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专题教案
“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常见方法;2、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从考试来说,信息就是阅读材料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这“整合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求之间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一、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途径: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以考查筛选、提取信息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几乎没有不考查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的,而且一般是放在第1题。因此,在阅读中要十分重视对文章基本概念的理解。2.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句子当然是重要的句子。不过,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写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这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阅读应该完成的任务之一,自然也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二、关于整合信息提取信息是为了整合信息。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方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1)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4)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B.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C.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D.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这是一篇介绍“转基因作物”研究情况、评价转基因作物利弊的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第1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正确的一项是D。A项的“环境影响”之说错,应是移植其他生命体的基因;B项的“抗除莠剂”、“抗病毒是“特性”,而不是“基因”;C项“杂交作物”错“转基因作物”的“杂交作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第2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实际是考查从重要句子中提取信息的成功,答案是C。文中画线句子是两个句子,用举例方式说明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产生的问题,A项之错在“污染环境”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B项的表述以偏概念,“有可能加快出现”不等于“无法对付”;D项错在“保护”,有选择地杀死某些害虫与“保护”另一些害虫,完全不是一回事。解答本题可知准确理解语言的重要性。第3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实际是考查从重要语句中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是B。A项的主要错误在“所有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实际上有的已推广,有的还在实验室试种;C项的原文是说“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而该项的表述违反了原意。D项否定增产的目的,显然与文意不符。第4题考查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不准确的一项是C。C项错在“已经”,文中只是说专家担心,而它却说为既成事实。其他三项都可以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文句。(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答案】⑴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⑵杜甫的苦寒人生⑶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解析】“这”指“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这是写杜甫的成就。“这些”表明上文讲了不止一点,另外一点只能是“舍此”后的内容了,写杜甫的命运“苦寒”。“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表明下面还有一点,概括力最强的就是“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回顾一下答案,是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的:成就——命运——成就与命运的矛盾【方法】抓住语言标志(指代词、关联词、过渡句),找准要点。(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老家孙犁⑴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⑶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⑸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⑹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⑺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⑻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⑼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⑽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⑾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⑿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⒀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⒁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6分)【答案】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兴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注意审题,“通观全文”,不能局限于哪一节;“复杂心情”,6分的赋值都暗示了答题要概括全面,不能遗漏要点。“复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者对老家的思念之情(注意联系第18题),一是作者“不想再回去了”,为什么呢?阅读全文,不难发现答案主要集中在第三段,“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喧几句,没有什么意思”,还有最后一段,“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方法】抓住作者行文思路,不遗漏要点。(划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新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抱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答案】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4.邻里乡情。【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整段文字的内容。本段开头两句总写了人的童年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乡土;最后一句总结了童年的乡土情结对人的一生的影响;间四句就是童年烙印的具体表现。中间四句是答案所在,问题要我们回答的是“哪些烙印”,我们应该回答的是一组名词性短语。从筛选出来的信息中,寻找关键词,并注意字数的限制。经过整合,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史;4.邻里乡情。有的同学在解答这一类题时,往往只能做到一半,即从文章中筛选出有效信息。至于如何整合,则
本文标题:“现代文阅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专题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2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