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播放视频资料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退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八至十五章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2.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3.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4.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其中主要的三种经济成分是:1.社会主义经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2.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3.资本主义经济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48.5%。可见,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工业1952Text1949农业145%48.5%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在此经济基础上形成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历史必然性1.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步骤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2.从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主要矛盾看: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3.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步骤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在经济上,国营经济的建立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为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前提。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的讲义:《辩证法唯物论》。2.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3.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视频:抗美援朝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连接视频:《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949年10月3日至1951年5月21日,中国同各国建交情况。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斯大林70岁祝寿时合影。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政治: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国营经济主导,同时包括个体、合作社、私人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主要矛盾土改完成前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土改后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土改完成前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主要矛盾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视频——百废待兴土地改革的完成,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土地革命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土地改革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一种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也有资本主义因素。其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结论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初步的设想: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10-15年。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过去陈旧破烂的矿厂景象。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国营农场的收割机。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透视过渡时期总路线,可见其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的问题。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后我国发行的硬币工人支持抗美援朝珠江大桥建成通车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营企业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土改后的农民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二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改造采取互助合作,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学习,了解耕牛入股情况。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1、互助组2、初级社3、高级社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从1952年开始,全国农业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来又转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比例图70%96.3%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手工业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具体来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即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手工业产值93%70%93%目录前页后页课间休息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4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