输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点,是公共产品;运输产量在达到或者超过拥挤临界点时,运输产品的“公共性”开始弱化,私人产品的特性开始加强。7理论基础-自然垄断理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导致成本最低。如果任由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由于产量较低,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会居高不下。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的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的方式主要有:国有化私人企业垄断,政府对其进行规制8自然垄断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对交通运输业运营管理的启示交通运输业是自然垄断产业并不是交通运输业中所有的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9外部性理论(SPILLOVEREFFECT)如果某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需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存在负的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如果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带来不需付费的净收益时,这时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外部性一般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当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产生的附带影响是有利影响时称为正外部性;产生不利附带影响时称为负外部性。10外部性理论交通运输的正外部性消费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效应和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商品流通开发边远落后地区由于运输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一些额外收益由于运输便捷性减少时间成本11外部性理论交通运输的负外部性交通运输设施修建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运输活动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交通拥挤带来的额外时间和运营成本运输设施供给中没有包含的费用,即纳税人与使用者的现金流错位12轨道交通系统企业运营机构运营管理与机制运营管理模式13运营管理与机制1.运营管理与政府间的关系2.运营管理与运作商业化3.运营管理与经营策略4.运营管理与系统选择14运营管理与政府间的关系①政府需对轨道交通大力支持,给予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者以自信心。②修建轨道交通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用作资本金。③在地方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前提下运营公司有权自行决定修建线路。④地方政府给城轨公司以定价自主权,视客流与经营状况为城轨交通合理制定票价。⑤在沿轨道交通线两侧的500m之内,政府可划拔一定土地为轨道交通开发房地产或其它物业之用,其收益用来弥补建设费用的不足。⑥政府承诺当轨道交通财政恶化时,政府给以财政支持。⑦政府为轨道交通公司融资尽可能创造宽松环境,包括为借贷外资担保。⑧建立政府建设基金。15运营管理与运作商业化确立公司运作商业化原则,从筹建到运营各个环节、从设备引进到消化吸收,从运营主业到多经物业,都需建立相应的成本和效益核算制度;寻求票价与运量之间的平衡点,谋求政府给予公司定价自主权;将经济效益作为公司建设和经营的出发点。16运营管理与经营策略线路建设策略。充分利用城轨运输资源,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服务;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建设经济效益好的新线。发展物业和多经策略。在城轨线路附近、线路上方或下方开发物业、发展多种经营,为公司谋求财政收益和增加客流。管理机制及运作策略。吸引并留住具有各方才于的员工,发挥他们的潜力;在既有资产及日后增加资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策划从乘客处获得足够效益,不仅抵偿服务支出.而且努力使资产保值增值,保持合理负债水准,并向股东提供所担风险和所期望相称的回报;保持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保证不间断地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17运营管理与系统选择修建线路类型要合适,降低建设成本。新建线路位置与走向要尽可能为最大多数居民服务。整个系统要按大运量配置,车站的设置要考虑车站附近物业和新业务的发展和由此引发的潜在客源的需要。各类城轨交通都要以实现交通功能为主,即满足乘客的通过或换乘(集散)需求,减少功能过剩和功能转换。线路设计坚持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简朴方便原则。新技术的使用要以实用为主,不追求最新、最高,要与客流规模相匹配,分步分阶段实施,不搞一步到位。努力实施各类设备的国产化,提高国产化率,降低建设成本。18运营管理模式分类有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无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官办半民营模式官办民营模式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私办私营模式19按资产属性及运营企业性质分类:有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线路为政府所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运营单位通过招标方式获得经营权。韩国首尔采用了这种模式:由首尔地铁公司、首尔铁道公司运营。地铁从运输税务系统得到补助金,但每年仍有亏损。特点:带有计划性质的市场竞争,票价带有福利性。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20无竞争条件下的官办官营模式线路为政府所有,一家单位独家经营,或两家以上单位按行政区域划分经营范围。伦敦、纽约、广州、柏林、巴黎。特点:由非盈利性的公共团体代表政府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带有极大的福利性,运营收入不能抵偿运营成本,完全靠补助金支持日常开销。采用的原因:客流密度比较低,系统赢利的可能性低。21官办半民营模式线路为政府所有,交由政府股份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经营。香港地铁: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香港政府香港政府为地铁公司提供担保,靠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足:①政府作为地铁公司的担保,必要时要承担企业决策失误的责任。②由于允许地铁公司自行制定票价,使得市场水平票价与地铁增进公共福利的初衷不符。22官办民营模式线路为政府所有,交由民间股份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经营。新加坡国土运输局拥有轨道交通的所有权和建设权并承担建设费用。新加坡快速轨道交通公司负责地铁运营。公司最大股东为私人企业。23官办民营模式(续)新加坡地铁的主要特点:地铁作为福利由政府承担建设费用;运营公司完全民营,第一大股东为私人投资公司;淡化运营公司的职能,运营公司无线路的所有权,政府不干涉运营收入也不对运营开支进行补贴;由政府制定运营水平和规则,以此保证轨道交通的公共福利性质。24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又称“公私合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线路归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所共有,同样由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共同组织人员经营。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政府投资、商业贷款、民间投资、交通债券等多种形式,充分开拓了融资渠道。25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模式(续)帝都高速交通营团(东京地下铁公司):资本金由日本政府和东京都政府分摊,运营补助金50%以上来自地方公共团体,贷款来源于政府的公共基金、运输设备整备事业团的无息贷款、民间借入金和交通债券等。政府对其控制在于高层人员的任免。其管理委员会是实权机构,它决定收支预算、营业计划和资金计划等。帝都高速交通营团不是上市公司,不存在未来被私人收购的可能性。26私办私营模式线路由私人集团投资兴建,并由私人集团经营,政府无权干涉私人的工作。曼谷轻轨的建设和运营是一家由私人企业控股的公司负责,即曼谷大众交通系统公共有限公司(简称BTS)。泰国政府通过合同形式对轻轨建设和运营以及公司的股本结构进行约束,如特许经营协议规定,票价范围在10~40泰株之间。27私办私营模式(续)优点:能最大程度地激发私人投资者的兴趣,使私人投资者严格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问题:在票价、线路走向等敏感问题上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政府难以保证轨道交通作为公共福利事业的本质;轨道交通的投资回收期长,私人投资者要做好最初几年亏损的准备。28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立足城市实际情况强调地铁福利性质的城市如纽约、新加坡,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都存在后续投资困难的危机;在选择赢利性的城市如曼谷,难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本身的有序发展;而在香港、东京、首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城市轨道交通的福利性和赢利性得到了较好的融合,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以线养线,政府的角色也在逐渐淡出之中。29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客流量和线路类型是决定选取何种轨道交通管理模式的重要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万人/km/日)30城市伦敦巴黎纽约柏林香港客流密度0.641.540.80.772.86城市首尔东京曼谷新加坡上海客流密度1.752.871.71.31.64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1)当客流密度在0~1.5万人/km/日时,采用无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的模式2)当客流密度在1.5万~2.5万/km/日时,采用有竞争条件下的国有国营模式、公私合营、国有半民营的模式。3)当客流密度达到2.5万/km/日以上时,采用国有半民营、国有民营的模式。上海2010年4月29日,1.4万人次/公里北京2010年4月30日,3.2万人次/公里广州2010年5月1日,2.8万人次/公里31各种运营管理模式的适用性4)当政府独自承担建设费用,而不从运营收入抵扣时,在大于1万/km/日的客流密度时就可尝试国有民营的管理模式。5)私有私营的模式最好用于市郊铁路。在市郊铁路的条件下,客流密度达到1.7万人/km/日以上时就可采用私有私营的模式。32运营管理模式分类第一种是欧美流行的“一体化”模式,即由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或国有公营企业垄断经营,且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以巴黎、芝加哥、柏林、莫斯科、圣保罗等城市为代表。第二种是“一体化模式”的变种,由两个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或国有公营企业经营,也实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以东京、汉城为代表。第三种模式是投资、建设和运营分离,以新加坡和台北为代表第四种模式是投资,建设,运营分离33按投资、建设、运营的关系分类: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模式的变迁与发展:第一阶段:建设初期的摸索阶段(1965-1984)1970年4月15日,为适应北京地铁发展需要,组建了铁道兵北京地下铁道运营管理处,隶属于铁道兵第十二师。1976年,北京地铁划归北京市政府领导,成立了北京地铁公司,隶属于市公交总公司。34第二阶段:成熟运转阶段(1984-2001)1984年5月,根据地铁运营管理和新线建设的需要,地铁公司升格为局级公司,全称为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35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模式的变迁与发展:第三阶段:改革探索阶段(2001
本文标题:14第十四章城轨企业运营机构与组织管理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