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论权位身处高位者是三重意义上的臣仆——君主和国家的臣仆,名誉地位的臣仆,以及事业的臣仆。所以,他们没有自由——没有言行的自由,也没有支配时间的自由。为谋得高位或者说为凌驾于他人之上,宁可以失去自由为代价。人性的这种欲望真是不可思议!何况取得权势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人在这条路上要忍受许多痛苦,然而得到的却未必不是更深的痛苦。为了取得权势,人们常常不择手段。但即使达到高位也往往坐不安稳,一旦倒台便是身败名裂。因此,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正如古语所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然而,识时务者又有几人?在宦海激流中,人们常常是在应该退时不肯退,想要退时却已退不成。人性迷恋于权势,也许是因为默默无闻的寂寞是难挨的。正如那些老人,尽管已风烛残年,却仍然闲坐在热闹的街口,借此追忆往昔的尊荣。有趣的是,身处权位的人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而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他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他们得到荣誉,感到骄傲,与此同时,他们会时时感到忧虑,尽管他们只有在结局到来时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塔西佗曾批评迦尔巴说:“假使他不曾成为帝王,大家倒会相信他有雄才大略,有能力治理国家。”而对于菲斯帕斯他却说:“掌权以后他的人格得到增进。”第一句话批评迦尔巴的失败,而后一句话则赞许菲斯帕斯的修养。地位愈高修养愈增,这是具有善的品格的最好证明。因为荣誉是来自或者说只应该来自美德。但世人往往当其未得志的时候,尚能具有某些美德,而一旦有了权势,就丧失了这种美德。1.作家作品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据一些片段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此外,他还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2.写作背景小说描写了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至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的近百年历史,集中描绘了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书中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将魏国的曹操作为奸邪狡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曹操献刀”之前,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等宦官,不顾他人劝谏,密诏董卓进京。十常侍得知消息,先行下手,杀死何进,皇帝、陈留王等被劫持出宫,皇帝后又被何进部下袁绍、曹操等迎请回宫。此后,董卓也驻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带铁骑军马入城,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不久,董卓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大摆宴会,遍请公卿,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丁原、卢植、司徒王允持不同意见,于是百官皆散。后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为国相,又因所谓“怨诗”而杀帝。彼时,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越骑校尉伍孚欲杀董卓,未果,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在这种形势下,袁绍与王允图谋杀死董卓……接下来的情节即为课文节选内容。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到陈留招天下士人,立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公孙瓒荐刘、关、张。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八路诸侯被吕布打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字音(1)单音字①小酌.()②马羸.()③暗忖.()④散讫.()⑤惶遽.()⑥鞍辔.()⑦刀鞘.()⑧成皋.()⑨下榻.()⑩沽.酒()⑪矫.诏()⑫隐讳.()zhuóléicǔnqìjùpèiqiàoɡāotàɡūjiǎohuì(2)多音字①牟牟取牟平②觑面面相觑觑起眼睛③屏屏风屏营屏气④宿宿舍三天两宿星宿⑤薄薄弱薄饼薄荷móumùqùqūsùxiǔxiùpínɡbīnɡbǐnɡbóbáobò字形(1)收qìqì今(2)léi弱输yínɡ(3)床tàtà青(4)bó弱账bù(5)qiáo楼qiáo夫(6)捆fù脉bó讫迄羸赢榻踏薄簿谯樵缚搏近义词辨析(1)年轻·年青辨析二者都与年龄有关。“年轻”指人的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也指年纪相对比较小的对象;而“年青”则指处在青少年时期。例句1: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虽然41岁了,但看上去还很年轻。例句2:你正年青,应该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去。(2)质疑·置疑辨析两者都有“提出问题”之意。“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无可置疑”“不容置疑”。例句1: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问难的过程。例句2:经典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词语解释(1)弄权:把持权柄,滥用权力。(2)跋扈:专横暴戾,欺上压下。(3)惶遽:惊慌。(4)审究:审问。(5)奄有:完全占有。(6)向晚:接近傍晚。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情节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进程来进行的。王允在生日宴上哭诉,曹操为匡扶正义挺身而出,勇借宝刀准备刺杀董卓,然后暗藏宝刀去面见董卓,正欲下手之时,被董卓从衣镜中察觉,于是曹操借口献刀,又借口试马,逃离洛阳,在中牟县遇陈宫,获救。在成皋借宿吕伯奢家,因疑心太重,痛下杀手,杀死吕伯奢及其家人。这样安排故事情节,使情节紧凑,发展合理,让读者易于接受。结构图示曹操献刀主旨归纳《曹操献刀》通过“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等一系列情节,刻画出曹操的“奸雄”形象,尤其是“献刀”“杀伯奢”两节,更是将曹操诡谲多变、多疑嗜血的本性活化出来,让一个随机应变、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曹操站在了我们面前。提示品味主要情节中的语段,分析本文是如何成功塑造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情节文本内容表现性格描写方法曹操借刀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心明,果断语言描写,反衬手法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辞别众官而去有智,有勇,有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情节文本内容表现性格描写方法曹操献刀操径入目的性强,勇敢果断动作描写操暗忖曰:“此贼合死!”……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情势心理描写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谢曰:“愿借试一骑。”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路遇陈宫操言:“我是客商……”奸诈,狡猾语言描写操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有大志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有感召力侧面烘托情节文本内容表现性格描写方法错杀伯奢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多疑语言描写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残暴不仁动作描写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自私语言描写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自私残忍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提示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对社会动荡尤其是董卓弄权、社稷不保而表现出的一种悲愤。二是面对这样的局势众人却无计可施,从而衬托出曹操的与众不同、谋略过人。试想王允“掩面大哭”,众臣“皆哭”,唯独曹操没哭,反而说了这样一番话:“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课文写众臣在王允家中聚会时,写到了王允和众臣的哭,这有什么作用?当王允质问时,他又说了慷慨激昂的一番话:“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一番豪言壮语,既显示出曹操的明大义、识大体,又表现出他的胆识过人。三是设置悬念,为下文曹操的出场做铺垫。读这段文字,自然会激发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王允及众臣为什么要哭?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有什么伤心之事?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提示《三国演义》的作者受儒家的政治观念和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影响,在书中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贤臣的渴慕,“尊刘抑曹”的倾向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了。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而在小说中他却是个十足的奸雄形象。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考点透视】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先借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方法,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揣摩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完成的。既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对接高考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②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描摹人物的语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推动情节发展。一般答题模式:找出描写方法→分析描写的作用(符合人物身份、体现性格特征等)。【典型例题】(201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呼兰河传(节选)萧红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冯至嘴子在窗里,祖父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第1课 三国演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821 .html