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陕西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试讲中的情感渲染作用
陕西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试讲中的情感渲染作用2015教师招聘余波未了,教师资格又要来了。无论是教招还是教资,都绕不过试讲。尤其对语文学科,广大考生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经常有考生非语文专业,认为语文最好讲、誰都能讲,很盲目的就报考,授课中一直跟老师要亮点。我认为,语文学科试讲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情感的渲染。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在面试过程中考生最能吸引考官拿到高分的亮点!有考生在讲《背影》《我的母亲》等亲情类文章时,无动于衷,按部就班课堂四部曲。死气沉沉又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如何在真实课堂打动学生,又如何在考场打动考官呢?于是我讲了这样一个忘记了从哪里听来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二话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兴地捧着母亲的心去了。可是,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心连忙问:“孩子,摔疼了吗?”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考生们自己陷入了沉思……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所以语文课并不好讲。如何在试讲时感染考官呢?1、导入。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在导入课文时,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有位老师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曾用这样的导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写过赞美母亲的名诗佳篇,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颂扬母亲的诗篇,情挚意浓,脍炙人口,历经传诵。同样,人门也经常把祖国、黄河比作“母亲”。母爱历来被公认为是世上最无私,最神圣的爱。下面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一分钟时间叙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爱。寥寥数语,启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无疑如投石击水,从感情上激发了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兴趣和欲望。2、巩固。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同志亲友的深挚情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手中现有的材料。在四部曲的巩固提高环节,就是我们煽情的重要部分。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前提是要有情感渲染的意识!可以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与课文相似的氛围,帮助学生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可以播放相关视频,直观再现课文后的用意,可以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如在《采薇》一课后,可让写小剧本:假如战士戍边回来后,在家门口会遇到谁?此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战争后劫后余生的人的内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油然而生了。因此,语文试讲是开放的、不唯一的。只有在平时积累中多一点思索与感动,才能在考官心中点亮一点。文章来源: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本文标题:陕西教师招聘语文学科试讲中的情感渲染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1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