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这就是著名的比干挖心的故事。比干忠言进谏,为何被挖心?•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等名称,经过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即国别体。全书分西周1篇、东周1篇、秦5篇、齐6篇、楚4篇、赵4篇、魏4篇、韩3篇、燕3篇、宋、卫合1篇、中山1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二百四十多年。•《战国策》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kūn)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yì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cháo停顿☆邹忌/修/八尺有余☆皆以/美于徐公☆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气、语调……再读课文1、读准句子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3、勾画出不懂的词句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时一尺等于0.23米,八尺即1.84米。形体容貌表并列早晨看对……说他的,指邹忌的用于比较,什么和什么比较,哪一个怎么样。孰:谁,哪一个美得很,漂亮极了。甚:极,很。怎么赶得上,比得上的表判断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相信自己,动宾倒装表顺承,就跟,同,后面省略了宾主“之”(指客)他,指客人如,比得上取独……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私:偏爱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认为表并列躺着表修饰想这件事。之:这件事,指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取独……以……为美,认为……美……者……也:表判断害怕想要向,对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的认为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朝廷拜见实在,确实的比土地,土地方圆近侍,近臣没有的这,代前文所说的看代大王目前的处境取独……(到了)极点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土地,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好,对于是,就宫廷大官地方小官君主自称,意为寡德之人的过错……的人在刚,才王宫门前、庭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样。若:像几表修饰即使进谏的话下达,颁布上等呈上,进献下等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听说这件事,指齐王从谏如流这件事朝见到这在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词句小结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字(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子: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合作探究,研习课文诵读指导: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邹忌通过“孰视”“窥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发的深思,他自语道出了妻、妾、客阿谀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思考: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与徐公比美2、邹忌如何与徐公比美的?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以及妻、妾、客的三答。3、妻、妾、客为什么异口同声肯定邹忌比徐公美呢?相同的语意,感情色彩有何不同?妻由于爱而有偏私,妾由于畏而不敢直说,客由于有所求而要讨他的欢心。妻语气极尽赞美,表现了一种偏爱的感情;妾不像妻那样热情称赞,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心情;客人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4、邹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这一推断表现了邹忌什么性格特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明智、精细。。5、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邹忌由比美想到了什么(即悟出的道理)吗?他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6、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第二段: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节奏感很强,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思考: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这样有什么好处?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后,没有从正面提出要齐威王纳谏,而是以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有求于臣”叙述了他们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至齐威王的治国大事,说明齐威王处于最高最有权势的统治地位,“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因而受蒙蔽最深。他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的的批评,而是以家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种采用设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第三、四段:1、说说这两段的内容。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2、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威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邹忌(进谏者):由小见大,设喻巧妙,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推论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3、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赏群臣吏民……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结果是……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效果可喜。4、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纳谏后不同时期段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批评者勇气的大小。“门庭若市”一方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合作探究,鉴赏品味1、你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每段内容吗?邹忌比美、威王受蔽、威王除蔽、除蔽结果2、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赏后齐国的三变等。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3、说说邹忌与齐威王的人物形象。邹忌: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实事求是、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从谏如流)、明智果断、兴利除弊。4、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也有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你还能举出这样的正面和反面例子吗?正面:唐朝的魏征和李世民,春秋时期鲁国的曹刿和鲁庄公……反面:商朝的比干和商纣王,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和吴王夫差,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和楚怀王……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5、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6、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1)人要有自知自明。(2)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3)要多实践,多观察,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4)要多角度看待问题。(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劝谏目的。(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本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5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