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安排了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几个栏目。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法与学法1.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2.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13.花钟课题花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以备在上课时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这节课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开始学,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重点段。由段落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打破常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理解,在理解中得到感悟。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搜集各种花开放时间的资料。(师生)2.采集生活中花的标本,写一两篇观察日记。(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语。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用时:5分钟)1.出示时钟、花。2.出示课件,引出课题“花钟”。3.走近文本,揭示奥秘。1.学生猜一猜这两种物体之间会有什么联系。2.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花,这种花是什么样的,在什么时候开放。3.学生谈谈对“花钟”的理解。花钟是什么?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20分钟)1.出示课件。把本课的生字呈现给学生,教师领读一遍。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3.组织学生识记生字和新词。教师检查自学情况。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1.自由阅读,圈出生字。先在小组内认读,再开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3.(1)小组讨论,分享识字方法。继续运用前面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注意“苏”是平舌音,“寿”是翘舌音。(2)开火车读新词,利用工具书了解新词的意思。4.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后面的概括段意铺垫。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时:12分钟)1.请3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3.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1.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学生分自然段来朗读课文。学生评价。2.小组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3.分组汇报交流的情况。第一自然段: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二自然段:揭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写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修建“花钟”,其做法很有趣。4.学生自由挑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根据段意归纳整篇课文的内容。四、夯实基础,指导书写。(用时:3分钟)1.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字,让学生观察。2.指导学生书写。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2.学生练习书写,注意“修”“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强”在书写时注意左边稍微比右边窄;“醒”在书写时左右宽窄差不多。学生分析结构、发现规律,把字写正确、写端正。教学反思《花钟》这篇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是难以理解的。在教学中,我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2.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学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练写词语,巩固反馈。(用时:5分钟)1.老师拿出词语卡片,检测。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学生读词语卡片,如“芬芳、苏醒、强烈、展示、昆虫、修建、组成”。学生还可以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基础目标。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意。(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把活动卡片发给学生。2.引导学生集体订正。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1.学生读第1自然段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活动卡片。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理由。4.指名学生读出自己的对比阅读,把欣赏花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花朵进行品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利于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喜欢哪种花。4.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5.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句子。6.指导学生评议这几句话。7.指导学生欣赏图片。8.指导学生品读句子。感受和理解。学生评价。5.学生找出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各种花开放时的样子的语句,讨论这样写的好处。6.学生欣赏课件中盛开的花的图片。7.品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花开放的美丽。三、课后拓展。(用时:10分钟)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2.理解运用:让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描述花儿开放的时间。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在书写中,深入了解不同表达的效果。四、浅谈体会。(用时:8分钟)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1.全班轻声读课文。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重点从两个方面:文章内容和学习方法)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花的奇妙应用,以及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还是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描写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我都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14.蜜蜂课题蜜蜂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本课在设计上,重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人物品质的目的。课前准备1.根据法布尔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了解关于蜜蜂更多的知识;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第1、2自然段。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蜜蜂的图片、资料。(学生)2.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蜜蜂的资料。2.课件出示法布尔的图像及简介,引出新课。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如蜜蜂的生活习性、赞美蜜蜂的诗句等。2.了解法布尔。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2分钟)1.引导学生读课文。2.出示词语:蜜蜂、辨认、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陌生。3.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小组内读词语,互相正音。3.在小组内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4.检查学生读文情况。5.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大意。4.小组内活动:组员逐段读文,读后互相评价。5.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用时:13分钟)1.指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2.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3.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4.指导学生画出能说明实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5.引导学生质疑: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6.引导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1.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评价。2.小组讨论“我”做这个实验的原因。3.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实验做法的词句。4.小组内交流:“我”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交流时要从“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和“做记号”两个方面入手,体会“我”为什么要这样做。5.接力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四、课堂练习,落实基础。(用时:10分钟)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2.教师示范写“蜜、蜂”。3.教师检查书写情况。1.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然后交流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如结构、写法、布局等。2.学生先认真观察教师书写,然后练习书写,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3.互相评议书写,接纳合理的建议,重新书写。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教学反思本节课出现的问题有:1.学生预习不充分,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生字词的预习上,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并收集相关的资料。2.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学习法布尔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教学重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课前准备准备生字词卡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新旧衔接。(用时:5分钟)1.识字小游戏:我说你猜。2.法布尔的实验非常有趣,请你讲一讲实验的做法。1.一名同学说出词语其中的一个字,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词。2.同桌之间交流,看谁说得最有条理,其他同学评议。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用时:17分钟)1.引导学生学习第3、4自然段。(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找一找描写小女儿神态、语言的句子,并做上记号。(3)引导学生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描写小女儿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呢?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1.学生自由学习第3、4自然段。(1)学生大声朗读第3、4自然段。(2)找出“推测”一词,体会“我”此时的心情。交流这个词的作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表格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951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