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3分)(2014•昆明)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电磁波B.电磁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C.手机不能接收电磁波D.红外线是电磁波考点:电磁波的传播.X|k|B|1.c|O|m专题:信息的传递.分析:(1)声音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属于声音的一种.(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3)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可以发射电磁波.(4)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种.然后再根据每个选项分别作出判断.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声音的一种,不是电磁波.故A错误;B、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故C错误;D、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波和电磁波的了解和认识,基础性题目,要分清区别和联系.2.(3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C.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放吸热.解答:解:A、雪是固态,温度升高时可以变成液态的水,发生的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液体,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后形成的,符合题意.C、霜是固体,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冰是固体,它是由液态的水放热凝固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要判断各选项的物态变化是否相对应,首先要弄清楚各选项的物态变化特点,然后根据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3.(3分)(2014•昆明)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B.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不符合题意;B、打习毛球时握紧球拍,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不合题意;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脱离,属于减小摩擦,符合题意.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4.(3分)(2014•昆明)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B.C.D.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解答: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A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符合题意;B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C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D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以及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中考的热点内容.5.(3分)(2014•昆明)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据此结合题目描述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高度和速度不变,因此,由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少.故只有选项D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本题中注意飞行喷洒农药时其质量在不断减小是解答中的易错点.6.(3分)(2014•昆明)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是()A.电炉B.电风扇C.电饭煲D.电铃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解决本题应掌握:常用家电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解答:解:电风扇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而使扇叶转动的;电炉、电饭煲均为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家电的工作原理,在生活中应注意掌握.7.(3分)(2014•昆明)当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时,将它接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产生的热量为Q.如果要使它产生的热量为2Q,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A.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B.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C.将电阻变为原来的,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D.将电压变为原来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分析答题.解答:解:A、将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由Q=可知,产生的热量变为2Q,故A正确;B、将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B错误;C、将电阻变为原来的,通电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4倍,故C错误;D、将电压变为原来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由Q=可知,热量变为原来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电阻产生热量的变化,根据题意,应用Q=即可正确解题.8.(3分)(2014•昆明)某实验小组连接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不变.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他们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b=Ubc=Ucd=0,Uad=3V.为进一步确认电路故障,他们先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再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最后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灯Ll和灯L2都发生了断路B.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C.灯Ll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D.灯Ll、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电路发生断路时,当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时,电压表有示数,否则无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并且Uab=Ubc=Ucd=0,Uad=3V,说明电源有电压,则电路其它部分出现断路;(2)用导线将a、b连接起来,先后测得己Ubc=Ucd=0,说明断路部分在bd之间;用导线将b、c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cd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cd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cd间存在断路;用导线将c、d连接起来,先后测得Uab=0,Ubc近似等于3V,说明电压表并联在bc之间时,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bc间也存在断路;综合上述分析可得,灯L2和开关S都发生了断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电压表检测电路的故障.当电压表所测的那部分电路断路,电压表与电路串联,分担电源电压,要注意辨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考生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9.(2分)(2014•昆明)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通信英雄牛宝才,在电话线被炸飞一段而无法联络的紧要关头,他将电话线的一端咬在嘴里,另一端捏在手里,不惜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导体(填“导体”或“绝缘体”)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保证了指挥联络关键的3分钟,谱写一曲英雄主义的诗篇.今天,我们随时随地要注意人身安全,如若遇到断落地面的电线,我们不能用手直接去捡拾(填“能”或“不能”).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石墨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解答:解:人体属于导体,所以可以连接被炸断的电话线;用手捡拾断落到地面的电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故答案为:导体;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属于导体和安全用电的原则.10.(2分)(2014•昆明)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那么体积为2m3的冰的质量为1800kg.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冰的密度的意义根据密度的定义说明;(2)已知冰的密度和体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冰的质量.解答:解:冰的密度是0.9×103kg/m3,物理意义为: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ρ=,∴冰块的质量为:m=ρV=0.9×103kg/m3×2m3=1800kg.故答案为:体积是1m3的冰,质量为0.9×103kg;1800.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特点、物质密度数值的物理意义和密度公式变形的简单应用,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1.(3分)(2014•昆明)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解答: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色;20;传播过程.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的理解、人耳朵听到频率范围的判断和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应用.12.(2分)(2014•昆明)端午节吃粽子,会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1)我们能闻到煮粽子时发出的阵阵清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两块表面干净的铅互相压紧能够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答案为:扩散;引力.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现象,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3.(2分)(2014•昆明)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虚像(填“虚”或“实”),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考
本文标题:2014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0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